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外篇之天地》12.5

 峨眉佛光 2020-01-01

<12.5>

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尧问于许由曰:“啮缺可以配天乎?吾藉王倪以要之。”许由曰:“殆哉圾乎天下!啮缺之为人也,聪明睿智,给数以敏,其性过人,而又乃以人受天。彼审乎禁过,而不知过之所由生。与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无天。方且本身而异形,方且尊知而火驰,方且为绪使,方且为物絯,方且四顾而物应,方且应众宜,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夫何足以配天乎?虽然,有族,有祖,可以为众父,而不可以为众父父。治,乱之率也,北而之祸也,南面之贼也。”

<白话>

尧的老师是许由,许由的老师是啮缺,啮缺的老师是王倪,王倪的老师是被衣。尧请教许由说:“啮缺可以担任天子吗?我想通过王倪去邀请他。”许由回答说:“这样恐怕会危害天下啊!啮缺的为人,聪明睿智、机警敏捷;他禀赋过人,又能以人力去成就自然。他懂得怎样防堵过失,却不知道过失从何而生。要他担任天子吗?他将会依凭人力而摒弃自然。他将会以自己为本位而区分人我,将会看重智巧而急着应用,将会被小事所役使,将会被外物所牵绊,将会四处张望应接不暇,将会事事苛求完美,将会随着外物变化而不能保持常态。他哪里有资格担任天子呢?虽然如此,有族人聚集,就有一族的宗主,他可以担任一族之主,却不可以担任天下之主。治理是动乱的起因,是人臣的灾难,也是君主的祸害。”

<解读>

尧与许由固然真有其人,另外三位则不可考。文中的对话与互动,应该是庄子的杰作。相关内容可参考《齐物论》与《应帝王》。依照辈分来看,啮缺是许由的老师,但是许由对这位老师的批评却相当直率,显示道家真正做到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师生关系的合理性,在于众人皆“以道为师”。

重点在于“他懂得怎样防堵过失,却不知道过失从何而生”一语,人如果没有找到过失的源由,即使补救过失,也无法避免下一次的过失。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唯有通过学习,才有办法慢慢修改注定的过错。庄子于此主张:“刻意”只会为天下带来灾害。

庄子《外篇之天地》1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