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辩证地认识自己

 道德经不言之教 2019-12-26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因此,圣人以“道”(辩证的整体观念)为天下的标准。不自持已见,就能够掌握全局(明);不自以为是,因此全面彰明;不自我夸耀,因此有功;不自以为高明,能够进步(成为官长)。因为不争,所以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人所说的“曲则全”,难道是假话?真是全面啊。

解释:以道治国个人的内在修养。

世界是辩证的,大道辩证。以道治国要以辩证法为认识天下的标准,对事物才能有全面的认识,认识和应用为而不争、利而不害的大道玄德。从而全面、显著、有功,成为官长,天下莫能与之争。

以道治国,首先从自己的内在修养开始。在认识到大道精、真、信的基础上,认识到辩证法、辩证地提高自己是以道治国的第一步。

物质的运动是辩证的,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远曰反”,说明了物质运动的辩证规律。本章通过几组矛盾,进一步加深对事物运动辩证规律的认识。

圣人要整体、辩证的看待世界,就能够看到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对待自己,就会不自持己见、不自以为是、不自我夸耀、不自以为高明,不争,正确的处理各种关系,自然能够成功,全面、显著、有功,能够领导人民,天下莫能与之争。

从暂时、局部看待问题,可以看到强、多、高、善、美等一个方面,但是从历史的、整体的角度来看,事物是强弱、多少、高低、善恶、美丑的辩证统一,这样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取得成功。

“一”:道生一,一生二。阴阳和而为一,可以理解世界万物遵守客观规律、阴阳平衡的状态——德,可以理解为一个具体的事物以及事物发展的整体过程。“圣人抱一”:圣人掌握道,懂得辩证法,懂得事物辩证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整体过程,认识到大道玄德。

《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如果懂得道,懂得事物的辩证发展规律,懂得辩证法,辩证地认识自己,就能正确的处理问题,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而取得成功,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不需要和他人相争了。

现代科学揭示微观物质粒子和宏观天体的运动都是曲线运动、周期性的圆周运动。虽然在有限的范围内,人们可以看到平面和直线,但是在天体尺度内,都是曲面和曲线,因为地球是圆的。

在人们可以测量的范围内,光沿直线行走。现代科学认为在宇宙尺度内,光的运动最终是一个封闭的曲线。

古代“曲则全”的规律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称之为“圆满”,圆才是美好的,全面的。人们认为自己处于世界的中心,也并无错误,中庸是正确的选择。中国人认为自己处于世界的中心不是错误的自傲,而是认真的哲学思考。

中国古代哲学根据一般事物抽象得出的“道”的运动规律,在现代科学得到完美的证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