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1.1三角形的边

 赵丹彤老师 2020-02-12

教学目标

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重点

1.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

2.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

难点

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了解,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条形.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三角板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资源补充

一、看一看

1.图形见章前图.

教师叙述:三角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看条件许可,可以把古埃及的金字塔、飞机、飞船、分子结构……的投影,给同学放映)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现代的飞机、上天的飞船,从宏大的建筑如P62的图,到微小的分子结构,处处都有三角形的身影.结合以上的实际使学生了解到:我们所研究的三角形这个课题来源于实际生活之中.

学生活动:(1)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三角形.

(2)选派代表说明三角形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2.板书:在黑板上老师画出以下几个图形.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图:区别三条线段是否存在首尾顺序相接所组成的.(1)三条线段ACCBAB是否首尾顺序相接.()

(2)观察发现,以上的图,哪些是三角形?

(3)描述三角形的特点:

板书:“不在一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师提问:上述对三角形的描述中你认为有几个部分要引起重视.

二、读一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3,第一部分至思考,一段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内角?有几个顶点?

(3)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________.

(4)三角形ABC的边ABACBC可用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为________.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ABC的三边,AB可用边AB的所对的角C的小写字母c表示,AC可用b表示,BC可用a表示.

四、议一议

1.在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

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三边有怎样的不等关系?

通过动手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有三根木棒长分别为3cm6cm2cm,用这木棒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分析:(1)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关键在捡判定它们是否符合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符合即可的构成一个三角形,看不符合就不可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2)要让学生明确两条木棒长为3cm6cm,要想用三根木棒合起来构成一个三角形,这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应介于3cm8cm之间,由于它的第三根木棒长只有2cm,所以不可能用这三条木棒构成一个三角形.

错导:∵3cm+6cm>2cm ∴3cm6cm2cm的木棒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

错因: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里3+6>2,没错,6-3不小于2,所以回答这类问题应先确定最大边,然后看小于最大量的两量之和是否大于最大值,大时就可构成,小时就无法构成.

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边、角、顶点) 

2.会用符号表示一个三角形. 

3.通过实践了解三角形的三边不等关系.

课本P4练习1、2

学生回答:

a.不在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b.首尾顺次相接.

学生总结归纳


板书设计

             7.1.1三角形的边

(1)三角形按边分类如下:     (2)三角形按角分类如下:

不等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 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教学反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