分享

清营汤

 紫霜飘雨 2019-12-18

 《赵洪钧医学真传(续)——方药指迷》·第五章清解要诀·第三节清解要方·

清营汤

 
清营汤


三、清营汤

此方首见于《温病条辨》,乃作者吴塘(鞠通)所拟。用于温病热入营分,具有清营透热,养阴活血的作用。可惜,古今验案很少,可见未能受到后人重视。

以下列举清营汤验案2例。

1:小儿壮热(张菊人医案)

1921年医一未满十岁男孩,壮热一二日,舌即绛色,满舌大红点

[1]清营犀角三钱,生地五钱,元参三钱,竹叶心一钱,麦冬三钱,丹参二钱,黄连一钱五分,银花三钱,连翘(连心用)二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温病条辨》)

按:1钱(3/1帖)3.7g/1.2g

如黍粒状,约百余粒。自觉经治邪热入营的患者甚多,从未见舌绛而有红点者,意必营热之中兼有秽浊之热毒在内,或即叶天士所谓“热毒乘心”。于是仿其方义,亟以清营汤加玳瑁、川连、金汁等出入为治,取其作用如下:

玳瑁——镇心神,行气血,功同犀角。

川连——以苦降直泻心经毒火。

金汁——以甘寒泻五脏实火兼解热毒。

连服三剂,舌上绛色渐退,红点始消;再服小剂清营,病即痊愈。方为:

二花三钱,细生地六钱,紫丹参一钱半,小川连三钱,连心连翘三钱,麦冬三钱,乌犀角五分,玳瑁三钱,竹叶卷心三钱,连心元参五钱,金汁一两。雪水煎最妙。(《菊人医话·温热病》)

洪钧按:此案为典型的温病治法。辨证即作者所谓“营热之中兼有秽浊之热毒在内”。大法是,清营,养阴,解毒,泻火。至于用雪水煎则未免强人所难,因南方很少降雪也。

2:异位性皮炎(张文选医案)

佐藤某,男,9岁,日本人,2003年6月14日初诊。

5岁时曾患感冒、急性肺炎,继后出现皮炎,被确诊为异位性皮炎。面部、背部皮损较重,皮疹密集,高出皮肤表面,色红,痒甚,周围皮肤发红,时发哮喘,气候急剧变化特别是低气压时,呼吸困难,哮喘必作。舌红赤,苔薄白,脉滑数。根据舌辨为清营汤证。

处方:水牛角15g(先煎),生地黄10g,丹参10g,玄参10g,麦冬10g,连翘10g,金银花10g,槐花10g,防风6g,荆芥6g,威灵仙6g。7剂。

2003年6月21日二诊:服药后皮疹减少,痒减轻,上方加苦参6g。7剂。

2003年6月30日三诊:皮疹大部分消退,仅背部隐约可见个别皮疹,大便软,每日2次。一诊方去连翘、金银花,加生薏仁10g,茯苓10g,白术10g,生姜2g。7剂。

后守此方每3日一剂,坚持治疗2个月,皮炎告愈。(《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

洪钧按:此案是顽固的皮炎并有支气管哮喘。治哮喘当用温热药,如小青龙汤等。此法与案中治皮炎方矛盾。不知哮喘是否同时治愈,盖哮喘较皮炎更痛苦且危险。倘此案患者求治于洪钧,治法将与案中大异。盖此儿童久病,必然气血俱虚。治法自然是补益气血。补益气血可与小青龙同用。最好再同时补肾。拙见如何,尚祈读者自己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