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练习太极拳脚下开口喝风的那点事

 CeizhuPan 2020-01-22



关于脚下开口喝风的问题在传统武术中比较讲究,那又为什么到现在开始变得多发了呢?带着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在拳论、授课过程中常听讲练习时要用腰胯,但很多时候都是只重腰不重胯,只转腰又不转胯。其次是脚的方向,现代搏击中与对方博弈时,都是侧身接敌、两脚呈前后约45度夹角,此时是胯收沉最佳之势,而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大多数是两脚呈外八字型。这样即不能将胯收沉于最佳,同时影响下盘整体稳固,从胯到膝来说,加重膝盖负担;而膝与脚的运动又以脚踝为准,这样就使得两处关节又不能呈前后运动之势,起到保护膝盖的作用;到了脚下就更惨了,脚掌不是偏于一侧就是脚掌虚空,必然无法做到力从脚中起。那即使你努力的练习发力或者行架,千遍、万遍也是徒劳。
还有就是重心转换也会受制于胯骨无法沉转,导致了转换速度的无法跟上,更不用想太极拳的整体劲一贯而上。最后就是因为胯骨无法沉收,导致为了让脚与膝盖保持一个比较舒适的姿态呈外八字,胯骨在受到左右拉扯后,导致脚跟脚掌无法在腰胯沉转时只能选择开口喝风,摆脚上步,这样又会丢失了沉转时产生的螺旋劲。
具体来找两个动作说明上面的问题,第一个是经典的掩手洪拳,如果是呈八字脚,在你转腰出拳的时候,右胯会被顶起,身体就自然上拔,那力量大打折扣;第二个可以是金钢捣碓,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因为受到胯没有下沉,脚为八字时,上步就无法快速借助右脚向右脚尖方向蹬,脚面借助地面的作用力的同时,左胯沉转就会受到后方的推动而加速。因为左胯是以沉转运动,即可以产生螺旋劲,也是掤劲。
说了这么多,归根到底还是胯没有开或者没有练好所引起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基本功,也是各拳种练习的核心之一。而此前我也说过如靠墙深蹲这样的动作去练习,也可以慢练太极从中找坐凳的感觉,反复练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