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高考文言文备考之基础知识​

 宏宇宾123 2020-01-26

 

必修1 文言文3篇

 

《烛之武退秦师》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无能为也已     “已”“矣”句末语气词

2.共其乏困            “共”“供”供给

3.秦伯说              “说”“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      “知”“智”明智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

2.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4.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厚;形容词作动词,变薄

5.越国以鄙远意动用法,把……当做边邑

6.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作名词,恩惠

7.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状语,向西

9.既东封郑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10.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减损

11.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

12.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作动词,使疲敝、损害

1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14.且贰于楚也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作为。  今义:认为。

3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  今义:对一般人妻子的尊称。

四、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现在情况危急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晋无礼”。)

译文:晋侯、秦伯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没有礼节。

3.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应为“有何厌”。)

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六、名句默写

1.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荆轲刺秦王》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秦王必说见臣     “说”“悦”高兴

2.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返”返回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震”震颤,惧怕

4.秦王还柱而走          “还”“环”

5.卒起不意              “卒”“猝”突然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顾

2.诚

3.使

4.兵

5.穷

6.引

7.见

8.乃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2.进兵北略地     名词作状语,向北

3.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4.箕踞以骂曰     名语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5.士皆垂泪涕泣   名词作动词,哭,流眼泪

6.又前而为歌曰   名词作动词,走向前

7.使使以闻大王   使动用法,使……知道

8.其人居远未来   形容词作名词,远方,远处

9.群臣怪之       意动用法,以……为奇

10.太子迟之      意动用法,以……为迟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入窘境。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3.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方〉中医医生。

4.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①不照顾;②不考虑,不顾忌。

5.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左右的侍卫人员。

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②用在数字后面,表概数,跟“上下”相同。

6.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

今义:①表示可能或能够;②表示许可。

7.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同意。  今义:故意。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如今去了而不能返回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应为“知其事者宾客”。)

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3.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应为“侍殿上者群臣”。)

译文:侍奉在大殿上的群臣。

4.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庭拜送”。)

译文:燕王亲自在廷堂上拜送。

5.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句和省略句,应为“使(之)于前毕使”。)

译文:(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6.秦王购之金千斤。(状语后置和省略句,应为“(以)金千斤购之”。)

译文:秦王用千斤金的赏格购取他的头。

7.皆为戮没。(被动句,“为”表被动。)

译文: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

8.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见”表被动。)

译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六、名句默写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鸿门宴》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距关,毋内诸侯     “距”“拒”把守

“内”“纳”接纳

2.要项伯                  “要”“邀”邀请

3.不敢倍德                “倍”“背”违背

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早”

5.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隙”隔阂,嫌怨

6.因击沛公于坐            “坐”“座”座位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谢

2.举

3.坐

4.胜

5.如

6.数

7.间

8.为

9.因

10.之

11.于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沛公军霸上                    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2.沛公欲王关中                  名词作动词,称王

3.籍吏民                        名词作动词,登记

4.道芷阳间行                    名词作动词,取道

5.刑人如恐不胜                  名词作动词,惩罚

6.范增数目项王                  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8.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9.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使动用法,使……为王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动用法,使……活

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使动用法,使……停止

1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动用法,使……跟从

14.君安与项伯有故               形容词作名词,老交情

15.秋毫不敢有所近               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

16.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17.拔剑撞而破之                 使动用法,使……破

18.不义也                       名词作动词,讲信义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夫妻关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出入

古义:偏义复词,进来。     今义:出去和进来。

(2)非常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3.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5.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6.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             今义:鱼的肉。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此天子气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这是天子的云气呀。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最小的叔父。

3.良曰:“长于臣。”(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臣长”。)

译文:张良说:“比我大。”

4.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句,应为“大王来操何”。)

译文: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5.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译文: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6.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译文: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六、名句默写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必修2 古诗文7篇

 

《〈诗经〉两首》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匪来贸丝          “匪”“非”不是

2.于嗟鸠兮                    “于”“吁”

3.犹可说也                    “说”“脱”脱身

4.隰则有泮                    “泮”“畔”边岸

5.岁亦莫止                    “莫”“暮”年末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作

2.将

3.靡

4.遂

5.言

6.以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夙兴夜寐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岂不日戒     名词作状语,日日

