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七年》 从7岁到63岁,细说他们的人生际遇

 世事皆学问 2020-02-14

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我很早之前就听说了,但从没打开来看过。前几天,开通了腾讯视频的会员,为了物有所值,就寻些腾讯独播的视频。

《人生七年》评分9.1分,我觉得值得观看。

他们七岁时,那是1964年,还是黑白的影片,清晰度欠佳,但各小孩的性情、谈吐、志向,以及家庭背景,还是很生动地展示出来了。影片开头说:

Give me a child when he is seven,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七岁看到老)

果真这样么?

1、认识这些小孩

尼尔住在利物浦郊区,父母都是教师,上面有一个哥哥。他说,每天放学回家,妈妈会给他喝一杯茶,喝完后就出去玩,等天黑了,就回家看电视。他长大了,想当宇航员,如果不行,他就去开旅游车,车上安装喇叭,告诉人们这是哪里,要做什么,这是什么路。

尼尔说话口齿伶俐,反应敏捷,人很活泼开朗,在一众小孩中,除了托尼之外,他应该是最快乐的小孩。

尼尔的朋友彼得。影片中没有提到他的家庭背景,只是拿他与尼尔做对比。他的家庭条件比尼尔的差。

托尼在伦敦东区的一所贫民窟学校上学。他是个精力过于旺盛的男孩,一路小跑,翻越栅栏,赶去学校上课。他不爱学习,经常打架,他也明知这一点,表明态度:“Is it important to fight? Yes!”(打架重要吗?当然!)对于有钱人,他的想法有些偏激,说他们是疯子,装模作样,就该给他们一点教训。说着,他挥动右臂,做出打人的姿势,并配上声音“啪”。

谈到梦想,他乐不可支:“I want to be a jockey when I grow up, Yea, I want to be a jockey when I grow up”(我长大了要当赛马骑师,是的,我长大了要当赛马骑师!)

苏西是这群小孩中,家庭条件最好的。她在私立寄宿学校上学,长得温柔可人,说话做事都慢悠悠的。她穿着漂亮的小裙子,乖巧地坐着椅子上,在校长办公室里接受采访。她说等她毕业后,她要去某中学读书,可能要去上大学,但还不知什么学校。等她结婚了,她要生两个小孩。

采访人员问她,你自己照顾小孩,还是请保姆来照顾?她想了想,最终说,请保姆照顾。她自己也是由保姆照顾的。

她会是这群孩子中,发展得最顺利、成就最突出的吗?我很期待。

约翰、安德鲁、查尔斯在同一家私立学校上学。在教室里,他们和同学们一起唱歌,用拉丁语唱《丛林流浪》。安德鲁放学后,会练钢琴,听录音,平时会阅读《金融时报》。约翰说,他要考雷特公学,之后去威斯米斯特寄宿学校读书,他想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读大学。查尔斯想去牛津大学读书。

相比于约翰他们三个,作为农场主儿子的尼克则表现出了一定的自主意识。面对采访人员的询问,你有女朋友吗?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不想回答类似的这些问题。他观察敏锐,并善于总结:城里的人喜欢来乡下玩,但是我们,我却更喜欢去城里玩。他说他想研究月球。

他看起来天资聪慧。他就读的学校离家四英里,这个学校只有一个班。

琳赛、苏珊和杰基三人很玩得来。琳赛表示长大后去百货公司上班。苏珊白白胖胖的,人很随和。杰基说假如她有钱的话,就买个漂亮的房子。

布鲁斯父母离婚了,小小年纪就在私立寄宿学校,常受人欺负。

保罗和赛蒙都住在儿童福利院。

这些孩子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尼尔,他人长得好看,也爱说爱笑的,很有语言天赋,叙事清晰,还能给人强烈的画面感。苏西是白富美,她自身的天赋应该也不错,加上家庭的教育,有望成为精致干练的女高管、美丽而带刺的红玫瑰。托尼很大可能性会走上邪路。尼克有特点,但身处环境太过恶劣,能否逆袭是个大问题。

约翰、安德鲁、查尔斯出身于较好的阶层,未来很大程度上考上理想的大学、从事白领工作,生活安逸。

杰基是生活中的好朋友,你会乐意和她交往,至于工作、成就这些,可有可无吧。

其他几个小朋友,我兴趣不大。

2、谁的花季雨季

现在他们14岁了。青春期的小朋友,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以至于他们的性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我第一眼看到尼尔时,差点以为编剧搞错了。尼尔变得非常、异常的内向,身上没有一点活力,他似乎很压抑、自卑,迷茫中有那么一点倔强。他上了综合性学校,认识了更多的人,有些人很聪明,有些人则连常识都没有——我寻思着,在与同学的比较中,他是不是发现自己天资平平,受到了打击?他表示,自己比刚来时快乐很多了。他刚上综合性学校时,就开始玩国际象棋。

