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公·隐公二年

 zqbxi 2020-01-12
      【经】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纪子帛、莒子盟于密。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郑人伐卫。

  【传】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

  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

  戎请盟。秋,盟于唐,复修戎好也。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

  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

  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也。


译文


  二年春季,鲁隐公在潜地与戎人(戎人是对先秦时期西北方源自黄帝后裔各部落的统称,后演变成西戎。秦汉以后,西戎成为古代汉族王朝对西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应劭《风俗通义》说:"戎者,凶也。"在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中,西戎和东夷、北狄、南蛮合称四夷,有时又称鬼戎。古本《竹书纪年》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诗经》中常有周朝与西戎战争的史诗,比如"赫赫南仲,薄伐西戎。"夏朝时称西戎为昆仑、析支、渠搜等。《史记.匈奴列传》记秦穆公时有西戎八国,即绵诸(今甘肃东部);绲戎(今甘肃东部);翟、镕之戎(今陕西北部);岐山、梁山(今陕西韩城与洛川之间);泾水、漆水以北有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大荔(今陕西大荔东);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甘宁交界处);朐衍(今宁夏盐池一带)。皆位于陇山(今宁夏六盘山)附近。又载"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击败西戎,"于是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西羌是隶属于西戎的别支,从事牧羊,《说文》称:"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风俗通义》也说:"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从羊、人,因以为号。"西戎文化中陶器的主要特征是铲足鬲,单耳罐与双耳罐。《史记·秦本纪》中曾记载许多与西戎部落相关的来往或交战记录,如:"申骆重婚,西戎皆服";"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适者,以和西戎"。)会见,再一次加强惠公时期的友好关系,戎人请求结盟,隐公婉言拒绝了。


  莒(莒自春秋以來。以國名縣。至今無改。莒国,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 ,建国于公元前1046年,建国君主是己兹舆期,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叙述:"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吴"。齐桓公为公子时,曾到莒国避难,留下"勿忘在莒"的典故。公元前431年莒国为楚国所灭,但是莒国的全境后来为齐国占领。《汉书·地理志》记载说莒传"三十世为楚所灭"。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联合五国攻田齐,占领齐国大部,田单辅佐齐襄王凭借莒、即墨二城复国。莒国故城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子在向国(向国,出自姜姓,是神农氏炎帝之后。炎帝生的儿子中赐二十四个姓,向姓就是其中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姓氏。向姓在夏朝,就是建有向国,是以国名为姓。  向国是夏朝的下属国,是中国最早的国名之一。向国的国王向垚,向国建在今天的陕西,后随夏朝迁徒。国亡后,臣民们以国为姓,向垚是中华向氏的得始祖。其后代子孙以向国为姓,遂成向姓。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上记载,西周时期有个向国,为小诸侯国,是西周初期周武王大封诸侯时,因在追封先帝后裔时,封炎帝的一个裔孙在向地今安徽境内,建有爵国向国,国君称之为向伯。)娶了妻子,向姜在莒国不安心而回到向国。夏季,莒子领兵进入向国,带着向姜回国。(抢婚,开武装夺取老婆先例




  司空无骇(前721年,鲁国司空无骇带兵进入极国,派费庈父灭亡了极国。前715年十二月,无骇去世,羽父为他请求谥号和族氏。鲁隐公向众仲询问族氏。众仲回答:"天子以有德之人做诸侯,根据他的生地而赐姓,分封土地而又赐给他氏。诸侯以字作为谥号,他的后人又以此为氏。先代做官世代有功,就可用官名为氏。也有以封邑为氏。"鲁隐公命令以无骇的字作为氏,就是展氏。《通志》认为无骇是夷伯之子,夷伯是公子展之子。一说无骇就是公子展。)带兵进入极国,派费庈父灭亡了极国。(极国,西周封国,在今山东省金乡县。初为鲁国的附庸,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年),鲁大夫展无骇帅师灭掉极国。)


  戎人请求结盟。秋季,在唐地结盟,这是为了再次加强和戎人的友好关系。

  九月,纪国的裂繻(《汉书·终军传》:关吏予军繻。颜师古注:张晏曰:繻,音须。繻,符也。书帛裂而分之,若券契矣。苏林曰:繻,帛边也。旧关出入皆以传。传烦,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苏说是也。明周祈《名义考·裂繻封传》:如淳曰: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此所谓裂繻也。今路引乃繻之遗意。)来迎接隐公的女儿,这是卿为了国君而来迎娶的。

  冬季,纪子帛和莒子在密地结盟,这是为了调解鲁国和莒国间的不和睦。

  郑国人进攻卫国,讨伐公孙滑的叛乱。(公孙滑(?-?),姬姓,名滑,共叔段之子,郑庄公之侄,郑武公之孙。前722年,共叔段发动叛乱,公孙滑逃到卫国,卫国人替他进攻郑国,攻取了廪延。郑国连续两年进攻卫国,讨伐公孙滑的叛乱。公孙滑老死于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