3.雨雪霏霏     名词作动词,下雨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三岁食贫

古义:指多年。  今义:指年龄。

2.小人所腓

古义:士兵。    今义:人格卑鄙的人。

五、名句默写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4.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7.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离骚》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偭规矩而改错    “错”“措”措施

2.忳郁邑余侘傺兮      “邑”“悒”苦闷

3.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圆”

4.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罹”遭受

5.芳菲菲其弥章        “章”“彰”明显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固

2.信

3.善

4.知

5.及

6.乎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          名词作动词,束缚,约束

2.鸷鸟之不群兮                   名词作动词,合群

3.屈心而抑志兮                   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4.伏清白以死直兮                 为动用法,为……而死

5.固前圣之所厚                   形容词作动词,看重

6.步余马于兰皋兮                 使动用法,使……走

7.高余冠之岌岌兮                 形容词作动词,加高

8.长余佩之陆离                   形容词作动词,加长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荒唐,没有准则。 今义:形容雄伟或壮大。

2.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善于取巧。        今义:技艺巧妙。

3.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4.竞周容以为度

古义:……当做。      今义:认为。

5.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随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6.长余佩之陆离

古义:修长的样子。       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7.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经济情况不好。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无标志被动句。)

译文:在早上进谏而在晚上即被贬黜。

2.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状语后置句,应为“以蕙替余,以揽茝申之”。)

译文: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3.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知吾其亦已兮”。)

译文:不了解我也就罢了。

4.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句,应为“岌岌冠”“陆离佩”。)

译文: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5.步余马于兰皋兮。(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兰皋步余马”。)

译文: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上赶着我的马车缓缓地走。

六、名句默写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孔雀东南飞并序》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终老不复取     “取”“娶”娶妻

2.箱帘六七十         “帘”“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3.蒲苇纫如丝         “纫”“韧”坚韧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取

2.施

3.会

4.相

5.复

6.适

7.故

8.区区

9.为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孔雀东南飞        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2.黄泉共为友        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

3.昼夜勤作息        名词作状语,从白天到黑夜

4.中道还兄门        名词作状语,半中间

5.手巾掩口啼        名词作状语,用手巾

6.朝成绣夹裙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7.卿当日胜贵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8.自名秦罗敷        名词作动词,取名

9.谢家事夫婿        名词作动词,侍奉

10.何敢助妇语       名词作动词,说话

11.千万不复全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12.又非君所详       形容词作动词,详知

13.逆以煎我怀       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

14.足以荣汝身       使动用法,使……受荣耀

15.便利此月内       意动用法,以……为最吉利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约束,不受限制。

2.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同情,怜悯。

3.生人作死别

古义:活着的人。        今义:出生;陌生的人。

4.奄奄黄昏后

古义:暗沉沉的。        今义:气息将绝。

5.叶叶相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6.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迎合别人。

7.共事二三年

古义:一起过日子。      今义:在一起工作。

8.妾不堪驱使

古义:使唤。

今义:强迫别人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9.便利此月内

古义:吉利。            今义:方便。

10.本自无教训

古义:教养。            今义:从失败中取得认识。

11.处分适兄意

古义:处理。

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作出处罚决定。

12.自可断来信

古义:使者,文中指媒人。   今义:书信。

13.勿复重纷纭

古义:麻烦。          今义:多而杂乱。

14.千万不复全

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再三叮嘱。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译文:被焦仲卿的母亲休回家。

2.亦自缢于庭树。(状语后置句,应为“亦于庭树自缢”。)

译文:也在庭院中的树上自己吊死。

3.相见常日稀。(省略句,应为“吾与汝相见常日稀”。)

译文:(我和你)相互见面的机会一天天减少。

六、名句默写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3.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4.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5.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6.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诗三首》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遗

2.当

3.存

4.用

5.归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去日苦多                形容词作动词,苦于

2.乌鹊南飞                名词作状语,向南

3.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名词作动词,遮挡

4.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名词作动词,弹奏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使动用法,使……归顺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同心而离居

古义:感情深厚。  今义:齐心。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指数量的大小。

四、名句默写。

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兰亭集序》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悟言一室之内     “悟”“晤”面对面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一

2.夫

3.是

4.致

5.修

6.期

7.次

8.犹

9.以

10.于

11.之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映带左右            名词作动词,围绕

