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教育学生,惩戒权有必要,免责权犹如鸡肋,根本在于尊重

 记忆师雷鸣 2020-01-19

惩戒是手段,免责是逃避

有人说:老师工作中,真正需要的不是“惩戒权”,是体罚学生后的绝对“免责权”!

教育学生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所以有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对孩子惩罚了,需要一定的免责权,不然引起家长的不满,对老师就非常的不利。但是,我们仔细深究,无论是“惩戒权”还是“免责权”,都是对孩子教育的事件的堵,想通过堵的方式来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

这让我想起了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鲧用堵的方式治水,几年也不见效,反而灾害更大;大禹用疏的方式治水,不仅洪水被治,百姓也能更好地借用河水维持生活。两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对水的特性的把握,大禹掌握了水向低处流的特性,才将洪水治理好。

再来看看教育学生这件事情,教育要抓住根本,惩戒权、免责权只是遇到事情后的处理手段,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老师对学生惩戒,确实能给予学生警醒,让学生收敛自己的行为,但是惩戒也是有前提的,是需要考虑学生的条件来进行的,是不能够超出学生的承受范围的。否则,孩子受到伤害,老师想要获得免责,有些时候即使外在的责任免除了,可是学生却因为我们老师的处罚受到伤害所引发的内心愧疚,这个坎是很难迈过去的。

惩戒权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手段之一,是在教育过程中的一种需要;而免责权则是对自己过失的豁免借口,不仅不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更会显得老师不懂得教育孩子。

教育的根本是尊重

教育孩子的根本还是要放在人的本心本性上来,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最基本的是什么?是尊重,教育的根本同样是尊重,是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换位思考,是以心交心。

尊重不是口头禅,也不是口号;尊重不仅是工资待遇,更是言行合一。

在老师、学生、家长之间是需要把尊重落到实处的。

孩子入学报名的时候,家长、学生虽然不必像古人那样行拜师礼,但向老师打招呼、敬礼是必要的,向老师表示尊重。老师也要向学生及家长回礼,不仅表示对学生、家长的尊重,更是为学生做出基本的做人示范。

老师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也是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进行恰当的引导。如果孩子需要进行惩戒,请注意惩罚孩子能承受的身体部位与范围、程度,多为学生考虑一丝,又能让孩子受到教训。在批评孩子的过程中数落孩子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把道理说到点子上,不纯粹为了讲道理而讲道理。当孩子感受到老师的批评切中心中要害的时候,孩子自己都会快速调整过来。

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是一时间无法接受教训的,这类孩子我们老师也要注意观察,看看他们的本心本性,是否有闪光之处,以闪光点来引导孩子成长。

尊重学生并不是要求老师弯腰变奴才,该强烈要求、该义正辞严的时候也是要强硬起来,站在道义上,绝不手软。这也是众多老师要求惩戒权的一个原因所在,这点也是教育的需要。

结束语

老师、学生、家长之间最需要的是相互尊重,老师对学生、家长的尊重,家长、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以及学生、家长之间的尊重。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更好地处理好教育突发事件,才能设身处地教育好孩子。惩戒权是对老师尊重的补充,而免责权对于老师业说,其实没啥必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