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断基础之“舌诊”(一),教你学会怎么望舌

 涂鸦吧 2020-02-24
中医诊断基础之“舌诊”(一),教你学会怎么望舌

一、舌诊原理

(一)脏腑经络联系于舌

1.舌为心之苗窍,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

①心主血脉,舌的脉络丰富,心血上荣于舌,故人体气血运行情况可反映在舌质的颜色上。

②心主神明,舌体的运动又受心神支配,因而舌体运动是否灵活自如,语言是否清晰,与神志密切相关。

2.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舌居口中司味觉

①脾开窍于口。舌苔是由胃气熏蒸谷气上承于舌面而成,与脾胃运化功能相应。

②舌体赖气血充养,所以舌象能反映气血的盛衰,与脾主运化、化生气血的功能直接相关。

3.其他脏腑经络与舌的联系

①肝藏血、主筋,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②肾藏精,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

③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

④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二)舌面的脏腑分候

1.以五脏划分

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舌中心属脾胃,舌根属肾。

2.以胃经划分

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此法适用于胃病的诊断。

3.以三焦划分

如以舌尖诊察上焦(心肺),舌中诊察中焦(脾胃),舌根诊察下焦(肝肾)。此法适用于温热病的诊断。

(三)气血津液充养于舌

①舌体的形质和舌色,与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态有关。

②舌苔和舌体的润燥与津液的盈亏有关。

③通过观察舌体的润燥,可判断体内津液的盈亏及病邪性质的寒热。

二、望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医诊断基础之“舌诊”(一),教你学会怎么望舌

(一)舌诊的方法

1.望舌的顺序

(1)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边,最后看舌根部。

(2)先看舌质,再看舌苔。

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质的颜色、光泽、形状及动态等。

察舌苔:重点观察舌苔的有无、色泽、质地及分布状态等。

2.刮舌与揩舌

(1)刮舌

方法: 用消毒压舌板的边缘,以适中的力量,在舌面上由舌根向舌尖刮三五次。

判断虚实: 刮之不去或刮而留有污质——里有实邪。刮之即去,舌体明净光滑——虚证。

(2)揩舌

方法:用消毒棉签蘸少许清水在舌面上揩抹数次。

(3)意义

鉴别舌苔有根无根,以及是否属于染苔。

(二)舌诊的注意事项

1.光线的影响

望舌以白天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为佳,如在夜间或暗处,用日光灯为好,光线要直接照射到舌面,避免有色光源对舌色的影响。

2.饮食或药品的影响

饮食及药物的摄入可使舌象发生变化;某些食物或药物会使舌苔染色,称为染苔。

3.口腔对舌象的影响

牙齿残缺,可造成同侧舌苔偏厚;

镶牙,可以使舌边留有齿痕;

睡觉时张口呼吸,可以使舌苔增厚、干燥等。

4.伸舌姿势的影响

伸舌时舌体蜷缩,或过分用力,或伸舌时间过长,会影响舌体血液运行而引起舌色改变,或导致舌苔紧凑变样,或舌苔干湿度发生变化。

三、舌诊内容和正常舌象

中医诊断基础之“舌诊”(一),教你学会怎么望舌

(一)舌诊的内容

1.望舌质

定义: 舌质,即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为脏腑气血之所荣。

内容: 包括舌的神、色、形、态四方面。

意义: 以察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

2.望舌苔

定义: 舌苔是指舌面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是胃气上蒸所生。

内容: 包括诊察舌质和苔色两方面。

意义: 以察病位的浅深、病邪的性质、邪正的消长。

(二)正常舌象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可产生生理性变异。

(1)年龄性别因素

儿童——舌多淡嫩,舌苔偏少易剥。

老年人——舌色多暗红。

女性经期——舌质偏红,或舌尖边部点刺增大,月经过后恢复正常。

(2)体质禀赋因素

胖人——舌质多胖大而色淡。

瘦人——舌体略瘦而舌色偏红。

(3)气候环境因素

①季节方面:

夏季暑湿盛行——舌苔多厚,或有淡黄色。

秋季燥气当令——苔多偏薄偏干。

冬季严寒——舌常湿润。

②地域方面:

我国东南地区偏湿偏热,西北及东北地区偏寒冷干燥,均会使舌象发生一定的差异。

中医诊断基础之“舌诊”(一),教你学会怎么望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