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刻本叶氏医案》摘录并简评(一)

 中医李超 2020-02-08

精彩文章

尴尬的女性尿失禁

真武汤加减治疗高血压验案一则

胸痹、高血压医案各一则

腹泻并经间期出血验案一则

面部痤疮的治疗——分清标本缓急

荨麻疹中医治疗浅谈

痔疮——肛肠血泪史

《未刻本叶氏医案》摘录并简评(一)
作者:李超

嗽而脉数,藏阴亏矣,金水同治,第参之色脉,恐延损怯。
熟地   甜北参   麦冬   茯神   川石斛   天冬

(仲景云脉大、浮、数、动、滑皆为阳脉,咳嗽见数脉,或是阳明热盛或是阴虚阳盛,天士金水同治,药用地黄、麦冬、天冬等,补津液,填精血,知数脉乃阴虚阳盛所致。麦冬乃补肺金之要药,《神农本草经》载其功效为“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故麦门冬汤、生脉饮皆用麦冬。天冬益肺补肾填精,《神农本草经》载其功效为“除风湿便痹,强骨髓”。)

脉数咳嗽,盗汗形寒,营卫交虚矣。
小建中汤

(亦是数脉咳嗽,且见盗汗,单见此证,似是阴虚或内热为患,而兼见形寒则非如此。《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云“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虚劳不足则脉数、心烦、盗汗而兼见畏寒,与此证颇合,天士治以小建中汤调和营卫,健脾柔肝,值得后学深思,若但见盗汗便一昧补阴或苦寒清热则失其治也。

脉数无序,阴亏阳亢之象,虽血来点粒,春夏木火炎炎,焉得保其不发。
生地   女贞实   丹皮   川斛   旱莲草   赤苓

(阴亏则耐冬不耐夏,以春夏二季木火主令,更伤阴也。脉象数且杂乱无序,叶天士辨为阴虚阳亢,以此思考炙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脉结代、心动悸”则更是明了,炙甘草汤以地黄、麦冬、麻仁等补阴填精,桂甘龙牡汤则以龙骨、牡蛎重镇降逆治疗阳亢生风。旱莲草与女贞实即为二至丸,功善补益肝肾,滋阴止血。赤茯苓与白茯苓功效不同,《本草纲目》载赤茯苓功效为“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方中赤苓与丹皮皆有清热之功,用于治疗亢盛之阳气。)
脉弦且出鱼际,木火郁而不泄,阳明无有不受其戕。是以食下稍有不适,则为䐜胀,饥则嘈杂难耐,自宜肝胃同治,肝木宜疏,胃府宜降,乃其治也。
归身   焦术   陈皮   柴胡   神曲   白芍   茯苓   炙草   香附   麦芽   

(脉弦且长,肝木郁久化火之象。肝气不疏则胃气不利,以肝木克土故也。方用逍遥散/柴胡舒肝散加减,疏肝理气,降逆和胃,健脾渗湿,并佐以消食之品。《张氏医通》云“嘈杂与吞酸一类,皆由肝气不舒。木挟相火乘其脾胃,……,故中土扰扰不宁,而嘈杂如饥状,每求食以自救,苟得少食,则嘈杂少止。止则复作,盖土虚不禁木所摇,故治法必当补脾运痰,土浓载物,则风木自安,不必用伐肝之剂”,知此则本案明矣。)

阳微阴浊泛逆,先为咳喘,继而腹满便溏,所谓喘必生胀是也。
真武汤

(咳喘兼见腹满便溏则知其咳证属阳虚水盛,治以真武汤,《伤寒论》载“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方后注“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

脉细如丝,形神尪羸,嗽而气逆,下焦阳气颇衰,最虑喘脱,延至春和日暖,始可无虞。
茯苓   炙黑甘草   制附子   桂枝   北五味子   胡桃肉

(《伤寒论·辨脉法一》云“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云“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阳气衰微而有喘脱之象,以桂苓五味甘草汤加附子、胡桃肉治疗,补其阳气,降其冲逆。《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载“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张锡纯先生来复汤重用山萸肉、龙骨、牡蛎治疗喘脱与李可先生破格救逆汤治法亦值得学习。)

夜读中医,一种习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