拍摄时,他在和彼得下棋。彼得没多大变化,还是那个语调,那种气度。如果说他们曾进行百里赛,尼尔遥遥领先,那么现在,彼得已经追上来了,尼尔不进反退。

尼尔认为,竞争是好事,要不人就会变得懒散,没有上进心。

我看不出来他有一点斗志。

托尼辍学了,在一家赛马场帮忙,做事干练利落。他的梦想依然是赛马骑师,但话少了,基本上问一句答一句。你有女朋友吗?没有。你想有女朋友吗?不想。如果做不成赛马骑师,你做什么?开出租车。当问到他对有钱人的看法时,他多说了几句,认为他们要什么就有什么,只要开口问一声就行了。

他不再像7岁时,盯着镜头,肆无忌惮地说话、行事了。他要不半低着头,要不看向别处。

底层生活的孩子,想要改变命运,总是比别人难得多。

苏西坐在自家的大草坪上接受采访。她老低着头,长发也时不时地遮住她的脸。她平时就游泳、打网球、乒乓球,她如愿以偿地上了某中学。在采访过程中,后面灌木丛里,狗狗抓住了一只兔子,眼看着兔子就被弄死了,采访人员提醒了苏西。苏西转过头,叫了一声,让狗狗把兔子叼过来。她觉得很恶心,说这是两周来第二只了。

她说她看过受伤的小鸟,很不喜欢,它们会逃,这样会错失杀死它们的机会。她说得云淡风轻。

我认为她不仅是带刺的玫瑰,还是无情的杀手。

尼克也没有7岁时的从容。他坐在草坪上,低着头,全程几乎都不看摄影机。他获得了某寄宿学校的全额奖学金,上学时在学校住,平时就在农场帮忙干活。他喜欢物理和化学,不想以后就做农场主。他有个弟弟,是个聋子,农场以后可以由弟弟接手。

鉴于他7岁时回答是否有女朋友的问题,太过于令人印象深刻了,这次采访人员再次问他这个问题。尼克非常尴尬,把头埋在双膝里面,说他就知道要问这个问题。又问是否之前他说不想回答这些问题,所以这次特意要问。他不安地思考了一会,依然低着头,说道:“What do you want me to say? I don’t know what to say.”(你想听我说什么?我不知道要说什么。)

约翰、安德鲁、查尔斯面对镜头依然侃侃而谈。他们都在寄宿学校,三人探讨着寄宿制度的优劣。对于观众的各种评论,他们认为观众给他们贴标签了。约翰想从政,安德鲁对考古感兴趣,他们都对未来抱有强烈的信心。

杰基、琳赛和苏珊的生活,开始出现不同了。琳赛去了更好的文法学校,杰基和苏珊则在综合学校,而且很明显,琳赛对学习更感兴趣。

保罗跟随爸爸移民去了澳大利亚。赛蒙则黯然表示,他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谁。

我不知是否要提到布鲁斯,从他的整个人生来看,他曾经闪亮一时,后来归于长久的平淡。

有些人的生活开始出现了一些小变化,更多人是跟随着自己的内在往前走。也许除了家庭背景外,我们的性格、兴趣,对未来的影响更大。

3、不同的人生际遇

接下来,我不再每隔七年介绍一次他们的经历了。我把他们从21岁到63岁的人生,一次性说完。

托尼是个奇迹。

“You understand the four F’s ? Findthem, feed them, and forget them, the other F I’ll let you use your own discretion.”(你知道4个F吗?找到她们,供养她们,忘记她们,另一个F你自己猜猜看)21岁的托尼,恢复往昔的精力与勇气,他穿着鲜红色的外套,在镜头面前大谈自己的心得。

他没能成为赛马骑师,没人教他,他只能自己琢磨,每次比赛都是倒数第一。最好的成绩是纽伯利的一次比赛,他以1.5个马位的差距赢得了第三名。他认为,他这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在肯普顿和传奇骑师皮戈特参加了同一场比赛。

纵观他到目前63岁的人生,我不认同他的这句话。

后来,他在一家赛狗场帮人下赌注。他爸爸是个赌徒,他认为,他变成赌徒也是自然而然的,所不同的是,他是用别人的钱下注。赛狗场之外,每天他花两个小时,骑着摩托记住伦敦的每条大街小巷。他说,他很重视自由,做不成骑师,他就做出租车司机,自己掌控上下班时间。

