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前的中國貴族是如何生活的?侯孝賢看了張家姐妹的故事,說“絕不可能找到演員”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12-18

在民國時期的才女中,除宋氏三姐妹之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屬合肥的張家四姐妹。

臺灣導演侯孝賢曾說,在他一生中最想拍張兆和(沈從文夫人)四姐妹的故事,“那個大家族裡面,每個女兒都有一個女傭,從小到大跟著她們”。那個時代,那種成長的氛圍,以及大家族家庭成員的彼此相處,都讓侯孝賢著迷。



抗戰勝利後,1946年,張家孩子齊聚上海大團圓,張家四姐妹的合影成為經典

前右為大姐元和,前左為二姐允和,後右為三姐兆和,後左為四姐充和

只是侯孝賢明白,貴族的氣質太需要時間的醞釀。1906年,張家四姐妹的媽媽陸英嫁給她們的爸爸張武齡時,嫁妝裡的一個小木桶都是陸家花十年時間精挑細選、慢慢準備的。

如此想來,張家四姐妹這番宏大的敘事“絕不可能找到演員”,最終不得不讓拍攝計劃一直擱淺。

提起這四姐妹,教育大家葉聖陶說,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張家四姐妹平和溫潤、知書達理,崑曲、書法、丹青、詩詞無一不精,被世人稱為“最後的大家閨秀”,娶到她們的四位幸運兒更是學貫中西、出類拔萃:

大姐張元和,精崑曲,嫁給名噪一時的崑曲名家顧傳玠;

二姐張允和,擅長詩書格律,嫁給語言學家周有光;

三姐張兆和大學英語系畢業,後成為名編輯,嫁給文學家沈從文;

四妹張充和才華最出眾,工詩詞、擅書法、會丹青、通音律,嫁給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

除四姐妹外,張氏家族的六個兒子也是相貌出眾,品學兼佳,各有所長,多是出自北大、清華的學者與藝術家。

老大張宗和畢業於清華大學歷史系,曾任教西南聯大,是著名的崑曲曲友;

老二張寅和是位低調的詩人,早期曾在《申報》工作;

三弟張定和是中央歌劇舞劇院的作曲家;

四弟張宇和是張家唯一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是為南京中山植物園研究員;

五弟張寰和繼承父業擔任樂益女中校長,始終從事教育工作;

最小的張寧和26歲時便成為中國交響樂團第一任指揮,後為比利時皇家樂隊成員。

1946年7月,張家十姐弟於上海

前排左起:張充和、張允和、張元和、張兆和。後排左起:張寧和、張宇和、張寅和、張宗和、張定和、張寰和。

在這些卓越優異的兒女身後,不得不提他們的父親張武齡。

正是得益於這位民國教育家開明的家風和對教育的透徹理解,才造就了民國曆史上十位優秀絕倫的兒女。

父親的格局,奠定兒女的未來

張家四姐妹的父親張武齡,是一位出生於合肥名門望族的世家子弟,張武齡的爺爺張樹聲曾任直隸總督、兩廣總督、兩江總督,與同鄉李鴻章的關係密切,稱得上是“休慼與共”。

要知道整個大清朝上下,總督的職位總共才九個,張樹聲一個人就幹了三分之一,到了張武齡這代,張家在合肥已有良田萬畝,是典型的大地主。



位於安徽合肥肥西縣的張樹聲塑像

身在衣食無憂的大家庭,難免少不了抽鴉片、賭博、娶姨太太的紈絝子弟。而四姐妹的父親張武齡雖然出生於鐘鳴鼎食之家,卻是潔身自好、滴酒不沾,接受了許多新思潮的影響,嗜書如命,熱衷於公益辦學



張家四姐妹與張武齡合影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張武齡與揚州名門之女陸英成親,據說結婚時陸府的“嫁妝隊伍從四牌樓一直延伸到龍門巷,足足排了十條街”。

婚後,兩人後育有四女六子,四個女兒分別命名為元和、允和、兆和及充和;而六個兒子則分別取名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寧和。



唯一保存下來的陸英照片,攝於上海的一家照相館

女孩的名字沒有半點含花帶草的嫵媚,而是帶有“兩條修長的腿”,男孩的名字裡都有個寓意“家”字的寶蓋頭。

原來,張武齡希望女孩子儘可能地邁出閨閣、走向世界;而對於家中的男孩,則希望他們光大祖業、繼承家聲,但不管走多遠,也要記得回家

在那個年代,此番境界,從給子女的命名中,就可窺見其格局不凡。



以身作則,詩書為伴

當年的安徽合肥,小城侷促的空間難免閉塞。同是安徽老鄉的陳獨秀就曾說過,安徽那種地方,一年365天連一張報紙也買不到

辛亥革命爆發後不久,張武齡舉家搬去上海,而後於1917年,來到了柔潤秀麗的蘇州九如巷定居。

據說,九如巷的典故來自《詩經》,“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山方至,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如松柏之茂。”一條小巷子的名字都如此典雅,蘇州的文化底蘊可見一斑。

