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K目标计划与传统计划管理的区别

 全优绩效 2019-12-25

一、什么是K目标计划?

K指的是KSF。

什么是KSF?KSF的2大核心思维5大基本理念6个转化曝光!值得收藏

K目标计划是指将一切计划与行动指向KSF的目标与达成。

如果企业落地了KSF,就必须为支持KSF的达成,推行K目标行动计划。

因为没有K目标计划,就不能拿到比过去更好的结果。

因为没有支持KSF的有效行动,K目标不可能自然实现。

二、K目标计划与传统计划管理的区别

1.传统的工作计划,一般是这样产生的:

①根据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

②根据本月工作情况与下月工作重点;

③根据公司总体工作部署;

④根据上司的工作指示与要求;

⑤根据自己的工作设想。

下面是一份实操表——某公司营运经理的月度工作计划:

请问是不是与你现在的月度工作计划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能你会说,我的工作计划写得比此表更详细、更有操作性,等等。

2.传统模式下的工作计划与K计划的差别

①传统工作计划是有计划地做事情、履行职责,但K计划强调为目标、结果而做。

②传统工作计划一般不安排检视,但K计划对检视过程要求比较高,而且K计划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目标达成、利益分配,会引起员工本人的重视。

③传统工作计划比较偏任务性、流程性的安排,K计划虽然也是流程职责的一部分,但更是目标实现的重要过程。作者/熊老师

以K计划为导向的目标管理体系

一、如何实施K目标计划

第一步:建立KSF指标与激励体系;

第二步:将原来的计划模式进行修改,将计划与KSF目标进行关联:

第三步:关注没有设定计划的KSF,这是接下来的改善方向;

第四步:将月计划推导至周,每周进行检视、总结;

第五步:丰富行动计划,保证计划可以支持目标达成;

没有目标就没有行动力,没有计划就没有执行力。一切都为目标而行动,一切计划直指目标。

二、如何设计K目标计划

1.横向:K1~K8的指标;纵向:指标说明、平衡点、权重、月预算目标、月挑战目标、周目标分解。

2.在每个月底完成下个月的K目标计划,并完成当月K目标计划的红绿灯管控表的检视与总结。

3.K目标行动计划四要素:①是一件具体的事件;②有时间说明;③有相关负责人;④有结果。

4.一个好的管理者,一定要具备好的素养、好的工作习惯。

5.K目标行动管理,不是做常规性的工作内容与计划,因为常规的工作只是解决职责与任务的问题,K计划是要解决目标的问题。K计划要不断指向目标,并且是通常利用新的行动和更有力量的行动来达到、超越目标。作者/熊老师

6.K目标行动计划,先写月度重点计划,再分解到每周的计划。

7.每周计划不要写自然周,而是写当月的第几周,对于跨月的,可以核算当月周数或下月周数,做好统一口径。

8.每个K目标计划与红绿灯管控表相互挂钩,每月按完成的(绿灯)和未完成的(红灯)数量做冲减,相差数值越小的,说明K目标计划做得越好。

9.对于类似同一件事的,完成不计绿灯数量,但不完成,要记红灯数量。

10.将红绿灯管控与个人积分相互结合,按照完成情况给予加分奖分。

三、如何检视、推进K目标计划

主要操作方式:

1.周:周总结与红绿灯管控。

2.月:业绩跟踪会。(如图示)

K3-5月业绩总结与计划执行说明

K6-7月提升行动计划

总结:

坚持行动永远是达到目标最有效的方法有人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测算:如果一件事情的成功率是1%,那么反复操作100次至少可以成功1次的概率是多少?正确答案居然是63%。计算方法:成功率1%,失败率即99%,反复尝试100次,失败率99%的100次方约等于37%的失败率,那么成功率即63%。一件事若反复尝试,成功率居然可以发生不可思议的质变。所以,成功就是简单的事件重复做!

最好的工作方式就是为达到K目标,采用最直接、最有效的计划与行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