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读书】什么样的奖励对幼儿最有益

 老沔城人 2020-01-18
    应不应该对幼儿采用奖励?采用什么手段来激励幼儿对其发展最有益?适当的奖励可以给幼儿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促进幼儿更努力追求进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激励不当也有负面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幼儿的健康成长。 

    奖品激励也有负面影响

    不知从何时起,用奖品激励幼儿变成一种常见的现象。幼儿做了好人好事,买东西奖励;幼儿大小比赛获奖了,用奖品激励一下;特别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成人往往会想尽办法激励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其中物质奖励是许多成人惯用的手段。

    奖励幼儿是必要的,但方式方法需要特别重视。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过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家长利用物质奖励的做法就是“德西效应”在生活中的表现。用物质奖励的方式短期内能够激励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但如果总是使用这种方式,不仅会丧失了激励作用,还会使幼儿产生不正确的想法:把学习同物质奖励联系起来,为一把糖、一件新衣服、几元钱而学习。久而久之,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不仅不会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会使其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

    但并不是说家长不可以给幼儿物质奖励,而是家长的奖励应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等,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只是昂贵的玩具则最好不要,避免幼儿单纯地将物质因素作为自己的学习动力。

    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奖励的作用利大于弊。当幼儿取得进步、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时,适时的奖励可以对幼儿起到激励作用,更有利于幼儿树立上进心、追求更大的进步。

    奖励分许多种,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定期奖励和不定期奖励、及时奖励和延迟奖励,等等。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家长越来越多的选择用物质奖品奖励幼儿。这就需要注意,不要把物质奖励变成贿赂。当你因幼儿不愿服从要求而不断增加奖励数量与频率时,就成为一种贿赂。在一段时间内,家长应该坚持一贯的原则和奖励制度。另外,给幼儿的物质奖励不宜过多,也不宜价值过高。把物质奖励当作奖励的辅助措施,注重精神鼓励,才不致把幼儿引向唯利是图。成人还需记得,这样做的宗旨是帮助幼儿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而不是给自己省心省事。

    相对于物质奖励,笔者认为精神奖励更为重要。一个人除物质需求外,还有被尊重、被爱、被认可、被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因此,要让幼儿不断发展、健康成长,要想办法提高幼儿自我发展的内动力,提高幼儿对学习、对发展的兴趣以及饱有对未来世界探求的欲望,适当的物质奖励是必要的,但最主要的应该是精神鼓励。当幼儿开始学走路的时候,绝不会有家长说:“孩子,如果你能走上10步不摔倒,我给你10元钱。”这个时候,每位家长都会无条件地为幼儿高呼“加油”,拍手叫好,这时的家长都是优秀的激励大师。然而孩子长大了,家长却忘记了为他们喊“加油”,为他们拍手叫好了。

    在最初孩提时代,幼儿虽喜欢被表扬、被奖励,心中却并没有对精神、物质有严格区分。例如,一朵简单的小红花就可以让幼儿开心好几天,而这种简单的满足是建立在精神愉悦的基础之上的。幼儿最初只是希望得到肯定,精神与物质都只是一个形式,但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却把物质奖励当成法宝滥用,直接造成了幼儿不断增长的索取欲望,造成了幼儿不当的心理需求,从而使奖励变成了家长的负担,也阻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奖励幼儿应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只是辅助手段。只有不断给予幼儿更多的精神关注,使他们的灵魂丰盈充实,有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成为祖国真正的未来。

    创新益于幼儿发展的奖励方式

    表扬是一种奖品,要学会精神上表扬。表扬的方式分许多种,比如有时候微笑本身就是奖励。当你用语言表扬幼儿时面带微笑,可以让他感受到你内心的喜悦。表扬时要距离幼儿近一些,近距离的表扬影响力更大。

    要表扬幼儿具体的行为,告诉幼儿你对他的什么行为感到高兴,如“我很高兴你自己修好了玩具”,而不是泛泛地说“你真聪明。”当幼儿帮了你的忙,哪怕很小的事,也要记得感谢他们,因为幼儿知道你在关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就会加倍努力。

    物质奖励可以用代币法来实行。代币法奖励,即由家长设立一种奖励机制,自制钱币作为代币,幼儿因良好行为而得代币。代币法的原理与积分法是一样的,但更实物化,更有趣一些。四五岁的幼儿更喜欢代币的形式。比如,整理玩具(每天4分),帮助收拾桌子(每餐2分),按时入园(每天3分)等,积满一定分数可以获得物质奖励或活动奖励。如积满20分,可以得到一个新玩具,积满40分可以去游乐场。

