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中医: 问诊(2)

 格格的阿玛 2019-12-20

wen

问诊

zhen



恶寒与发热是临床中最易遇到的症状,恶寒是自我感觉怕冷,虽加衣被而怕冷不减,发热可以是自我症状,也可以是体温升高的他感体征。恶寒发热就是感觉怕冷而又体温升高。恶寒发热的症候分析较复杂,有恶寒发热并见,有恶寒发热交替往来,有恶寒发热分见。

在外感疾病中

恶寒发热并见是有表证,卫气开合失度,失去“温分肉”的正常功能则恶寒,汗孔闭塞,阳气不得宣发,则郁而发热,所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恶寒、发热,伴见汗出名为“中风”,无汗名为“伤寒”,因风性疏泄,寒性闭敛而以病象名。

表证寒热的轻重,与感受邪气的性质、邪气的轻重、正气的强弱都有关系,一般来说,邪轻者发热恶寒皆轻,邪重者发热恶寒皆重,正气强者发热恶寒皆重,正气弱者发热恶寒皆轻,遵循正邪虚实的一般规律,故有“太阳病,或以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脉阴阳俱紧”之“伤寒”,有“始得之,反发热,脉沉”之“少阴病”。

恶寒、发热界限不清或交替往来,发作无定时,伴见口苦、咽干、不欲饮食、胸胁满等为邪在半表半里。

在内伤病中,但寒不热,多为内寒,因阳气虚,机能低下,其特点是自感怕冷,得衣被,或得温而冷缓解。

久病正虚内寒,为虚寒;新病邪实内寒属寒实。但热不寒,多为内热,因阳气盛,或阴气虚,机能亢进,或虚性亢进,其特点是自感发热或他感发热,喜凉恶热。

内热盛目赤面红、口渴喜冷、大汗出、脉洪大,是为壮热;内热盛发热如潮水般来有时,是为潮热,或因肠胃热结而有燥屎热发于日晡;或身热不扬、头身困重,因内热夹湿发热甚于午后;或低热颧红、盗汗因内热阴虚而热发于午后夜间。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