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诗的章法--诗词创作小讲(9)

 六不和尚 2020-08-27

提示

告各位诗友:

    各位朋友律诗的字法,句法和章法到今天为止就整理完了,感谢各位的赏读和学习。下一讲讲涉及到律诗的修辞及表现手法,敬请期待……

 

律诗的章法

“章法”也称“篇法”。

经典论述

    明王世贞:“首尾开阖,繁简奇正,各极其度,篇法也。”清方东树说:“章法不成就,则率漫复乱,无先后起结、衔承次第、浅深开合、细大远近虚实之分,令人对之惛昧,不得爽豁。”他还说:“所谓章法,大约亦不过虚实顺逆、开合大小、宾主人我、情景,与古文之法相似。有一定之律,而无一定之死法。变化恣肆,奇警在人。”

      章法指律诗的通篇布局,但这种布局并不是死的,一成不变的,否则律诗就成了毫无生气的八股文了。但是也不能就此说律诗全无章法可言,这些章法也不是律诗形成时人为的规定,而是人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或者说为多数诗人所遵循的。我们现在写律诗,固然不必拘泥于传统章法,可以在篇章布局内有所创新或突破,但首先还应对传统章法中一些可资借鉴或参考的形式有所认识。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说:“篇法有起,有束,有放,有敛,有唤,有应。大抵一开则一阖,一扬则一抑,一象(按,指写景)则一意(按,指抒情或议论),无偏用者。”他是就七律说的,也适用于五律。

    明人吴讷《文章辨体·外集》卷首序题中引元人杨载说:“凡作唐律,起处要平直,承接处要舂(同“从”)容,转处要变化,结处要渊永,上下要相联,首尾要相应。”

杨载《诗法家数》中把“律诗要法”归纳为“起、承、转、合”。

他具体解释说:

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

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

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他所归纳的律诗四联布局,本身就已包含着多种写法,其中也有值得参考的布局。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明费经虞《雅论》“五言四韵”引《类编》云:“(律诗)又有前实后虚、前虚后实(按,此处“实”指写景,“虚”指抒情),亦不过情景二字易名耳。”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十也说:“诗家两题,不过‘写景言情’四字。

可见,律诗四联中的布局,主要在于处理、安排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现在先从律诗的第一联说起。

       杨载说,破题“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也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清施补华《岘佣说诗》说:“起处须有崚嶒之势。”他们都认为律诗首句在气势上宜做到使人为之一振,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律诗中首句及首联常用的方式略有:

1. 因果倒置式:现代汉语中的因果复句一般是表原因的分句在前,表结果的分句在后。诗中这种表现方式是首联上句写“果”,下句说“因”,这样就给人一种“起势不凡”的感觉。

      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临见花,本是令人欣喜的事,可是却说“伤客心”,这是“果”,或者说是景象和感受。下句点明因:“万方多难。”于国家多难之中登临见花,反倒使诗人有一种“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的悲痛。所以《岘佣说诗》中说这种首联“起得沉厚突兀,若倒转一装:‘万方多难此登临,花近高楼伤客心’,便是平调”。

其他如:岑参《送张子尉南海》: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高适《哭单父梁少府》: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杜甫《舟月对驿近寺》: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

    2. 上景下事式:上句描写景象气氛,下句述其事;而景象气氛多加艺术渲染,或是择取与下事贴切的典型景象。如王维《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沈德潜           《唐诗别裁集》卷九说此诗“起二句若倒转,便是凡笔,胜人处全在突兀也”。

如:贾岛《宿山寺》: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温庭筠《送人东游》:古戍黄叶落,浩然离故关。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李益《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绿杨着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首联的这种写作方式,绝句中也常用。

如: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之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又之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岑参《封大夫破播仙凯歌》: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当然,整个首联气势突兀不凡,在律诗中也是常可见到的。《岘佣说诗》举到王维下面两首诗的首联:《送赵都尉赴代州》: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首句或首联固然以起势突兀为一格,但也不宜刻意追求奇险,有哗众取宠之嫌。

3. 首句置问式:句首以设问作呼起语,使人有探索答案的希望,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如:

刘长卿《送齐郎中典括州》:星象移何处?旌麾独向东。

崔峒《题崇福寺禅师院》: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

李商隐《题郑大有隐居》:结构何峰是?喧闲此地分。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陶岘《西塞山下回舟作》:匡庐旧业是谁主?吴越新居安此身。

薛能《洛下寓怀》:胡为遭遇孰为官?朝野君亲各自欢。

     也有整个首联设问的,

如:皮日休《南阳润卿将归雷平因而有赠》:“借问山中许道士,此回归去复何如?”

    或者首联上下句皆设问的,如刘长卿《送陆澧仓曹西上》:“长安此去欲何依?先达谁当荐陆机?”