    幼儿可以把代币存放在透明的塑料容器里,随时可以看得见自己的进步和即将得到的奖励。这时候的奖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奖励那么简单了,幼儿在攒代币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享受到满怀希望地期待某一件心爱之物的乐趣,亦可以在积攒过程中锻炼幼儿,让他拥有等待的耐心。改变物质奖励的形式,可以让幼儿收获更多,也可以让家长看到更多惊喜,为幼儿不断的成长感到开心。

    对于幼儿教育来讲,奖励不是目的是手段,目的是让幼儿拥有更广阔更自由的胸怀,是让幼儿能够一直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幼儿获得自我学习与发展内动力,养成好的习惯。当我们看到奖励蕴含的力量并正确使用它时,才能为幼儿的成长助力,才能托起一轮新生而活力四射的太阳。

    家教分析:故事《什么样的奖励对幼儿最有益》原来刊登在2014年3月30日《中国教育报》上,作者是曾范燕。既然《中国教育报》都做了刊载,她肯定具有深厚的教育价值。事实也正是这样,历史上有《伤仲永》的案例,有“10岁神童,15岁才子,20岁以后是平凡人”之说,都与“奖励”有关,于是就将故事《什么样的奖励对幼儿最有益》收入笔者所设置的所谓《家教故事库》中,以备深入分析解读,以供和家长交流分享。

    “德西效应”。经查,故事中涉及到的“德西效应”并不是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过的故事中的那个“老人家与一群小孩”的个寓言,他的大致情况是这样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即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进入第二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这说明: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得兴趣。

    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得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德西所讲的寓言表明,“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如果总是使用这种方式,不仅会丧失了激励作用,还会使幼儿产生不正确的想法:把学习同物质奖励联系起来,为一把糖、一件新衣服、几元钱而学习。久而久之,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不仅不会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会使其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一味奖励会使学生把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

    “德西效应”表明,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经使学生感到很有兴趣,此时再给学生奖励不仅显得多此一举,还有可能适得其反。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那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要力求使学生亲自去发现兴趣的源泉,使他们在这种发现中感到自己付出劳动并得到了进步。这本身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兴趣来源。

    蒙台梭利对此也做出了更详细独到的论述。她在《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一书的《别让奖励和惩罚制度影响孩子的一生》一节里这样说:

    “经过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那就是以夸奖、惩罚或打着改正孩子错误的旗号对孩子进行干涉。”

    “事实上,如果我们总是习惯于对孩子进行夸奖和惩罚的话,孩子就很容易丧失自我约束能力,他无法拥有自动自发的做事激情一切的动力和细节约束都必须依靠父母和老师提供,否则他们就不喜欢自己在做的工作,就会百无聊赖。这是一种有害孩子性格的做法,可以想象一下:当孩子豪情万丈地投入自己热爱的游戏和工作时,父母和老师不停地提供奖励和惩罚,这很容易影响孩子工作的纯粹性和积极性,最终会扰乱孩子工作的专注力和精神创造的自由。”

    “孩子一旦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中,就会忘记一切。这时任何的奖励和惩罚都不能与他们手里的'工作’相比,父母和老师的所有奖励和批评都只能打消孩子的热情和积极性。”

    物质奖励

    心理学家西德所讲的寓言故事和“西德效应”都在不同程度上向家长说明,不当的物质奖励有它弊端,“但并不是说家长不可以给幼儿物质奖励,而是家长的奖励应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等,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只是昂贵的玩具则最好不要,避免幼儿单纯地将物质因素作为自己的学习动力。”

    史上最经典的“物质奖励”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教育家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快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喝止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

    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在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给你。那个同学更惊异了。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向坏事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他们毕竟是我的同学啊!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属于“物质奖励”,但它多年来几乎人人皆知,在教育界一直传为佳话。虽然是“物质奖励”但它里边充满着关爱、宽容、信任、接纳和激励,饱含巨大的精神奖励力量。即无所谓打搅孩子的兴致,又有助于孩子改正错误,也不可能形成不给我糖我就不改正错误的习惯。这样的“物质奖励”可以有。

    卡尔威特的故事:

    儿童早期教育鼻祖木村久一最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被教育界奉为“家教圣经”的《早期教育与天才》中有这样的记载:

    “《卡尔·威特的教育》是一本中外教育史上的奇书,其德文版藏于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据说是美国的唯一珍本。从问世至今,凡是有幸读到此时并照书中方法去做的父母,都成功地培养出了及其优秀的孩子。”

    “我们将老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奉为典范,他却和许多世俗的人一样用钱来鼓励孩子学习。许多人不能理解甚至觉得可笑。其实这是威特父亲为了让儿子明白'学习让人生活愉快’这个道理而采取的特别方式。他在书中说:'虽然用钱来鼓励孩子并不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但只要威特能够保持优秀的成绩,每天给他一个戈比又有什么不对呢?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通过努力来获得一点报酬是多么不容易。’那小威特如何处理这些钱呢?威特父亲尽量引导他把钱花在关键地方,比如说他会告诉儿子购买糖果和点心之类的东西毫无意义,买书和实用工具却能让人受益匪浅;另外用来做善事也很好,比如在圣诞节之类的节日里给朋友和穷人家的孩子买点礼物,一定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