2.一觞一咏            名词作动词,喝酒

3.引以为流觞曲水      使动用法,使……流

4.群贤毕至            形容词作名词,贤士

5.少长咸集            形容词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6.死生亦大矣          形容词作名词,大事

7.齐彭殇为妄作        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9.足以极视听之娱      副词作动词,穷尽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列坐其次

古义:曲水的旁边。    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

2.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自然界的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3.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怀着抱着;怀里。

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古义: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译文:死生是大事情。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应为“大宇宙”“盛品类”。)

译文:抬头观望寥廓的宇宙,低头观看地上繁多的万物。

3.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应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译文: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

4.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应为“于所遇欣”。)

译文: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

六、名句默写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2.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赤壁赋》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和

2.歌

3.下

4.望

5.如

6.少

7.属

8.横

9.于

10.乎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2.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名词作动词,攻下,东下

3.歌窈窕之章                   名词作动词,朗诵

4.乌鹊南飞                     名词作状语,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6.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7.舞幽壑之潜蛟                 使动用法,使……舞动

8.泣孤舟之嫠妇                 使动用法,使……哭泣

9.渺沧海之一粟                 形容词作动词,渺小得像……

10.不知东方之既白              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貌美的女子。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①失意的样子。②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星宿名,斗宿和牛宿。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4.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他)本来是一世的豪杰啊。

2.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应为“茫然万顷”。)

译文: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3.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应为“于赤壁之下游”。)

译文:我和客人荡着船在赤壁下游玩。

4.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应为“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

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停留。

5.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应为“在安”。)

译文:如今在哪里呢?

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于”表被动。)

译文: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

六、名句默写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箫者,倚歌而和之

5.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游褒禅山记》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长乐王回深父 “父”“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观

2.道

3.舍

4.盖

5.其

6.以

7.则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词作动词,命名

3.由山以上五六里                   名词作动词,向上走

4.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5.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6.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

7.入之甚寒,问其深                 形容词作名词,深度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9.常在于险远                       形容词作名词,艰险遥远的地方

10.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11.火尚足以明也                    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12.……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副词作动词,尽,尽兴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对此,对这件事。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不同寻常。     今义:副词,十分,极。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了……的地方。

今义:①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古义:……的缘故。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①基数词。②中国国庆日。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状语后置,应为“于其址舍”。)

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

3.有碑仆道。(省略句,应为“有碑仆(于)道”。)

译文: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

六、名句默写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必修3 古诗文8篇

《蜀道难》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所守或匪亲   “匪”“非”不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及

2.去

3.但

4.危

5.当

6.或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顺承连词。

四、名句默写

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4.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杜甫诗三首》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艰难苦恨繁霜鬓

古义: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今义:艰苦困难。

2.百年多病独登台

古义:借指晚年。             今义:很多年,一辈子,终身。

二、名句默写

1.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琵琶行并序》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命

2.数

3.言

4.暂

5.凡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歌以赠之                名词作动词,作歌

2.浔阳江头夜送客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商人重利轻别离          形容词作动词,看重;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是副词和动词构成的两个词,这里是“因此创作”的意思。

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2.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龄大。  今义:兄弟排序第一。

3.梦啼妆泪红阑干

古义:纵横错乱的样子。

今义:桥两侧或凉台、看台等边上起拦挡作用的东西。

4.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突然出现。  今义:超出一般,冲出。

5.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整理,理一理。

今义:使紊乱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6.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原来的,先前的。

今义:是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一个词,向前方。

7.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容颜。  今义:色彩。

8.秋月春风等闲度

古义:随随便便。  今义:平常,普通。

四、名句默写

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6.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7.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李商隐诗两首》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一弦一柱思华年

古义: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今义:青少年时代。

2.望帝春心托杜鹃

古义: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今义: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情怀。

3.只是当时已惘然

古义:迷惘,茫然。  今义:失意的样子。

二、名句默写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寡人之于国也》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斑”花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途”道路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数

2.直

3.发

4.兵

5.胜

6.至

7.以

8.或

9.于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填然鼓之            名词作动词,敲鼓

2.七十者衣帛食肉               名词作动词,穿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名词作动词,为王、称王

4.树之以桑                     名词作动词,种植

5.王无罪岁                     名词作动词,归罪、归咎

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7.谨庠序之教                   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8.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动用法,使……迁移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古义:可:可以;以:凭借。