很多人都不看好他,认为他做不了出租车司机。但托尼很自信,就如同他对教育的看法一样:“There is no educationin this world.It’s just one big rat race,and you’ve gotta kill your man next toyou to get in front of him.”(这个世界上没什么所谓教育,这只是一场激烈的竞争,把你身边的人杀了,抢在他前头就行了)

采访人员问他,和黑帮有什么来往?托尼说没有来往,他不是混混,他不偷东西,不伤害人。采访人员再问,是否担心和黑道混在一起。托尼很坦然,说他怎么会变成混混,他没有那种天性,不是那种人。

他无意中道出的这句话,表明他对自我有彻底的了解。我也很疑惑,天性是不是也决定着我们未来的走向。

他对人生的要求很简单,有个儿子他就心满意足了。至于更遥远的东西,什么经济衰退,他不懂,也没兴趣关注,他所了解的就是赛狗场、追女孩、大街小巷、爸爸妈妈和爱。

那四个F,第三个F他始终做不到,她的名字叫做黛比,后来成了他的妻子。

“What did you fall in love with him ?”(你为什么会爱上他)采访人员问黛比。

“I don’t know.”黛比实话实说。他们并排坐着沙发上,托尼紧搂着妻子。他们已经结婚了,有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黛比现在正怀着第三胎。

黛比当时在餐厅打工,托尼偶尔也曾光临过。有一天,黛比去舞厅玩,托尼也在,她一转头见他,当即就决定了:就是他了!

生活中很多磕磕碰碰,不知怎么的他们就忍受得了对方。托尼出轨过不止一次,还被捉奸在床了,夫妻之间甚至都考虑到离婚了。但黛比认为,婚姻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除了感情之外,他们之间还有很多东西,特别是三个孩子。托尼则表示,他不能接受有别的男人进到这个房间,养他的三个宝贝孩子。这段婚姻,就维持下来了。

越过中年这个槛,他们老年的婚姻格外的契合。

靠着开出租车,托尼支撑了整个家庭。后来,黛比也学会了开车。两人分工,白天黛比出去开,晚上从七点到凌晨一点,托尼来开。

他们换了新的房子,房前有个大大的院子,院子里有游泳池。他们还很喜欢去西班牙旅游,索性就抵押了现在的房子,在西班牙买了一幢度假别墅。

托尼的大儿子有稳定的工作,偶尔他们还会一起打高尔夫球。小女儿在邮局工作,有个很疼爱她的男朋友。大女儿呢,相貌简直是和托尼同一个模板刻出来的。她也不爱上学,早早地就不读书了,和初恋生了女儿,这个女儿就由外公外婆抚养。

年幼时,托尼痴迷于骑马。28岁时,他去学了表演,想成为一个演员。后来,他还曾和亲戚合伙开了个酒店,因理念不同,就退出来了。他提到这些时,非常自豪。采访人员提醒他,这些你都没成功啊。

是的,这也是我想说的。但托尼只是楞了一下,说尝试了总比没做过要好。

他似乎一直都很乐观,从来都只看到还有半瓶水,而不是一半空瓶子。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一身轻松地往前拼吧。从世俗的角度来说,托尼脱离了原来的贫困阶层,上升到工薪阶层,无疑是成功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因自己的兴趣,尝试了各种可能,即使失败了依然很积极地看待,这一点非常吸引我。

小时聪慧、观察敏锐的尼克,考上了牛津大学,毕业后,去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任教,从助理,一步步升到副教授、教授。他的弟弟果然接管了农场。

14岁时,他非常害羞,不敢看摄像头。到了21岁,他变成了非常开朗、健谈的人。但对于女朋友这件事,依然是一副不想谈论的态度。他后来和大学的同学结婚了,生了个儿子。35岁时,大家都看得出来,他们的婚姻出了问题。果然到了42岁,他离婚了,之后,结婚了,看得出来婚姻很美满。

尼克是寒门出贵子的典型代表。他从小爱学习,成绩也优秀,对研究又有兴趣,很自然地就读上去、并在大学任教。然而,有研究兴趣是一回事,能做出什么贡献又是另一回事,42岁时,尼克被迫中止了研究,转向教学。

他现在患有喉癌,不知能活到什么时候。

苏西的一生,好比一池静水,不会干涸,也没有波澜。而我,曾经以为她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干练的高管。

苏西一生几乎都没工作过。她曾有过的叛逆期,是21岁时。她接受采访时,化着浓妆,一支接一支地抽烟。14岁时,她父母离婚了。16岁,她辍学了,来到巴黎一家培训学校学习秘书技能。对于婚姻,她很悲观,有时也有些期待,因为朋友的父母婚姻也挺幸福的。她不确定自己是否会结婚,也不知是否会生孩子,她讨厌小孩。