1921年,接受新思想的張武齡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變賣部分家產,在蘇州開辦了著名的“樂益女子學校”和一所男子中學——平林中學。在創辦樂益女中的整整16年間,張武齡前後投入25萬元以上,傾其所有,致力於教育



20世紀30年代,張武齡(左)創辦樂益女中時訪問蔡元培中央研究院上海辦事處

樂益女中這所新式學校,校名取“樂觀進取,裨益社會”之意,引領風氣之先,張武齡不僅首開先河,招收女學生,同時也表示凡是貧寒人家的女兒,一律不收學費。張武齡的氣節不僅讓他與蔡元培、蔣夢麟等很多當時著名的教育家結成了朋友,還聘請到許多思想先進的人士來校任教。

假如時光退回到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在樂益女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記憶中的老熟人,他們或正襟危坐講詞曲,或激情澎湃論時勢

他們中有張武齡親自聘來的教務主任侯紹裘,當時是蘇南一帶黨的領導人;有中共後來的主要領導人張聞天,有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再加上柳亞子、匡亞明,可以說,這些名字每個都直接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學校裡的女學生們則剪短髮,開運動會,演話劇,排練過郭沫若的《棠棣之花》、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等知名話劇



在家中,張武齡為四個女兒請了三位家庭教師,分別教授歷史、地理、文學、數學,包括科學知識、體育、舞蹈等現代教育的新鮮玩意兒

同時,張武齡極為注重子女古典文學的涵養,他親自參與編選教材,從《文選》《史記》《孟子》等書中選出一篇篇古文,讓專人寫了講義,給兒女們誦讀。

在蘇州,張武齡的愛書是出了名的,他每天除了去會館看崑曲、瀏覽當地的報紙,稍有空閒,他就帶著男僕逛書市,後來混熟了,只要進了新書,書店就直接將書成捆地送到張家。

張家的一樓有四個大房間,父親一間、母親一間、孩子們共用兩間;而二樓則是藏書的庫房,有數以千計的古籍書卷,還有不計其數的古文雕版。



抗戰前張充和在北平

張家由於子女眾多,沒法一一親自照顧,張武齡就為每一個孩子挑選了一位貼身保姆。張武齡還發動所有保姆認字,保姆們在九宮格紙上練大字、在煤油燈下讀小說、梳頭時還以互認生字為樂……

很多年後,張家三女兒張兆和嫁給沈從文,保姆朱乾乾前去探望,她把書房裡巴金和茅盾的書瞄了一遍,點評道“不過如此”。由此,可見保姆的水平和品味。

在全家上下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張家的孩子們日益成長。

巧妙引導,志趣高雅

學習之外,蘇州樓閣亭臺、花廊水榭的大宅,則給予了孩子們一方嬉鬧玩耍的天地。

每天我們只要離開了書房,放鳥歸林,這裡就不再安靜。我們有時學王羲之‘臨池洗硯’,更多的時候是瘋瘋癲癲爬山、玩水”,張允和在《張家舊事》一書中回憶道,四姐妹在蘇州大宅中讀書嬉戲,走過了她們的少年和青年時代。

在張家,張武齡給了孩子們最大限度的個性成長空間,無論男女,都可以自由地發展自己的愛好。家中的任何角落,孩子們都可以自由出入,即使是張武齡最珍愛的藏書,孩子們也能隨性翻閱。



少女時期的張充和

一方面,張武齡在家中任由孩子們自由釋放天性,打鬧玩耍;與此同時,張武齡也非常注重規矩和家教。

“記得小時家裡來客,小孩子一定要站在客廳一側規規矩矩打招呼,待傭人端著糖果盒子一上來,馬上安靜地依次退出,不可能有在客人面前鬧著要糖果的事情發生”,姐妹們回憶說。

周有光回憶:“張家四姐妹小時候學崑曲。當時崑曲是最高雅的娛樂,因為過年過節賭錢、喝酒,張武齡不喜歡這一套,覺得還不如讓小孩子學崑曲。



張允和

有一年除夕,父親張武齡撞見孩子們正和一些工人丟骰子、玩骨牌,每盤下幾分錢的注。賭博這事張武齡深惡痛絕,但當時他沒有橫加指責,而是把小孩子愛玩的心,以漂亮衣服、上臺表演作“誘餌”,很自然地引到學崑曲上