首句置问式绝句中也常见。

如:

崔颢《长干曲四首》之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雍裕之《游丝》:游丝何所似?应最似春心。

李白《春夜洛阳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钱起《归雁》: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除了这些常见的首联写法外,其他形式还有不少,可谓不拘一格。如:一句两分式:即一句话用首联上下句合起来表达。

如:杜甫《历历》: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钱起《题温处士山居》:谁知白云里,别有绿萝春。

郎士元《送奚贾归吴》:东南富春渚,曾是谢公游。

     还有首联皆写景或首联皆叙事的,也有用首联点出时间地点的,或者用首联点题的。      因此,首联的写法是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完全根据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定。当然,起句能够做到气势不凡、具有吸引力最好。这就要看作者谋篇布局的能力和遣词造句的功力了。

现在,再说律诗的中二联写法问题。

    杨载《诗法家数·律诗要法》说,律诗中间两联“有两句共一意者,有各意者。若上联已共意,则下联须各意。前联既咏状,后联须说人事。两联最忌同律。”

      我们先就杨氏所述举几则实例来略作分析。

杜甫《登岳阳楼》(中二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上联两句皆写登楼所见之气象,即杨氏所说的“共一意”(非字面意义相同的“合掌”);下联上句写亲友杳无音讯,下句写自己老病漂泊,即杨氏所谓“各意”。上联咏状,下联说人事。

      律诗中间二联内,一联偏重于写景,一联偏重于抒情或叙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写法或布局,只是情与景不能脱离而应相辅相成而已。

      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中二联):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上联写人事,均说自己住在深山,人烟稀少,只有皇甫曾前来相访,共意;下联写景,一写断桥,一写涧水,各意。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中二联):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上联写人事,说自己怕帽被风吹掉而露出萧疏的短发,所以请别人代为正冠,共意;下联写景,上句写水,下句写山,各意。

    如果首联二句是分别写景言事的,诗人往往在中二联分别各以一联与首联的一句相照应。

      如皇甫冉《三月三日义兴李明府后亭泛舟》:

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更可过。

处处艺兰春浦绿,萋萋藉草远山多。

壶觞须就陶彭泽,风俗犹传晋永和。

更使轻桡徐转去,微风落日水无波。

     颔联写景应首句,颈联写事应第二句。“新亭”是地名,东晋过江诸人常于此地宴饮。陶彭泽即彭泽令陶渊明,以乐酒而闻名;“永和”为东晋年号。

     在意义的分合上,杨氏只说“若上联已共意,则下联须各意”。若上联“各意”,下联也仍多有“各意”者,只是上下联在情(或事)与景的安排上各有侧重。

     如贾岛《寄韩潮州愈》(中二联):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侵城根老树秋。上联首句是说韩愈寄给自己诗文,下句料想自己寄给韩愈的书信也快到达了(泷,水名,在今广东,时韩愈贬为潮州刺史)。下联上句是写自己所在之处与韩愈远隔,下句写韩愈所在的南方景象,两句皆以景句表现两地之阻隔和凄凉。上下两联每句各写一事,均为“各意”,但两联一侧重于人事,一侧重于景象,避免了杨载所说的“同律”(指两联所咏皆一事)。

    由于中间两联一般须对仗,它又是律诗的主干部分,诗人每倾力于此二联。在长期的诗歌创作中,留下了不少警策句或佳句。正如明人李东阳《麓堂诗话》所说:“唐律多于联(指中二联)上着工夫。”

张说《南中别蒋五岑向青州》:

有泪皆成血,无声不断肠。

杜甫《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又《月夜忆舍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又《春夜喜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韩愈《祖席》:

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

朱湾《寻隐者韦九于东溪草堂》:四面云山谁做主?数家烟火自为邻。

许浑《咸阳城东楼》: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上面所说的律诗中二联一情一景式的布局并不是一种固定的僵化的模式。实际上,在律诗创作中,仅就中二联而言,是变化多姿的。主要还有:

1.  情景交融式: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与景“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清人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也说:“诗有情中景,且以律诗浅言之:四句两联(按,指中二联)必须情景互换,方不复沓。更要识景中情,情中景,二者循环相生,即变化不穷。”

      清人沈德潜十分赞赏清许润《舟泊剑津怀亡友刘复庵》中的两句:“可堪风雨孤舟夜,白发盈头哭故人”,说:“哭故人,一层;白发盈头,一层;孤舟,一层;夜,一层;风雨,一层。合并写来,如听猿鸣三峡。”这首诗虽说是绝句,但在情景交融上,确如王夫之所说“妙合无垠”。

下面录一些律诗的中二联:

岑参《武威暮春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青春”指春季)

刘长卿《送王端公入秦赴上都》:途经百战后,客过二陵稀。

秋草通征骑,寒城背落晖。

又《送侯侍御赴黔中充判官》:

猿啼万里客,鸟似五湖人。

地远官无法,山深岂淳?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青枫江”又名“青枫浦”,在湖南;白帝城在长江三峡西口)

杜甫《宿府》: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2.二联皆景式:

      《雅论》“五言四韵”下引《类编》说:“(律诗)中四句皆景物曰‘四实格’。”可见律诗中亦有此一格。

如: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隔牗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孟浩然《途中遇晴》:

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

余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

李白《渡荆门送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

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

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

朱庆余《南湖》:

野船着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露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二联虽都用于写景,但一要做到景色不重复,二要做到与诗意相合。实际上,“四实格”往往不是客观地、自然主义似地写景,而是在景中包涵着诗人的情感或感受。

3.    二联皆情式:这种情形,《雅论》引《类编》称为“四虚格”。

如:

张谓《同王征君湘中有怀》: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杜甫《孤雁》: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又《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4.     二联皆事式:此“事”指叙事。

如: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杜甫《奉赠王中允维》:共传收庾信,不比得陈琳。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

      这种二联皆事式与上面的二联皆情式或皆景式一样,每联叙述的角度应有所不同。

5. 一句情一句景式:中二联也有情有景,但分别置于各联的上下句。这也是古体诗常见的写法。

      如沈佺期以律诗写的古题《古意》(中二联):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6. 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清施补华《岘佣说诗》说:“前半首写光景,后半首写感慨,少陵七律,每有此体。然必光景中隐含感慨。”这已不仅是中二联,而是涉及全篇了。

      如杜甫《野老》: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估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三此诗后说:“前写晚景,后写旅情,不必承接,杜诗中偶有此格。”

7. 通篇议论或抒发感慨:这实际上是以古体诗的写法入律诗。

又如唐人戎昱《咏史》: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此外,律诗还有其他一些篇章布局,这里不必一一介绍。从上所述可以见到,律诗中间两联的写法是多样的,但就多数情况而言,中二联一联情一联景,情与景相切,是较为普遍的章法。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运用上面所说的哪种方式,律诗中的情与景都要做到协调、贴切,景为情服务,情缘景而发,即是情景分置于两联,也要求融洽相称,而不能格格不入,情与景违。

      至于颈联与颔联的关系,上面讲中间二联时已讲到。杨载说颈联应“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相应”,指意思或情境相呼应。“相避”,指一联写景,一联抒情;或一联“共意”,一联“各意”。也就是说,两联着笔处不同,指归却是一样的。杨载所说颈联“要变化”,是指句式,这在律诗对仗中已讲到,即避免与颔联句式一律而导致“合掌”。

      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说:“三四(指颔联)贵匀称,承上斗峭而来,宜缓脉赴之;五六(指颈联)必耸然挺拔,别开一境,上既和平,至此必须振起也。”

      律诗中间两联还有一个避忌,这就是在意思上要避免重复,或曰“相犯”。上一章讲对仗时讲到过的避忌是“合掌”,其第一种情形是指互相对仗的一联上下句意义相同。这里说的是律诗中间两联之中要避免出现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句子,也就是说颔联和颈联中的任何两句在意思上不能相同或相近。

      这里还要谈谈颔联与首联在意义上的关系,即所谓“承”。前引杨载说,颔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庄子·列御寇》上说:“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杨载以此为喻,说明颔联在意义上应紧承首联。

     这种“承”,是指意义上的联系。颔联无论写景抒情,都须与首联在意思上相关,而不能游离于外。

如(只出首二联):

岑参《送张子东归》:

白羽绿弓弦,年年只在边。

还家剑锋尽,出塞马蹄穿。

     “剑锋尽”“马蹄穿”,意接“年年在边”,备受征战之苦。

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颔联两句皆接首联下句。颔联上句照应首联下句中之“水”,颔联下句照应首联下句中之“行舟”。

      由此看来,所谓颔联要“承”,要“抱而不脱”,主要是指在意义上紧承首联,特别是首联下句。也有的是承接整个首联。

如:

王维《被出济州》: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

执政方持法,明君无此心。

    颔联为“得罪”“谪去”而感慨,表面上说获罪被贬是执政者持法,明君(皇帝)本无心,实则周旋中充满愤激之情。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颔联皆描写锦官城(今四川成都)外丞相(诸葛亮)祠堂的景色。

      或者颔联各以一句承首联中的一句。

如:杜甫《得舍弟消息》:

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

浪传乌鹊喜,深负鹡鸰诗。

      首联上句说己之弟不能归,下句说自己年衰亦无法前往。颔联上句用“乌鹊噪而行人至”的俗说,照应其弟之不能到来(“浪”是“枉自”“白白地”意思);下句用《诗经·小雅·棠棣》“脊令(即“鹡鸰”)在原,兄弟急难”之典,照应己衰而无力前往,有负兄弟之情。