    老卡尔·威特用钱来鼓励孩子学习,这则卡尔·威特故事就是一种“物质奖励”的故事。他令家长值得关注的、不同寻常的是用这些钱去做慈善、买书和有用的工具。即鼓励了孩子的学习,又培养了孩子的爱心,还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将钱花到有用的地方。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举几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小孩子要从小受到适应社会的教育,符合社会实际的教育。当今社会,为了激励人们进取,不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有不同明目的奖学金,学得好就能得到奖学金;无论是大到国家、小的基层部门,都有名目繁多的奖金,来奖励德勤能绩优秀者;无论是小微企业,还是世界500强企业,都不惜血本,向员工发放奖金;国际上有诺贝尔奖,我们国家有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奖金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们正当的追求物质利益,是为了劳有所获、多劳多得,是为了公正公平,是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无可厚非;一个人如果连追求正当的经济利益的勇气和能力都没有,这不能算着高素质,这不是我们应该培养的目标,我们要的目标是“优秀的做人,成功的做事,进而幸福的生活。”要幸福的生活就得有金钱,这很现实;人们靠自己的能力追求物质利益,是进取的表现,是一种激发人们脱离平庸走向伟大的重要动力源泉,因此它是应该推崇的高尚的事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现实,适者生存,违者淘汰。

    我们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优秀的做人,成功的做事,幸福的生活。”以优秀的做人,成功的做事获得幸福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诚实的劳动满足所有正当需求的意识、能力、观念必须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知道,所有的正当需求都要通过诚实劳动来追求、来满足的,这样长大成人后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否则,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目前社会上的不少“巨婴”“啃老族”之所以会不劳而获、被社会抛弃,就是因为只会从父母那里无偿的索取,缺乏自主自强能力的培养,不会以自己能力去勇敢的追求所致。威特父亲用金钱鼓励孩子学习,看上去比较世俗,实则比较实在,在世界名著上推崇,有他的道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马云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这篇演讲中这样说到:

    “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总之,要要求孩子,从小提高竞争意识,培养竞争能力,让孩子们知道,正当的物质奖励还是要以努力学习的实际行动堂堂正正、理直气壮地去追求的,要给孩子符合社会实际的教育。

    【家教启示

    “什么样的奖励对幼儿最有益?”这是一个激励孩子成长不能回避的问题,正如故事的作者说:“适当的奖励可以给幼儿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促进幼儿更努力追求进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激励不当也有负面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幼儿的健康成长。 ”

    有益的“物质奖励”:

    1.家长的奖励应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等;

    2.当幼儿取得进步、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时,适时的物质奖励可以对幼儿起到激励作用,更有利于幼儿树立上进心、追求更大的进步。因为儿童天生就有追求梦想、尊严、正义的需求。例如,一朵简单的小红花就可以让幼儿开心好几天,虽然这种简单的满足是建立在精神愉悦的基础之上的,但他也有物质奖励的意味,它是物质奖励的雏形和开始,从它开始,接着就有中小学、大学的各种奖学金;

    3.当儿童知错就改时,给以适当的物质奖励,不仅奖励其勇于改正错误,而且对于儿童就会不再犯错有一定的预防和鼓励作用。比如“陶行知的四块的故事”等;

    4.用物质奖励来奖励志存高远者。幼儿一生下来就通过阅读培养其远大志向。发现幼儿有为远大志向而学习的迹象,比如,现在好好学习,长大要当科学家之类的,就要适时给予有纪念意义的物质奖励,比如奖励一个宇宙飞船模型或者飞机模型等,这很重要。因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不仅可以激励志存高远者,而且可以预防为眼前利益而学习的急功近利现象的出现;

    5.物质奖励可以用代币法来实行。故事作者的这种做法实属一种创新。幼儿在攒代币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享受到满怀希望地期待某一件心爱之物的乐趣,亦可以在积攒过程中锻炼幼儿,让他拥有等待的耐心,有一定的“延迟满足”的教育效果。改变物质奖励的形式,可以让幼儿收获更多,也可以让家长看到更多惊喜,为幼儿不断的成长感到开心。

    有益的“精神奖励”:

    1.及时回应的表扬作用。正如作者所言:“一个人除物质需求外,还有被尊重、被爱、被认可、被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满足这些需求就是一种精神奖励。对于一个人,特别是儿童,“好奇心,好心情,成就感”是成就事业的巨大的内动力源泉,而“好奇心、好心情、成就感”需要由“尊重、被爱、被认可、被理解”来呵护和培养,这就需要家长用心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正确及时回应孩子,切忌漠不关心。比如《早期教育与天才》中有这样的描述:“为了鼓励威特学习,威特父亲曾想出了许多有趣的方法。比如,当威特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两个人就一起高呼'荷马万岁’、'威吉尔万岁’等。……'威特以坚强的毅力读完了一本艰涩的书,他的知识又丰富了,非常值得庆祝。现在,他打算开始新的学习……’于是人们纷纷鼓掌。老威特认为,每个孩子经过努力完成了一件事,即使仅仅是一件小事也值得表扬和肯定,这样能激发起孩子信息和决心,也许当时他做得并不完美。”;

    2.为孩子“加油”。正如故事作者所写的那样:“当幼儿开始学走路的时候,绝不会有家长说:“孩子,如果你能走上10步不摔倒,我给你10元钱。”这个时候,每位家长都会无条件地为幼儿高呼“加油”,拍手叫好,这时的家长都是优秀的激励大师。然而孩子长大了,家长却忘记了为他们喊“加油”,为他们拍手叫好了。”

    3.对孩子做事的具体行为、具体过程和具体的努力的奖励。“诉幼儿你对他的什么行为感到高兴,如'我很高兴你自己修好了玩具’,而不是泛泛地说'你真聪明。’当幼儿帮了你的忙,哪怕很小的事,也要记得感谢他们,因为幼儿知道你在关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就会加倍努力。”

    4.运用“表扬内部动机为主”原理。教师和家长在表扬学生时,要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平时,要仔细观察孩子主动、自主、自立、自强的良好行为,给预表扬。引导他们自主的良好行为,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方向发展。

    无论是物质奖励或是精神奖励,都不可过分、过多、价值过高,否则都会造成不良后果。一则造成目标转移,为得奖而学习,“直接造成了幼儿不断增长的索取欲望,造成了幼儿不当的心理需求。”二则造成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早期教育与天才》中有《过多的表扬会使表扬本身失去价值》《卡尔·威特为什么不骄傲自大》两节专门说明威特父亲预防过多、过烂的夸奖的危害的。

    “威特父亲知道,小孩子一旦自满,以后就难以纠正了。为了防止威特狂妄自大,父亲在教育威特时从不告诉他目前的学生程度有多高。”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人比小威特受过更多的称赞了。但在威特父亲的警惕和努力下,小威特成功的避开了骄傲所带来的危害。”

    关于威特父亲的成功做法,北师大赵忠心教授做了更深入研究,他写到:

    “古今中外是有不少的'神童’出现。但绝大多数神童的'神奇’没有维持多久便变得平淡无奇,最终能够成为大才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并不是孩子的智力'退化’了。一般都是由于像王安石笔下的神童方仲永的父亲那样,孩子自己还没怎么着,家长先飘飘然起来找不到北了。很多的早慧儿童都是被活活'
捧杀’掉的。看看世界著名的神童小维特的父亲是怎么做的,家长也许会受到一些启发。”下面是赵教授博客的一部分——

父亲是儿子警惕而称职的“守望者”

    小卡尔·威特婴儿时期,反应相当迟钝,由于父亲的精心培养,才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但父亲却十分忌讳这个“神童”的称呼,坚持不准别人表扬自己的儿子。

    有一次,德国有一个督学官慕名而来,想考一考小威特究竟是真的“神”还是不“神”。威特父亲同意了他要求,但事先约定:

    “不管考得怎么样,绝不要当面表扬我的儿子。”

    督学官是一位长于数学的学者,给小威特做出了不少的数学难题,但小威特却相当轻松地很快解完了这些题目,并且演算正确无误。督学官见状,禁不住赞叹道:

    “唉呀!你的儿子超过了我们学者!”

    老威特一听,立即纠正说:

    “哪里,哪里。由于这半年儿子在学校里听数学课,所以还记得。”

    接着,督学官又出了一道大数学家欧拉想了三天好不容易才做出来的难题。谁知,小威特只用了喝一杯茶的工夫,就做出来了。督学官先生十分惊讶,情不自禁地向老威特祝贺说:

    “不得了,不得了,你的孩子简直胜过了欧拉!”

    老威特听了更加不高兴,严肃地说:

    “瞎鸟有时也能啄到豆。这是偶然的,偶然的。”

    他知道,世界上并不存在全知全能的“小仙子”。所谓“神童”,无非是某些人学知识早一些、深一些罢了。如果陶醉在“神童”的称号上,不继续求学上进,“神童”也会变得不“神”。

    正是由于老威特充任儿子的一个警惕而称职的“守望者”,小威特才避免了某些被称为“神童”的少年通常要犯的骄傲狂妄、自高自大、固步自封的毛病,避免了历来所惯见的“10岁神童,15岁才子,过了20变庸人”的厄运,使小威特在学问上始终盛而不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