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脾胃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如果孩子出现不爱吃饭、吃得过多或过少、便秘、拉肚子等情况,家长首先要想到的就是调理脾胃!之前介绍过脾虚相关的推拿手法,可是有的孩子症状既像是脾虚,可又不全是,这该怎么办呢? 这就是今天要介绍的,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 许多人对脾虚和脾胃不和分不清楚,觉得二者是不是一样的,其实不是的,脾虚和脾胃不和,它们之间是互相重叠、互为因果的。脾胃,同属于消化系统,同时也是互为表里的。脾胃不和就是脾和胃两个不能很好的合作,胃是受纳、腐熟水谷,脾是运化水谷,如果能接受但是不能运化,不能将精微物质向全身输动,这就是脾胃不和。比如说胃强脾弱,胃口特别好,吃的许多,但是吃了却不能吸收,不能运化,脾的功能是弱的,所以就会吃了以后肚子越来越胀,这就是胃强脾弱。 那这是不是脾虚呢?其实不然的,胃强脾弱,是胃的功能相对强盛,脾的负担过大,不能正常运化,从而导致脾虚,而且,脾越虚,饮食水谷不能很好的吸收就排出去了,就容易饿,就要吃东西,进而就会加重脾虚,而脾虚证,是脾的功能不足,时间久了会影响到胃,这两个是要区分好的。 补脾经 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指根方向直推,200次。 清胃经 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露出拇指,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从孩子大鱼际外侧缘掌根处推到拇指根部,200次。 揉板门 板门穴在拇指下,手掌大鱼际平面。以指端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做揉法,称揉板门,操作200次。 顺运内八卦 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顺时针运内八卦,200次。 摩腹 患儿取仰卧位,以一手掌在患儿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掌动,200次。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1横指(中指),揉50次。 对于这种情况,单纯的补脾是不行的,还要注意调整胃的功能,只是采用补脾的手法,但是胃相对亢盛的,脾不能运化,胃却还是有能力受纳的,还会有想吃的感觉。那为什么不加上清热的手法,清清胃热呢?因为这里的胃“强”是相对于脾的,在补脾的同时,适当的清胃就可以,而不像有内热那样,要用清热的手法,如果说病程很长,孩子积食生内热,这是应该用清内热的手法。在推拿的时候,不能死板,一定要根据实际状况而来,合理应用,这样才是对孩子有好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