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孔子看来,治国理政三要素“足食、足兵、民信之”孰轻孰重?

 品讀历史 2020-02-25

子贡曾经问过自己的老师从政的重点是什么,孔子的回答很简明,“足食,足兵,民信之”三点,也可以称之为从政三要素,但是这三要素也是有轻重缓急之分的,在近不得已的情况下,应该先舍弃哪一项呢?《论语.颜渊篇》第七章详细记载了子贡与孔子的这段对话,其原文是: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在孔子看来,治国理政三要素“足食、足兵、民信之”孰轻孰重?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朱熹的注释是这样的“言仓廪实而武备修,然后教化行,而民信于我,不离叛也。”对于“足食”“足兵”及“民信”三个概念的解释应该是比较准确的。但是相对应的“去兵”、“去食”应该怎样理解,特别是“去食”难道是让老百姓饿肚子吗?

“足食”和“去食”绝对不是指让百姓吃饱饭或让老百姓饿肚子。按朱熹注释,“虽生而无以自立”,“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很容易让人理解为虽然人民没有粮食会死,但是如果人民没有信义更严重,很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气概。这种理解与儒家思想的根本是有明显冲突的,儒家所提倡的是自己修养的不断提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可以严格要求自己,但不能强求别人“饿死事小,失信事大”。清朝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对“足食”的解释应该更合理,所谓“足食”所指是国家的粮食储备,《礼记.王制》中对于国家粮食储备的要求是“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由此可见“去食”也并不是指去民之食,而是指减少或暂停粮食储备。

在孔子看来,治国理政三要素“足食、足兵、民信之”孰轻孰重?

“足兵”和“去兵”比较好理解,就是指军备充足及缩减军备。

“民信”,有学者认为“民信”的意思是指“足食、足兵”后,人民就会信服君王,这种理解在因果关系上有明显的问题。“足兵”、“足食”及“民信”三要素应该是平等的,没有必然的直接因果关系,之间只是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钱穆先生对于“民信”的注释为“能使其民对上有信心”,也就是说“民信”主要还是人民的信服。这种信任和信服,会建立在点点滴滴事物的处理上,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商鞅的徙木立信了。“民信”之后才逐步达到了“足兵”“足食”的水平。

在孔子看来,治国理政三要素“足食、足兵、民信之”孰轻孰重?

本章的译文是,子贡问治理国家的要点,孔子回答道:“粮食储备充足,军备充足及人民的信服”子贡又问道:“如果不得已要去掉其中的一项,应该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充足这一项。”子贡接着又问:“如果不得已还要取舍,剩下的两项中应该先舍掉哪一个呢?”孔子回答:“舍掉粮食储备充足这一项,人生自古谁无死,(君主)失去了民众的信任也就失去了立国之本。”

在孔子看来,治国理政三要素“足食、足兵、民信之”孰轻孰重?

朱熹对于本章的最后一句话有这样的注释“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对于君王宁死不失信于民没有异议,但是对于“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后世学者多不认同。《论语.子路篇》记载了孔子到卫国后,与弟子冉有的一段对语,冉有曾问过:“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的回答是“富之”,当冉有再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则回答“教之”。从孔子与冉有的对话可以看出,在孔子看来,治理国家首先要以让百姓富足起来,然后才能开展后续的教化。与管仲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意思差不多,所以“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所说的“死”如果是针对君主而言的,才更合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