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时年味

 杏坛归客 2020-01-30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了。是因年岁大了?还是如今与过年有关的活动确实简化了?我今年虽已75岁,但近年来,每逢春节将至,都会忆起童时的年味。
 我生长在冀中雄县的农村。刚进腊月,大人们还未进入角色,孩子们却已开始了对年的企盼。腊八喝腊八粥,吃腊八饺子、腊八饭,腌腊八蒜,这就开始有了年的味道。那时农村没有取暖设备,即使在睡人房间的窗台或板柜上放上半碗水,也能冻个结实,真应了谚语说的“腊七腊八冻个大疙瘩”。如今全球变暖,这句谚语也不灵了。
 进入腊月中旬,家家户户开始准备过年,年味渐浓。每天天刚亮,在被窝里就能听到左邻右舍猪被捆绑时的叫声。多数农户过年都要杀一头猪。不同的是,富裕户可全部留下自家食用;稍差的要出售或送亲友一部分;更有困难者,自家舍不得吃,只留猪头、下水,余皆出售换钱过年。
 腊月中下旬的农村集市,多了以往不见的红纸、年画、爆竹及副食调料、厨具等,使人们感受到年味更浓。买两张红纸写对联,买一沓剪纸花钱以备贴在门楣、窗、柱等处。年画内容多为胖娃娃抱金鱼、风景四扇儿或经典戏曲场面。寻常百姓家都要换贴几张新年画。各种花炮更成了年轻人的抢手货。一般户也乘此添些新盘碗筷等。辛勤劳作一年,赶年集备年货准备过年的那种心情绝对是幸福甜蜜的。
 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也称小年。以粘粘的糖瓜送灶王上天,取封住其口,要其上天言好事之意。八十年代初,本人还在部队工作,腊月二十三晚赶回保定的家,直转了十几条街寻觅买糖瓜,足见幼时风俗影响之深。小年后除夕前的这些天,家家换着样的蒸饽饽(馒头、馅包、年糕、豆包、大饺子等)。一来是年前改善伙食,二来是年后忙于上庙、赶会、看戏等,顾不上做主食,到时年前存下的饽饽简单一热即可。
 年前的那些天,不分白天黑夜街上总能传来时稀时密的爆竹声,让年味弥漫不断。直到除夕早晨,各家各户纷纷到村外上坟祭祖,请故去的先人“回家过年”,开始了第一轮鞭炮高潮。除夕那日白天,捞隔年饭,煮隔年豆,贴对联,换新衣,洗刷厨具,到处被年味笼罩。除夕夜进入春节主项,那年代没电视,没有晚会看。一家人团圆守夜,围在一起包饺子。各家孩子们手提或绳拉各式大小灯笼走上街头。串串流动的灯火,伴着各家门前多样别致的花灯,加上街道上和院落内响成一片的鞭炮声,构成了农村最热闹的年夜景象。
 大年初一起五更,各家争先起早煮饺子。曾有“谁家灶筒先冒烟儿,谁家高粱先红尖儿”之说。头锅饺子自然是先捞出几盘给各路神仙,大人们烧香、磕头、上供虔诚之至。吃饺子前的鞭炮声连绵不断,响成一片。吃完饺子,先是自家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则给孩子压岁钱。天亮后,本村至亲先后相互拜年,随后几天是到外村亲戚家拜年。为使年味延续,便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对半转(赚)”、初二闺女回娘家、初三过小年、“捏破五饺子”等习俗。
 老家将正月十五也作为小年,十四视除夕,十五作初一,与过年大同小异,只是程度略逊。我家乡正月十五过大庙,方圆几十里来此热闹。除唱戏、耍猴、拉洋片、高跷等各种娱乐外,还类似开春的物资交流会。整地播种用的犁耧耙,麦收秋收场院用的各种农具、工具一应俱全。农户们借庙会之机,一来接待亲朋,畅叙友情,二来为将开始的新一年生产作好物质准备。正月里也是小贩们的黄金季节。他们或赶会或沿街叫卖孩子们喜爱的食品、水果、玩具,既让孩子们解了馋,又乘机将其手中的压岁钱来个“货币回笼”。至此,弥漫几十天的年味才算渐渐淡去,人们又恢复了往日的生产和生活。
 虽然现在人们生活富足,但我仍向往童时的年味。
文/ 王喜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