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我—— 2020-01-12

哈喽,墨姐又和大家见面啦!

一些同学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想要临习楷书,不知道从魏碑开始比较好呢,还是从唐楷开始比较好?

呐,墨姐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主观性还是比较强的。

书法属于视觉艺术,每个人的欣赏水平、欣赏角度不同,偏好自然也就不同。

所以,与其从书体本身出发,不如结合两种书体出现的时期背景来进行一个分析,可能更有助于各位了解两者的异同风格。

接下来,墨姐就粗浅的说一说个人拙见吧~

不喜勿喷哦~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魏碑与唐楷,可以说是一种上下承接式的关系。

正如题主所言,唐楷从魏碑当中吸取了大量养料,但这并不代表唐楷不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下面墨姐就从历史背景的角度,简单介绍一下魏碑与唐楷。

魏碑

魏碑的出现,其实具有一种时代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大一统之后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历史的动荡,社会的变迁,民族的融合,等等一系列的变故,对当时的人们,尤其是文人士族阶层,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这一影响既包含思想方面,又包含于审美方面。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当时很大一部分文人,开始了思想上的初级解放,字型呆板、僵化的汉隶,开始难以被时人接受,于是,一波文字变迁就这样开始了。

他们将原本的汉隶字体进行了新一轮的改变、简化,减少笔画波折,化圆为方,最初的“楷体”就这样出现了。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当然,由于处于初变时期,文字的书写并没有普遍的约定规范,所以自曹魏至隋唐,三四百年间,南北朝各地出现了大量风格不同、书写各异的早期楷体。

而这类楷书流传至今,所存最多、保存较为完好的,就是北魏时期的石刻书体。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基于这一原因,后人将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石刻楷书统称为“魏碑”。

“魏碑体”的出现,标志着隶书的衰落。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从历史背景下来看,纷争乱世,王权体系的衰落期,往往是文化思想的上升期。

这一时期,书法的生命力格外活跃,再加上钟繇、卫觊、二王这些当世名家的不断涌现,创造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书法大发展时代。

所以说,结合时代特点来分析,魏碑的风格,自然是独具个性,且超乎法度,凝重多变,这是时代赋予人的一种性格,又由人赋予到了书法文字上。

唐楷

结合魏碑的出现背景来分析,唐楷的出现,同样有着时代因素。

大唐王朝上接隋朝,南北融合,经济繁盛,风气开放,国家统一,君明臣贤。

博大丰伟的唐文华,加上太宗皇帝酷爱书法,使得当时名家辈出,书法艺术再度达到一个高峰。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而来的书风,到了这一时期,才真正合南北于一体,集为大成。

初唐四大家,虞、欧、褚、薛,便是楷书成熟的代表人物。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所谓唐楷对人的束缚,大概就在于,唐楷处于“成熟期”,并非“创造期”。

成熟期等于已有法度,且“山顶”较高,常人难以逾越,所以只能模仿,难以突破。

而创造期属于百废待兴,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是法度,所以就显得“活泼”一些。

从历史背景这个角度来看,自魏晋南北朝的“百家争鸣”,到唐王朝的“独尊楷术”,这正是文字、书法发展破古从新的一个过程。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所以,我们学习唐楷,等于直接从高峰开始入手,想要再次突破不可谓不难,于是才有了被“束缚”的感觉。

从这一点来看,唐楷可学,魏碑同样可学,孰好孰坏并无分别。前者是一道门,后者是一条路,直接进门还是从头上路,这取决于个人的选择。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说完了两者的时代特性,下面墨姐就再来说一下,初学者是选择唐楷,还是选择魏碑。

要进行选择,我们得先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魏碑的特点

魏碑的特点与其发展的轨迹有关,时间段不同,魏碑的风格特点也发生了变化。

初期为半隶半楷,字体方正,古拙森严,如《广武将军碑》;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随后发展各异,有方整严峻,峭拔俊丽的《龙门十二品》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有结体灵动,点画劲秀的元氏家族墓志;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有笔画劲健洒脱,气韵生动自然的《石门铭》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也有浑穆宏达,气度雍容的《论经书诗》《东堪石室铭》。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最后,当然还有被康有为推崇备至的《张猛龙碑》,骨力瘦硬,又含平和劲秀之气,已然开了唐楷之先声。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总而言之,魏碑书体的特点,就在于一个“新”字,每一种特点,都足以让人领会一种笔意,一类写法,这便是魏碑的出彩之处。

唐楷的特点

与魏碑的“寻法”、“无法”相比,唐楷最大的特点,就是讲求“法度”。

这里的法言之有二:

第一是笔法、字法、章法等方面的法度,规范;

第二则是审美之法,也就是审美的标准、审美的模式。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这种“尚法”的特性,使得唐楷建立起了自身严格的审美标准以及艺术规范,一跃成为影响后世的真正意义上的“楷书”。

初学者适合学哪个?