今义:“可”与“以”连用,表示可能、能够、同意、认可之意。

2.然而不王者

古义:这样(做)却。  今义:转折连词。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是亦走也。(判断句,“是……也”表判断。)

译文:这也是逃跑啊。

2.非我也,岁也。(判断句,“……也,……也”表判断。)

译文: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

3.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

译文: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4.树之以桑。(状语后置,应为“以桑树之”。)

译文:把桑树种上。

5.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应为“则无望民之于邻国多也”。)

译文: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状语后置,应为“颁白者于道路不负戴矣”。)

译文: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7.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译文:没有这种情况。

六、名句默写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劝学》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以为轮,其曲中规     “”“煣”使弯曲

2.君子生非异也          “生”“性”资质、禀赋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又”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智”智慧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绝

2.强

3.疾

4.假

5.故

6.闻

7.复

8.过

9.备

10.而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作状语,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名词作动词,游泳

4.用心一也                         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动词作名词,水流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形容词作名词,善行

7.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8.故木受绳则直                     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走得快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 词的古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3.木直中绳,以为轮

古义:……做成。      今义:认为。

4.下饮黄泉

古义:黄土地下的泉水。  今义:迷信说法中的地府。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安身。

今义:①托付;②把希望、理想、感情等放在某些人或事物上。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应为“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译文: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2.以为轮。(省略句,应为“以(之)为轮”。)

译文:用火烧使它弯曲,把它做成车轮。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用火烤使它弯曲成这样的。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应为“利爪牙”“强筋骨”。)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以及强壮的筋骨。

六、名句默写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过秦论》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孝公既没     “没”“殁”

2.合从缔交          “从”“纵”合纵

3.赢粮而景从        “景”“影”像影子一样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因

2.及

3.北

4.制

5.亡

6.利

7.遗

8.度

9.乘

10.策

11.爱

12.致

13.延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作动词,登上

2.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

3.将数百之众                名词作动词,率领

4.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作动词,安排,布置,引申为“统辖”

5.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6.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法:对内,对外

7.流血漂橹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浮

8.序八州而朝同列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9.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弱,削弱

10.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地方

11.吞二周而亡诸侯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12.以愚黔首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昧

13.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名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

14.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使……后退

15.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作为。  今义:认为。

2.铸以为金人十二

古义:……做成。            今义:认为。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义:山东省。

4.才能不及中人

古义:平常的人。

今义:①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②在身材、相貌、智力等方面居于中等的人。

5.①于是六国之士……②于是从散约败;③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④于是废先王之道。

古义: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6.国家无事

古义:指诸侯封地和大夫封地。

今义:①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②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兼有社会管理的职能。

7.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用来招致。

今义:连接分句,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判断句,“……者……”表判断。)

译文:这四位公子都是见识英明有智谋,心地诚实而讲信义,待人宽厚而又爱惜百姓,尊敬贤才而重用士人的人。

2.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状语后置,应为“非于九国之师抗”。)

译文:被征发去戍边的士卒,不能和强大的九国军队相匹敌。

3.铸以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应为“十二金人”。)

译文:用来铸造十二尊铜人。

4.委命下吏。(省略句,应为“委命(于)下吏”。)

译文: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司法官吏。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动句,“为”表被动。)

译文:(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

六、名句默写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说》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否”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师

2.传

3.道

4.之

5.其

6.乎

7.于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吾师道也                 名词作动词,学习

2.或师焉,或不焉           名词作动词,从师学习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作动词,从师

4.君子不齿                 名词作动词,并列,排列

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名词作动词,低于

6.则群聚而笑之             名词作状语,成群地

7.吾从而师之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8.孔子师郯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9.小学而大遗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10.圣益圣,愚益愚          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11.惑而不从师              形容词作动词,有疑难问题

12.而耻学于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1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14.不耻相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大家。

3.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从,并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4.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初等教育阶段。

5.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不一定。

今义:常用作副词,表事理上或情理上的不需要。

6.圣人之所以为圣

古义: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译文:不明白句读,不解决疑难问题。

3.不拘于时,学于余。(前一句为被动句,前一个“于”表被动;后一句为状语后置,应为“于余学”。)