然而,到了28up时,她已经结婚了,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和她之前所设想的不一样,她很乐意亲自去抚养孩子,陪他们长大,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她的先生是以前的老朋友,在同个圈子的。两人的婚姻生活,感情起起落落,但总体上还是安宁愉悦的。

后来,她又生了一个女儿。女儿随她,温柔随和,这个贴心的小棉袄后来考上了大学。两个儿子,一个精力充沛,常在户外运动,长大后去了伦敦生活、工作;一个有阅读障碍,在本地工作,住在家中。

假如对苏西没有太高的期待,她的这一生,可谓“人生赢家”,生活条件好、夫妻和睦、儿女双全。一生中遇到的困难,也不过是青春期那段迷茫的岁月。私心上,我总觉得她浪费大好的条件,没能在工作上取得进展,或发展出什么兴趣爱好。一个女人,除了做妻子、妈妈,还得有她自己的生活。

尼尔,是我最不忍落笔写的一个。

他上了阿伯丁大学,读了一个学期,就退学了。21岁的他,在建筑工地干活。28岁,他无家可归,流浪在苏格兰西海岸,他也没有工作,靠领救济金生活。他对领救济没有感到羞辱,反而认为救济金避免了偷窃等犯罪行为。35岁,他搬到英国北部的设得兰,依然没有工作。采访人员问他,你觉得自己能做什么?他坦言这个问题实在太可怕了,刺痛他的内心深处,但他也回答了,认为很大可能性是在伦敦街头流浪。

也许他的话太过真实,触动了很多观众。很多人给他写信,抱怨现实生活多么糟糕。不过,收到再多的信,对他本人的生活也没起任何作用,他每个月还得等着救济金活下去。

生活如此困窘,采访人员问他,是否担心会罹患精神疾病?他周围的人都觉得他是个怪人,他自己有时也会有些怪异的举动,有时会很有挫折感,无理由的愤怒等等。他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过了七年,他说忙碌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42岁时,他果真搬到伦敦了,这时他是地方议会的议员。他是怎么选上议员的,中间经历了什么,他是如何克服的,很可惜这些都没有展示出来。49岁,他离开了伦敦,搬到英格兰西北地区的坎布里亚,是当地地区议会的自由民主党成员。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建立一些社区的公共厕所,对此,他感到非常自豪。

他是否有过亲密关系呢?有过几段,但都没有结果。他说他从来都不是主动结束亲密关系的人。他曾经有过一段将近两年的亲密关系,但没有维持下来。没有另一半,这是他人生中很大的遗憾。

他后来被邀约到澳大利亚做演讲,主持人说他是充满干劲的政治家。他确实对从政有兴趣,21岁时他就曾表态过,但考虑到他自己不是能承担责任的人,这条路就中止了。把生命拉得足够长,20年后,他成为了议员。也许,从一开始,他就该往这条路走。如果年轻时没那么任性,做出退学的决定,他后面的人生也许会不一样。

约翰娶了驻保加利亚前大使的女儿,生活优渥。

安德鲁成了一名律师。查尔斯退出了这部纪录片,不知过得怎样。

杰基、琳赛和苏珊的生活围绕着家庭、孩子。

琳赛一直都工作,但都是基层的工作。在63up中,我们通过她的家人得知她因健康问题去世了。

琳赛小时是个美人,长大后,不知怎的长相变得很凶,而且看起来似乎时时都顶着压力,生活很不如意一般。实际上她19岁结婚,和丈夫感情一直都很稳定。

杰基曾明确说不要孩子,哪晓得后来有了三个男孩,她还很享受照顾小孩的生活。她的感情一直都不太顺。

苏珊结婚后,有了个女儿,在明知婚姻有问题的情况下,还是生了第二胎。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太孤单,她也不希望自己的两个孩子属于不同的父亲。相当于说,她给自己设置了障碍。后来果然离婚了。

她们都是以家庭为主、工作为辅。相比苏西,还是有进步。不过,这部纪录片的失败之处在于,选了14个小孩,其中女孩只占了4个,不得不说男女平等(即使只是表面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4个女孩,在职业方面,都很令人失望,当然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

保罗娶了贤内助。赛蒙终于找到了父亲。

布鲁斯考上了牛津大学,后来一直都在中学教书。

我们坐在电脑面前,花几个小时,就把他们的一生尽收眼底了。一个个的七年,看似简单,却都饱含着当事人的心路历程,他们的苦难、追求、无奈、得意、失意……

小时候,他们都曾回答过“长大后想做什么”的问题,半个世纪过去了,不知他们是否都活成心目中的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