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兩水过后养生随笔

 是一笑 2020-02-21

《黄帝内经》里:春三月,是顺应肝气养生机的时候,春天肝气没有升发起来的话,夏天生长的基础就没有打好,到了夏天,就容易得寒病。

春天是肝经的主场,但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整体,肝属木,木克土,五行里脾属土, 也就是肝经旺盛的春天,脾土就容易被压制,所以我们顺势养肝的同时,还要照顾其他脏腑,尤其是脾。雨水节气过后,湿气随着雨水增多而渐渐喧嚣,“湿气通于脾”,我们脾的运化开始被缠住。健脾防湿就格外重要了

调理脾胃是个大的话题,但其实也是很小的事,注重细节,健康作息,保持好心情,不用过多操作,也能有一副好脾胃。

孙思邈说过,「春时宜食粥」,粥方温软,是养胃和中的好方法,不少百岁老人万年都是常喝粥来养生。

春雨多了以后,脾湿渐重,推荐喝些健脾除湿的粥方来巩固脾胃,防祛湿邪。

这里推荐一种好食材,薏苡仁。

黄芪薏米饮

【材料】黄芪10g,薏米30g。

【做法】将黄芪、薏米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炖煮40分钟即成。

【用法】每日1次,代茶饮。

这也是路老书中的方子,很简单,容易做,尤其春天,湿缠住阳气,生发不出来,光祛湿是不够的,还得把气补足,所以用健脾补气的黄芪,一边补气,一边利水。脾气足了,水湿才跑得快。两味相辅相成,健脾祛湿的效果才好。

多听音乐少生气

春天养肝主要还是调情志,《黄帝内经》里讲肝主疏泄而藏血,其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是说肝是个喜欢通畅不喜欢淤堵的脏器,我们说「怒伤肝」,情绪不舒很容易就中伤了它,肝经一郁滞,气血通道就容易堵,百病生于气,其实就是生于「气不通」。

调养肝脏,心情愉悦是很重要的,听音乐是个很好的舒和情绪的好方法,春天应木,根据「五音疗法」,这时候适合听一些角调的音乐,来舒缓肝木。

可以在午休的时候,或者入睡前,播放音乐,配合冥想静坐,效果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