译文:不被时俗限制,向我学习。

六、名句默写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必修4 古诗文7篇

《柳永词两首》

名句默写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苏轼词两首》

名句默写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辛弃疾词两首》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古义:流风余韵。

今义:①生活浪漫放荡;②生活作风放纵(贬义词)。

二、名句默写

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李清照词两首》

名句默写

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可予不         “不”“否”

2.拜送书于庭              “庭”“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              “案”“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缪”“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熟”仔细

6.臣愿奉璧往使            “奉”“捧”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负

2.幸

3.引

4.顾

5.徒

6.因

7.以

8.而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舍相如广成传                     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2.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作动词,杀

3.乃使其从者衣褐                   名词作动词,穿

4.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名词作动词,上前

5.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6.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7.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8.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动词作名词,约定,契约

9.秦王恐其破璧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碎,可译为“撞破”

10.宁许以负秦曲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承担

11.毕礼而归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成,使……回去

1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13.臣乃敢上璧                      名词作动词,进献

14.完璧归赵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好无缺

15.且庸人尚羞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古义:侍从。

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支配,操纵。

2.璧有瑕,请指示王

古义:指出来给……看。

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3.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古义:上前进献。 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4.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扬言。  今义:政府的公告。

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7.明年复攻赵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8.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古义:门客。  今义:客人。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

2.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应为“求可使报秦者人”。)

译文: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3.故燕王欲结于君。(状语后置,应为“于君结”。)

译文: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

4.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省略句,应为“传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译文:(它)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

5.而君幸于赵王。(被动句,“于”表被动。)

译文:而您又被赵王宠幸。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见……于”表被动。)

译文: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7.君何以知燕王?(宾语前置,应为“以何知燕王”。)

译文: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

《苏武传》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            “旃”“毡”毛织的毡毯

3.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无”没有

4.信义安所见乎            “见”“现”表现

5.请毕今日之            “”“欢”欢聚

6.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沾”沾湿

“衿”“襟”衣襟

“决”“诀”辞别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伐

2.假

3.除

4.让

5.以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天雨雪,武卧啮雪                 名词作动词,下,降

2.羝乳乃得归                       名词作动词,生育

3.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名词作动词,执,拄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名词作动词,结网

5.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名词作动词,祭祀

6.因厚赂单于                       名词作动词,赠送礼物

7.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名词作状语,向上

8.得夜见汉使                       名词作状语,在夜间

9.欲因此时降武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10.反欲斗两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

1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

12.屈节辱命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

13.何久自苦如此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苦

14.单于壮其节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今义:岳父。

2.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古义:一般财物。            今义:供出售的物品。

3.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龄。                今义:季节。

4.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栽培,提拔。          今义:事业上的成绩;完成。

5.卧起操持

古义:拿着。                 今义:料理,筹划。

6.单于视左右而惊

古义:侍卫人员。

今义:左和右两个方向;支配,操纵。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

2.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省略句,应为“单于子弟发兵与(之)战”。)

译文:单于的子弟们发兵与(他们)交战。

3.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动句,“见”表被动。)

译文: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4.皆为陛下所成就。(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译文: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

5.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应为“为谁”。)

译文: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

6.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应为“留在汉者匈奴使”。)

译文:就派苏武凭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节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

《张衡传》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而无骄尚之情   “尚”“上”

2.形似酒尊          “尊”“樽”盛酒器

3.傍行八道          “傍”“旁”周围,旁边

4.一时收禽          “禽”“擒”捉拿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征

2.就

3.观

4.发

5.乃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名词作动词,递眼色

2.时天下承平日久               名词作状语,当时

3.妙尽璇机之正                 形容词作名词,道理,规律

4.衡少善属文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应荐)。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2.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特地征召。

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3.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而细密。

4.振声激扬

古义:声音激越响亮。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5.寻其方面

古义:方向。

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叫一个方面。

6.不好交接俗人

古义:追求功名和富贵的人。 今义:庸俗的人。

7.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2.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无标志词。)

译文:被推举为孝廉,他不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他也不去应召。

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

译文:从已有的书籍文献记录的内容看,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应为“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

译文:(外表)用篆字和山龟鸟兽的图形作装饰。

5.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

译文:(他)上书请求辞职回家,反被征召授予尚书的官职。

必修5 文言文4篇

《归去来兮辞并序》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乃瞻衡宇     “衡”“横”横木

2.景翳翳以将入      “景”“影”日光

3.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何”为什么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行

