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经推后

 只为ni一人 2020-02-15
月经后期系由营血亏损、阳虚、寒凝、气滞、冲任不畅导致月经延后7天以上方至,甚至四五十天一行,连续2个周期以上的月经病。初潮不久,月经周期尚未建立者,1年内不作月经后期诊断。更年期妇女月经延迟者,亦不作本病诊断。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月经失调中的月经稀发。
诊断依据
1、月经周期超过35天,且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但经期基本正常。
2、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
鉴别要点
1、早孕育龄期妇女,月经过期未至,均应首先排除妊娠。早孕者有早孕反应,妊娠试验阳性。B超探查可见子宫增大,宫腔内有胎囊、胎芽、胎动等。
2、并月、居经主要从行经有无周期规律上来鉴别。若月经有规律地2个月或3个月1次来潮,属并月、居经。而月经后期者,其周期常在36到50天之间徘徊。
3、闭经闭经为停经6个月以上,不属生理性停闭者,一次即可诊断。月经后期者停经时间不超过50天,且须连续2个周期以上方能诊断。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从月经的量、色、质结合全身症状、舌脉象辨其虚实。一般量少色淡质稀,兼形体瘦弱,或腹痛绵绵者属虚;量多色黯有块,或有小腹剧痛,胸胁胀满者属实;或量少色黯淡,小腹冷痛,得热痛减者属寒;形体肥胖,经行前后带下量多者属痰湿。
2、治疗原则
以调整周期为主,本着虚者补之,实者泄之,寒者温之的原则,虚证以温经养血为主,实证以活血行滞为要。
3、分证论治
(1)血虚证
【证候】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少寐,小腹绵绵作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补血、调经。
【方药】人参养营汤加减。黄芪、党参各20g,白芍、当归、陈皮、桂心、白术、炙甘草、熟地黄、五味子、茯苓各10g,炙远志6g。
(2)血寒证
【证候】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紫暗,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行滞。
【方药】温经汤加减。党参20g,当归、川芎、白芍、桂心、丹皮各10g,牛膝6g,莪术、炒甘草各3g。
(3)虚寒证
【证候】月经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无血块,小腹隐痛,喜温喜按,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治法】温阳散寒,养血调经。
【方药】大营煎加减。当归、熟地黄、杜仲各10g,枸杞子20g,牛膝、肉桂、炙甘草各6g。
(4)肾虚证
【证候】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晦黯,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数,带下清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党参、枸杞子各20g,山药、杜仲、熟地黄、当归、山茱萸各10g,炙甘草6g。
(5)气滞证
【证候】经期延后,量少不畅,色黯有块,小腹胀痛,胸闷不舒,情志抑郁,时欲叹息,胸胁乳房胀痛不适,舌苔正常,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行滞调经。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陈皮、川芎、芍药、枳壳、香附各10g,柴胡、炙甘草各3g。
(6)痰湿证
【证候】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黏稠,体形肥胖,脘闷不舒,头晕心悸,口腻痰多,呕恶纳差,带下量多,舌体胖,苔白腻,脉滑。
【治法】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方药】芎归二陈汤加减。陈皮、茯苓、川芎、当归各10g,半夏、炙甘草各6g,生姜、乌梅各3g。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针法a.取气海、三阴交、血海、归来。用弱刺法,留针,可加悬灸。在行经前3到5天开始,连刺3到5天,下次月经来潮前再针。b.耳针取卵巢、肾、内分泌、子宫等穴,以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重按3到5次,每次不少于3到5分钟。c.头针取双侧生殖区。
(2)灸法a.气海、三阴交、血海。血寒者加天枢、归来;虚寒者加命门、关元。b.气海、血海、三阴交、脾俞、膈俞、足三里。适用于血虚证。c.蠡沟、行间、三阴交、气海穴。适用于气滞证。以上可用温针灸、艾炷灸、隔姜灸、艾炷悬灸。
2、单方验方

(1)黑豆100g,苏木10g,红糖适量,加水炖至黑豆熟透,去苏木加红糖溶化后即食,1日2次,食豆饮汤,适用于肾虚血瘀证。
(2)山楂50g,红糖30g,将山楂煎水去渣,冲红糖温服,1日2次,适用于血寒瘀滞证。预防与
护理
1、平素注意寒温适度,忌食生冷寒凉油腻之品。
2、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3、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