    由上可见,无论哪种承接法,颔联与首联在意思上是密切相关或紧相照应的。这种意义上的联系,实际上是诗意的自然发展,即意义层次的内在联系。

      现在讨论一下律诗最后一联即尾联的写法问题。

      唐宋以来,写作律诗十分注重起结句,结句即尾句。《诗法家数·总论》中说:“诗结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四溟诗话》卷一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也就是前引杨载所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诗的结尾用“遥指”而不直说,这就给人留下了发挥想象的余地。

      沈德潜在《说诗晬语》卷上所说的结尾“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本位收住”,略嫌有点虚无飘渺,令人难于落到实处。这里,我们抛开这类不好捉摸的议论,而就律诗中常用的一些结尾形式,并结合其所表达的内容和旨意来作一些介绍。

1.  首尾相应式。

      如:孟浩然《留别王维》:

寂寞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这是诗人年四十时应进士不第,怅惘之中决定返回襄阳隐居之作。首联中的问句“竟何待”,在尾联中作了回答:还是不必追求功名,无所待而甘于寂寞归隐。

      岑参《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首联说三十岁才授官(周代官阶从一命到九命,“一命”代表微官),几乎没有做官的心情了。尾联说为了求得薄俸,只好抛却隐居不仕的念头(反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身陷叛军占领下的长安,妻儿在鄜州。首联想到妻子月夜对自己的思念,尾联则盼望与妻子团聚时对月舒愁。“独”“双”照应,不仅是字面上的呼应,更是诗意上的紧密相扣。

     从上三例可见,这种首尾相应的章法,如果不从诗的意境上着眼,去掉中二联后,仍是一首诗意完整的绝句。这就是因为首尾两联在意思上是相照应的缘故。

      首尾照应并不是指首联尾联句意相同(这也是须避免的),而是指意义上的一致、相关或相承。

      如: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君尽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由“老去悲秋”而联想到明年此时人事难料,这是一种十分自然的意义承接。

2.     点意式。

    如: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时沈流放驩州,杜流放峰州(两地均在今越南),两人同时过岭。前三联景中充满凄凉惆怅之情,但诗人的心意却集中体现在尾联下句:“何时重谒圣明君”——希望能再返朝廷,免除流放与离别之苦。

      有的尾联以不答答之,其寓意于不答之中。

如:王维《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尾联用《楚辞·渔父》的典故,虽未明言,却隐含渔父所唱的“沧浪歌”的用意——“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随世浮沉,与时俯仰,这就是尾联所说的穷通之理。

有的不仅在尾联点意,而且也紧扣诗题。 

如:王维《送杨少府贬彬州》: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西汉初贾谊为朝廷重臣所排挤,出为长沙王太傅,道经湘水时写下了有名的《吊屈原赋》,以发泄其不平之气。尾联反用这个典故,抚慰杨少府不会久滞僻州,不必哀伤气馁。

3.     概括式:即用尾联对上三联所述之事加以总结。

    如:李商隐《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诗中用了《长恨传》中的传说来描写和叙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尾联感慨在位四十余年(十二年为一纪)的天子,反倒不如民间女子(名莫愁,嫁于卢家)在爱情生活上幸福美满。

4.景句结尾式:这种情形大多是前七句叙事或抒发感慨,尾句以较典型的景象作结。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谢将军指晋谢尚,曾镇牛渚,闻袁宏在江上咏诗,即迎至舟中与论达旦。

      尾联往往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关键句,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它不受对仗的限制,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律诗的尾联和首联一样,较中间两联富于变化,摇曳多姿,形式和内容难于条概。前人认为律诗首尾两联在意思上都要避免“平平”(这里“平平”不是平仄概念,而是指语意或语势),也就是说要有起伏变化和相应的气势。

 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篇终出人意表,或反终篇之意,皆妙。”杨载《诗法家数·律诗要法》说:“其尾联要能开一步,别运生意结之。然亦有合起意者,亦妙。”“合起意者”大概是指上面说的“首尾相应式”;“出人意表”“开一步”“别运生意”是指要出新意。

      以上所及,也不过是其中较为习见的几种而已。正如北宋梅圣俞对欧阳修所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以上所介绍的五律和七律的章法,只能说是大多如此,也可说是后来的归纳。正如元人虞集所说:“然而圣人之笔,如化工之妙,初未尝立例而为文也,学者设此以推之耳。至于诗亦然。”因此不能说不符合这个通例的就无好诗,如杜甫的七律时有前半首写景色后半首抒发感慨的,也有六句言景二句言情的。

      关键在于情景相合,既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又自然流畅,并具有诗的艺术美。所以前人说诗有法而又无法,这就取决于诗人的艺术修养和体物、感事、抒情的能力。

你不一定要点蓝字关注我的

以爱与诗词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六不和尚

微信号 : midouwei

沧浪诗社:2227507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