2.质

3.非

4.之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园日涉以成趣         名词作状语,每天

2.策扶老以流憩         名词作动词,拄着

3.或棹孤舟             名词作动词,用桨划

4.眄庭柯以怡颜         使动用法,使愉快

5.乐夫天命复奚疑       意动用法,以……为乐

6.善万物之得时         意动用法,以……为善

7.悦亲戚之情话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悦

8.时矫首而遐观         名词作状语,常常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彭泽去家百里

古义:距离家乡。  今义:到家里去。

2.尝从人事

古义:做官。

今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理人情。

3.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为”表被动。)

译文:既然让自己的内心被形体役使。

2.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应为“求焉”。)

译文: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应为“欲之何”。)

译文:为什么心神不定,想要到哪里去?

4.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应为“疑奚”。)

译文: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六、名句默写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4.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滕王阁序》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俨骖于上路   “俨”“严”整齐的样子

2.云销雨霁        “销”“消”消散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趋

2.穷

3.即

4.属

5.尽

6.故

7.且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襟三江而带五湖          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衣带

2.徐孺下陈蕃之榻          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腾蛟起凤                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4.屈贾谊于长沙            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窜梁鸿于海曲            使动用法,使……出走

6.俊采星驰                名词作状语,像流星一样

7.目吴会于云间            名词作动词,看,望

8.宾主尽东南之美          副词作动词,都包括

9.宾主尽东南之美          形容词作名词,才俊

10.川泽纡其骇瞩           使动用法_,使……吃惊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千里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无标志词,动词本身表被动。)

译文: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白云被遏止了。

2.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无标志词,动词本身表被动。)

译文:思念皇帝却不被召见。

3.访风景于崇阿。(状语后置,应为“于崇阿访风景”。)

译文:到崇山峻岭中观望风景。

4.童子何知?(宾语前置,应为“童子知何”。)

译文:(我)一个小孩知道什么?

六、名句默写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5.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逍遥游》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北冥有鱼      “冥”“溟”

2.小知不及大知        “知”“智”聪明

3.三餐而反            “反”“返”返回

4.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又”“反”“返”

5.此小大之辩也        “辩”“辨”区别

6.而征一国者          “而”“能”才能

7.御六气之辩          “辩”“变”变化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志

2.绝

3.誉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齐谐》者,志怪者也        名词作动词,记载

2.而后乃今将图南             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名词作动词,称赞

4.彼于致福者                 使动用法,使……到来

5.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使动用法,使……满意;使……信任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腹犹果然

古义:很饱的样子 今义:事实与所说所料相符。

2.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古义:旋风  今义:羊的角。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4.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应为“又知何”。)

译文:这两只小鸟,又知道什么呢?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应为“而莫夭阏之”。)

译文:背朝着青天,就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拦它。

3.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应为“适奚”。)

译文:它将要飞往哪里去呢?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状语后置,应为“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译文:在堂上低洼处,倒一杯水。

六、名句默写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陈情表》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夙遭闵凶            “闵”“悯”可忧患的事情(多指疾病死丧)

2.常在床蓐            “蓐”“褥”垫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又”

4.零丁孤苦“零丁”“伶仃”孤独无靠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少

2.志

3.应

4.婴

5.卒

6.于

7.以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臣具以表闻使动用法,使……知道

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名词作状语,在家里

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名词作状语,向上

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6.则刘病日笃       名词“日”作状语,一天天;形容词“笃”,用作动词,加重

7.夙遭闵凶                   形容词作名词,不幸的事

8.猥以微贱                   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人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臣少多疾病

古义:古代小病为疾,重病为病。 今义:病的总称。

2.至于成立

至于:古义:同义复词,到。  今义:副词,表程度。

成立: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②(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3.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

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古代科举考试的最低一级考中者。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苦衷)。  今义:让别人知道。

6.臣之辛苦

古义:辛酸悲苦。  今义:身心劳苦。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急于星火。(状语后置,应为“于星火急”。)

译文: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

2.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无标志词,动词本身表被动。)

译文:祖母刘氏早被疾病缠绕。

3.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无标志词。)

译文:现在我是卑贱的俘虏。

六、名句默写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