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读书】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老沔城人 2020-01-15


【教育读书】

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论语》解读随笔

文/朱振山


    一

    一日,孔子的弟子们围坐在他的身边,提出了许多问题。孔子一一予以解答。过了一会,一位弟子想了想,站起来向老师深施一礼,问:老师,我们在日常交往中,都有什么样的人不值得我们去与之切磋与交流呢?孔子想了想,非常严肃地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作为一个读书人,你既然立志做学问,穷究世间道理,探寻宇宙人生的规律,那么,你又厌恶吃的不好、穿的不好,这样的人怎么值得我们去与之交往呢?

    弟子听完,谨记在心。从此再不和这样的人交往了。

    说来可怜,这些“耻恶衣恶食”的“志于道”者,从那时起就遭人白眼,被排斥在“志于道”(做学问或精神创造者)的行列之外。他们悲悲戚戚地奔走着,悲悲切切地抱怨着。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不放弃一端,或者为“志于道”而舍生忘死,或者为锦衣玉食而苦心经营呢?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难以理喻,这些“志于道”的人却偏偏要兼顾,偏偏不肯舍弃一端,偏偏既要“志于道”的荣光还要衣食的丰盛。没有办法,他们只好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切换辗转,在这种双重欲求中摸爬滚打了。

    这种双重欲求的历史长河流逝到了今天,那些“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的后裔们却有增无减。他们一面做学问,一面为自己的锦衣玉食而东西奔走。用一句十分经典的话说,叫做一面在创造,一面在营造。创造是心灵的事情,营造是头脑的事情。一个血肉之躯,长时间的灵肉切换煎熬,长岁月的身心辗转耗损,该是何等痛苦的情形啊!

    这种痛苦有时会变成麻木。“耻恶衣恶食”的“志于道”者由兼顾发展到精神滑坡,足以引起大家的警觉了——不断把自己的精力向利益倾斜、向市场倾斜、向欲望倾斜,在这种倾斜中,知识泡沫化、学问虚假化和创作的复制化倾向日趋严重。这种情形已经和“耻恶衣恶食”不可同日而语了。

    如果说“耻恶衣恶食”的后果是“志于道”者的自相耗损,即“志于道”的精神追求耗损了对衣食的追求,对衣食的求取又反过来耗损“志于道”的追求,那么,两相耗损的结果只有一事无成。

    “耻恶衣恶食”的恶性发展不仅在支离当代人的信念,还要殃及子孙后代的心灵。其后果的严重性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

    二

    人与其他物种不同的是,人具有十分顽强的双重性欲求。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人要“鱼和熊掌”兼而得之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兼而得知又难以实现。既是难以兼得,那么人为什么非要这样自找苦吃呢?

    这其实也怪不得人自身。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带来了双重欲求,一是受制于文化的精神需求,二是秉承于动物的物质需求。恰恰是这两种需求的相互制约,才构成了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万千气象。透彻地说,人类社会的所有矛盾、冲撞、重组与解构,人类社会的伟大奇观都是这两种欲求的直接呈现与变换呈现。

    道德主义者总是将人的物欲看成是恶魔,将追寻物欲的人看成是禽兽。可是没有物欲的人又如何存在呢?人作为身体形式,没有物欲的支撑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身体的本身其实就是物欲的来源。孔子提到的“志于道”又“耻恶衣恶食”就是人的物欲。物欲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人的物欲是人的能动性表现,这一点植物没有,动物也没有。动物只能在自己本能范围内作出被动的反应。因此,平心静气地说,物欲应该是人的肯定性因素,而不是否定性因素。

    当然,我们所说的物欲与物役不同。所谓物役,是人被物质财富所奴役,即人变成了被金钱财富所役使的奴隶。在这样的驱使中,人可以贪污、可以掠夺、也可以铤而走险。伴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类产生了对物质世界的强大创造力和占有力。在这样的过程中,一个潜在的危机就是人被物役所占有。法国的卢梭早就发现了这种可能性:“我们创造了物质力量,同时也创造了被其奴役的对象。”

    这就是黑格尔早就说过的“人与奴隶的辩证法”。

    三

    在人类精神财富的创造中,不知道要牺牲多少人的物欲要求。人在进行理性与感性活动(志于道)的创造中,真的需要一种孜孜不倦和痴迷往返。那么,“志于道”者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物欲观呢?

    所谓“道”是某种事物的内在规律,也就是某种事物的真谛。一般说来,这个真谛沉潜在浮华与虚幻的海底,不是可以轻易获取的。一种自然法则的发现,一种文学经典的诞生,都是对许多天才能力的挑战,是容不得一点迟疑与犹豫的。孔子把“志于道”和“耻恶衣恶食”对立起来,表面看似乎有些偏颇,实际上他是在告诫“志于道”的人千万不可涣散了自己的斗志。

    那么,“志于道”者与功利的关系又是如何呢?为了表述上的方便,我们以文学的本来面貌为依托。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造活动不能直接产生功利,非但如此,它还要审视人类功利活动在何处迷失。然而,文学又与功利不无关系,只是,文学产生功利不是用营造的方法而是用创造的方法。简而言之,它正如康德所说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所谓“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指“志于道”者以纯善的心灵矢志于人类福祉的建造,自然获得相应回报的自然情形。

    目前流行的大量文学现象与文艺现象,因为“耻恶衣恶食”而陷入媚俗。令人发指的是,许多人为媚俗张目。实质上,伟大的求道者(作家艺术家)是不会迎合低俗趣味的,因为他的心灵永远和大众相通,他们懂得,低俗与浅陋正是大众苦难的精神帮凶。

    那么,“志于道”者就应该终生穷愁吗?这是一个古往今来的大问。

    透彻地说,“志于道” (精神创造)者的衣食来源是在“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原理下产生的。这种产生的必然性是,精神创造者的伟大慈悲是与人类生存的需求相一致,因而,在通常意义上说,他的物质回报是不容置疑的。

    不过,这种回报有时要姗姗来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