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读原著 2021-12-27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东汉末年的名士邴原,他十一岁时父亲去世,早早成了孤儿,家中又十分的贫穷。他家隔壁有学堂,邴原经过学堂旁就哭泣。老师问他:“小孩子悲伤什么?”邴原说:“孤儿容易伤心,穷人容易感怀。那些学习的人,必定都是有父有兄的人,一是羡慕他们没有成为孤儿,二是羡慕他们能够学习,心里悲伤,以此流泪。”

 老师为邴原的话感到哀伤,便说:“想读书,你也可以来的!”邴原回答道:“没有学费。”老师说:“你有读书的志向,我白教你,不要学费。”于是邴原就入了学。入学后,才一个冬天的时间,《孝经》和《论语》两本书,他就能倒背如流。 

 邴原年轻时与割席断义的管宁齐名,二人都以节操高尚著称于世,州府下令征召他们出任官职,两人都一样不愿为贪图荣华富贵去做官。黄巾起义爆发后,邴原将家属安置在北海城内,自己避进郁洲山中,潜心研究学问。

  邴原很喜欢喝酒,但想到喝酒会荒废修身求道,就毅然下定决心戒酒。邴原后来为了去拜访各地名士,便在外游学长达八九年之久。有时候,遇到高人,他就通宵达旦地和他们高谈阔论,多角度切磋。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每逢有人劝酒,邴原都是只望一眼酒杯,然后含笑摇手,表示自己不会饮酒。其实邴原是为了不荒废修身求道才克制自己,滴酒不沾的。学成回乡后,邴原广收门徒,为了尽心教学,他仍是酒不沾唇。在邴原走心地教诲下,门徒中不少人学得非常精深,成为了当时有名的学者。

 后来,邴原从辽东返回时,曹操征召他为司空掾。

 东曹掾崔琰曾在自己推荐官职的奏表里说:“征事邴原、议郎张范,都秉赋德行纯正美好,志向行为忠正端方,清廉洁净足可以激励凡俗,坚贞自守足以求取事功,正是所谓龙凤的羽翼,国家的重宝。推举任用他们这些贤德之人,不仁之人自动会远离。”

 曹操出征时,经常留下邴原与张范,与曹丕一同据守。

 曹操后来这样评价邴原:“名高德大,清规邈世,魁kuí然而峙zhì。”荀彧则说他:“此一世异人,士之精藻。”

   一个好修身的人,重视守护自己仁德的人,像邴原,他是不会太在意衣食住行等外在条件的,像王阳明所说,他能在本性的澄明中找到自足。这一点从历史上的诸多伟大思想,伟大文艺作品都是诞生在俭朴清净,甚至是颠沛流离,半饥饿的环境下就可以看出来。人一旦太在意嗜欲,喜欢放纵自己的私欲,太在乎吃得香,喝的辣,穿得华丽,往往就会忽视内在的修养,《黄帝四经》中讲“内实者外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那些内在空虚的人,才分过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左传·庄公十年》中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莱根谭》里面讲:“粗食者志坚,华美者心卑。藜口觅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 卑膝奴颜。盖志以澹泊明,而节 从肥甘丧也。”诸葛亮教育他的后代时也语重心长的说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大史学家司马光在给儿子司马康的教育中也着重强调:“'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孔子讲:“君子谋道不谋食。”修身比吃饭重要,这就是明根本,知轻重。古希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学生曾这样问欧几里得:“老师,学习几何会使我得到什么好处?”欧几里得思索了一下,请仆人拿点钱给这位学生。欧几里得说:“给他三个钱币,因为他想在学习中获取实利。”一个人做事太在意某种好处和分外的企图,往往说明他的修养不够,他只注重结果的患得患失,必定为私欲所奴役;不注重内在的虔诚,自然一辈子虚伪。

  孔子同样也认为,一个人不注重自己的品德提升,反而斤斤计较,过分地追求衣食住行等肉欲方面的享受,这样的人格局狭隘,胸无大志,是不会有什么大作为的,因此,根本也没必要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議,这个字在金文中有一个表示“论,说”的“言”,和一个表示“道义、真理”的“義”组合而成,造字本义为:论辩是非,证得大道理。

孔子说:“一个士,假如有志于实践圣人之道,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够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