对于初学者而言,墨姐建议,还是以唐楷作为临习目标比较好一些。

原因也是因为法度。

相比于魏碑的“灵活多变”,唐楷的的风格特色较为鲜明,且有法可循。临习一段时间之后,可尝试从形似转为意似,用笔转为运笔。

而魏碑则略有不同,一上手就临习魏碑,并非不可以,但要有功夫。这里的功夫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超出常人的刻苦练习,另一个则是个人悟性,或是名家指点。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楷书并非入门所必须,这一点毋庸置疑。二王、钟繇这些名家,学习书法时,尚无现在意义上的楷书,也并没有耽误他们成名成家。

但这些人都有个特点,一个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特点,人家都有名师指点,而且勤奋至极,再加上个人天分以及领悟力,这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苦练数十年才成为一代大家。

而如今的我们,能达到以上条件者,可谓少之又少。

所以,我们不如直接先跳过魏碑,从唐人趋于成熟的书体上入手,先得其法,随后再循序渐进,这样或许会更合理一些哦~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我们就简单举几个例子,来了解一下书写魏碑与书写唐楷需要注意些什么。

魏碑的注意事项

康有为曾对魏碑提出“十美”。

这十美大抵可分为三大方面,笔法、结构、气势。

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方面。

☀ 笔法

从笔法来看,魏碑的的笔法跳跃,曲涩并存,点画峻厚,方笔峻厚,圆笔浑穆。

以方笔为例

横画:以侧锋起笔,外露棱角,行笔是捻管外旋,由侧转正,收笔时提笔右下,稳健回锋。

竖画:同样是侧锋落笔,转锋向下,且行且提按,驻笔稍稍向右,随后收笔回锋。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点画:魏碑的点极有特点,“含锋露齿”,形如三角,一般落笔方切,捻管内旋,下行驻笔回锋。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 结构

魏碑之所以在时隔千年,仍旧能受人喜爱赞叹,原因就在于它多变的结构,以及结构当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想象力。

魏碑的结构多朴拙,开张,多见险势,这一点与唐楷有所不同。

将魏碑当中的摩崖、造像记、墓志等诸多载体当中的文字字型归纳起来,魏碑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斜画紧结和平面宽结。

斜画紧结型,如《贾思伯碑》。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平面宽结型,如《泰山金刚经》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气势

北魏末期,原本粗犷的书风逐步成熟,发展为书体结构精美且颇具气势的独特书体。

北齐、北周时期的摩崖字,更是延伸跌宕,结构独特,变化极大,无定式、定向。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虽无定式,但魏碑中所呈现出的豪放、雄强的大丈夫气,却是后世书家门所公认的。

如太字、合字。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整体结构端庄且丰满,空间洞达,气势浑穆。

☀注意事项

基于以上三个特点,书写魏碑时,我们要注意的地方也就显而易见啦。

在临习时,我们应当先去追求“形似”,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力求将魏碑的精神面貌临写出来,宁拙勿巧,不要刻意追求外形的“俊美”,而忽略了碑帖当中所蕴含的朴拙自然之气势。

唐楷的注意事项

唐楷的用笔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汉魏书风的影响,却又与之略有不同。

它的特点在于,用笔讲究,点画、结构匀称规整,且法度严谨。

从气势上来看,唐楷的整体特点较为严肃凝重,姿态各异,且富金石气。

拿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为例。

这是颜氏的早期作品。用笔丰腴秀润,结字严谨,章法紧凑。

笔横细竖粗,结字雍容大度,字形外紧内松,自成体系且气势磅礴,奠定了颜真卿楷书变法的用笔和结构基础。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在临习唐楷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每个字所包含的独特的“势”。

这和魏碑字体的“势”略有不同,唐代的这些杰出书家,相当一部分是在吸取前人精华之上,融入了大唐王朝独特的时代之“势”,加之个人的境遇心理,从而创造出各类风格不同的楷体。

我们在临习书帖之时,最好先去了解一下书者以及书帖的“前尘往事”,这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书帖中所包含的意象。

唐楷与魏碑,到底哪个才是学楷书的“正道”?

另外,我们在临习时也要注意,唐代的这些书家,每一派都足以让我们学习一生,对于初学者而言,还是不要轻易去换帖。

等到临写纯熟,再去更习别派技法,如此往复,习百家之精华,才有可能达到“出帖”之境,自创一派。

当然啦,这些都是墨姐的个人“妄想”,真正能达到这一境界,恐怕已经“人书俱老”,时日无多喽~

好啦!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