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大面积暴雷 私募基金(资管计划)大面积暴雷,投资者通过民事诉讼程序维护自身权利的案件愈发增多,对于案件的处理过程中,证据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俗话说,打官司打的就是证据。投资者一直强调私募基金的管理人、销售方、托管方如何如何违规,空口凭说是没有用的,相关方的违规行为就需要通过证据展示给法官,还原事实,才有可能获得胜诉判决。 以下为徐卉律师(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 金融诉讼团队)结合实务诉讼经验,为投资者整理的私募基金案件诉讼的证据详解,供大家了解并且适时准备,以备将来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 证据材料一定要充分 一、销售过程的证据
宣传资料要保存好 二、签约过程的证据
签约文书不可少 三、合同成立的证据
很多时候电话录音很重要 四、基金运营过程中的证据
微信聊天记录有时候能帮大忙 五、基金兑付的证据
六、基金违规的证据
很多处罚决定代表了官方意见 民事诉讼案件,俗称“打官司”打的就是证据,要想法官支持投资人的诉求,就要有证据来证明投资人的陈述。在私募基金金融诉讼纠纷中亦是如此。如果想要自己的诉求得到法院的支持,就必须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和支持自己的主张。但是由于大部分投资人都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对基础法律知识知之甚少的问题,或者在基金出现问题之前,都完全沉浸在投资收益的想象当中,根本没有注意到任何的证据收集,一旦出现暴雷,证据都无法收集,导致诉讼过程十分困难。还有许多投资人仅仅是知道应该收集证据,却不知如何收集证据。 在此徐卉律师(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 金融诉讼团队)结合实务诉讼经验,特别提醒各位投资者收集证据过程中用手机、摄像机等设备进行记录时,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案件诉讼过程中,投资人往往向律师提供一大堆资料,但在实务中,证据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使用的有效证据越多越好,过多过滥的客观证据反而会淹没真正需要的关键信息,无法突出审判的重点,因此需要专业人员审核把握。 司法实践中,关于证据的问题不胜枚举,单就某个问题都可以单独成文,且还要根据具体案情随时变化调整。但是在本文中,律师已经综合罗列了相关证据列表,供投资人参考,提供思路,以备不时之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