他和子女們談條件說,如果不玩骨牌,就可以跟老師學唱崑曲,還可以上臺。

蘇州本是崑曲的發源地,張武齡於是常年包下戲園的一整排座位,帶著全家老小去看紅臉關公和溫婉秀麗的杜麗娘。

一開始,孩子們只是覺得好玩,後來則愈發喜歡崑曲。



1940年代張充和崑曲扮相

花園中的花廳此後就成了戲臺,拿來母親的梳妝盒,敷粉、抹脂、點脣,像模像樣地把母親的絲帕圍在腰間,花團錦簇,閃亮登場,看客是父母、老師、奶媽、傭人

崑曲本就是詩詞的語言,張武齡這番巧妙的引導,又讓孩子在古文方面精進不少。在父親的志趣薰陶下,四姐妹深受傳統文化的浸染,並一生與崑曲結緣。

在四姐妹此後的一生中,大姐元和成為崑曲度曲家,與丈夫顧傳玠攜手致力於崑曲的研究和教授事業;二姐允和與俞平伯等人成立崑曲研習社,著有《崑曲日記》一書,被譽為“奇人奇事”,成為崑曲領域的珍貴史料;小妹充和先後在哈佛、耶魯等多所大學執教書法和崑曲,並促成崑曲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1983年10月26日,張元和耄耋之年演示崑曲身段譜,仍是“大家閨秀”模樣

思想開明的國民岳父

張武齡的培養下,“張氏四姐妹”無論是容貌氣質,還是聰明才智,在當時都是出類拔萃的。

然而,在那個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再出眾的姑娘也逃不掉包辦婚姻的命運,但張家四姐妹卻萬分幸運。

對於兒女感情上的事,張武齡主張兒女婚姻自己做主,對絡繹不絕上門求親的人說:“兒女的事情,自有他們主張,與我無干。”

張家是大戶人家,四姐妹自然都是名門閨秀,但幾個女婿都不是出自傳統意義上“門當戶對”的權勢人家。



左起:晚年的周有光、傅漢思、沈從文

也正是因為張武齡的不干涉,四姐妹後來的婚姻,都是她們自主選擇的結果,最終成就了一對對令人羨慕的愛情傳奇

大姐在上海大夏大學讀書時,有“大夏皇后”之稱,追求者自然不少,但卻無一人入她法眼,直到30歲時,才嫁給了當時著名的崑曲名角顧傳玠。



1939年4月21日,張元和與顧傳玠在上海舉行西式婚禮

雖然顧傳玠在崑曲界的地位相當於京劇界的梅蘭芳,但那個年代再有名的角兒也是戲子,元和可謂下嫁,上海的大報小刊大肆渲染,一時沸沸揚揚。

而二姐允和、三姐兆和各自的丈夫周有光、沈從文,在當時也只不過是家世清貧、名不見經傳的讀書人。



三連襟合影。左起:顧傳玠、沈從文、周有光

抗戰初期,張武齡避難老家肥西鄉下,1938年,年僅50歲的張武齡死於瘧疾。自那以後,失去了父親庇佑的四姐妹在戰火、離亂、運動的跌宕起伏中,各自顛沛流離

大姐張元和,在丈夫顧傳玠58歲去世後孤獨遠走,一生和崑曲相伴度日。

二姐張允和的人生軌跡,是四姐妹裡最坎坷的。她遭遇喪女之痛,抗戰時差點失去了兒子,在政治運動風頭最盛的時期,也好幾次瀕臨絕境,所幸她與周有光情深意篤,走過了幸福而漫長的人生。



張允和與周有光結婚照

三姐張兆和嫁給沈從文,兩人的情感有過摩擦和考驗,但無論沈從文的命運有著怎樣的不確定性,張兆和都能始終如一地支持他、包容他,她骨子裡的堅強與平靜,讓人動容。

張兆和與沈從文在蘇州家中留影

小妹張充和遠嫁美國,是四姐妹中才華最突出、最具藝術氣息的,也是人生最隱逸的那個。

張家四姐妹,離世時分別為96歲、93歲、93歲、102歲,她們經滄桑、歷磨難仍從容面對,理智地退隱,真正是“承受得起最好的,也擔負得了最差的”。

而這一切的從容、大度與理智,蘊藏在讀過的書裡,看過的崑曲裡,也蘊藏在她們的靈魂裡。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難在雜亂的消息列表裡找到精英說!

其實只要簡單的幾步操作,將精英說置頂起來——

作者: 小林君,精英說作者,英國文化研究領域海歸小碩,用心碼字。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佈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裡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說(ID: elitestal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