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经提前

 只为ni一人 2020-02-15
月经先期系由气虚不固或热扰冲任,血海不宁,导致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一行,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的月经病。又称“经水先期”、“经早”、“月经前期”等。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月经失调中的月经频发。
诊断依据
1、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一行,连续2次以上。
2、妇科检查一般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鉴别要点
1、经间期出血经间期出血发生于2次月经之间,一般在经前15天左右,出血时间短,血量少,表现为月经血量一次多,一次少,相互交替,反复规律发生。月经先期则每次行经时血量、持续时间相同。
2、崩漏崩漏为月经周期、经期和经量同时发生紊乱的疾病,临床表现为月经非时而下,量多如注或淋漓不断,连月或数月不净,或见停经数月又暴下或淋漓不断。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本病主要根据经血的色、质、量及患者的脉证和全身情况进行辨证。一般来说,经血量多、色淡、质清稀者,多属气虚;量多、血色深红或紫红,质黏稠者,多属阳盛实热;经血量少、色紫红者为阴虚血热;经血量多少不定,色黯红,胸胁少腹胀满者,为肝郁化火。
2、治疗原则
重在调经止血,详审病机,疏补得当,清摄适宜,以达到使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血量减少的目的。
3、分证论治
(1)气虚证
【证候】经期提前,经血量多,色淡,质清稀,神疲乏力,倦怠嗜卧,气短懒言,或见脘腹胀满,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益气健脾,调经摄血。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各20g,炙甘草、白术、陈皮各10g,升麻、柴胡各6g,当归5g。若属心脾两虚,见心悸失眠等症者,用归脾汤加减。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党参各30g,木香15g,炙甘草10g,当归、炙远志各3g,生姜6g,大枣3枚。
(2)血热证
a.阳盛血热证
【证候】经行提前,量多或正常,经血色紫或深红,质黏稠。口渴喜冷饮,心烦胸闷,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调经。
【方药】清经散加减。丹皮、白芍、地骨皮各15g,熟地黄、青蒿、黄柏、茯苓各10g。
b.阴虚血热证
【证候】经行提前,经量较少,经色鲜红,质黏稠。形体消瘦,潮热盗汗,颧红面赤,手足心热,心烦不寐,口燥咽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养血调经。
【方药】二地汤加减。生地黄、地骨皮、玄参、麦冬、阿胶、白芍各10g。
c.肝郁血热证
【证候】经行提前,经量或多或少,经色紫红或深红,质黏稠,排出不畅或有血块,经行前乳房、胸胁、少腹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调经。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栀子、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各10g,炙甘草6g,煨姜、薄荷各3g。
(3)血瘀证
【证候】月经周期提前,经行不畅,量少有块,色黯,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全身无明显症状,或可见有瘀血征象。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白芍、当归、熟地黄各10g,川芎、红花各6g。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取曲池、中极、血海、水泉,以泻为主,不宜灸,适用于阳盛血热证。
(2)取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脾俞,施补法并灸,适用于脾气虚弱者。

(3)取肾俞、关元、中极、阴谷、太溪,针刺行补法,可灸,适用于肾气不固者。
(4)取气海、三阴交、地机、气冲、冲门、隐白,针刺行泻法,可灸,适用于血瘀证。
2、中成药清经颗粒:主治月经先期,每次1包冲服,1日2次,经尽后开始服药,15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3、单方验方
(1)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g,将药置于鸡腹内,放入沙锅内煮烂,配适当猪油、盐、味精,食肉饮汤,一般服7到10剂,适用于阳盛血热证。
(2)黄芪、党参各20g,大枣8枚,瘦猪肉适量,加水煎煮,吃参、枣、肉,喝汤。适用于脾虚证。
(3)益母草50g,陈皮10g,鸡蛋2枚,加水共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饮汤吃蛋。适用于血瘀证。预防与
护理
1、注意饮食,加强营养,经期忌食辛辣热或生冷寒凉之品。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等情志刺激。
3、劳逸结合,经期不宜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
4、经期用药,应把握清热不宜过于苦寒,化瘀不可过用攻逐的原则,以免有凝血、滞血或耗血、动血之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