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览新宠:楷隶相杂之书

 杨关桥 2020-02-26

潇湘夜雨图  明 沈宣

帮主斯唔嗯·超:“过渡体总是让人觉得奇而不怪,看腻了端庄的颜柳欧赵会觉得真新鲜。”
- 山居(古琴专辑)



《邸府君之碑》属于平城时期的碑刻,此时期大部分的碑刻是“隶而近真”或“杂以楷式”,非常容易让后人产生歧义。



(一)平城时期的碑刻

最先开始明确提出“北碑”概念的是康有为。他在《广艺舟双楫》中提到了诸多北朝碑刻,并分别列出了“神品”“妙品”“高品”“精品”“逸品”“能品”,并将之列为上下。


《嵩高灵庙碑》

平城时期最为著名的碑刻《嵩高灵庙碑》被他在《广艺舟双楫》中放在了“高品上”类里。由此可见,此时期的书法艺术价值还是很高的。北魏平城时期是书法变迁和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发掘和研究这个时期的书法遗迹,就无法对后面洛阳时期的由隶书向楷书转变展开分析。


《皇帝南巡之颂》碑额


平城时期遗留下的书迹达几十品,最著名的有《嵩高灵庙碑》《皇帝南巡之颂》《大代华岳庙碑》等。《嵩高灵庙碑》和《大代华岳庙碑》这两个碑刻恰巧都是为道士寇谦之所立。据《金石录》中所记,《大代华岳庙碑》立于北魏太武太延五年五月(439),据《广艺舟双楫》记载《嵩高灵庙碑》立于北魏太安二年 (456),还有一种说法是立于 435-440年间。



这两块碑刻都是属于同一时期,并且书风十分相近,都是十分厚实平正的风貌。笔画浑厚大气,横纵向的笔画多平直,显得结体十分平稳。字体属于隶楷兼备,在隶书里掺杂有明显的楷书笔法,并在一些字的转折处已有明显楷书特点。

如在《嵩山灵庙碑》中的“然”“后”“际”“祭”等字,在《大代华岳庙碑》中的“扵”“祇”“殊”“别”等字,这些字的个别笔画,甚至一些整字都包含了明显的楷书笔法,康有为也曾评价《嵩山灵庙碑》“寇谦之体兼隶楷,笔互方圆者也。”

(二)《邸府君之碑》同时期碑刻之比较

《邸府君之碑》又称《邸元明碑》,现存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北岳庙西碑廊内。此碑立于北魏和平三年,也就是公元 462 年,属于北魏平城时期所立碑刻。

通过实地考察,此碑高 133 厘米,宽 80 厘米,厚 18 厘米,碑首为圆头,上以隶书题“邸府君之碑”五个字,所用石材为灰白色砂砾岩,质地粗糙,表面风化侵蚀严重,通碑无书丹者撰书者姓名记载。




碑阳刻字横 21 行,纵每列 33—35 字不等,碑阴空白无刻字。《邸府君之碑》碑文记载了北魏时期官员邸元明的生平,邸元明于北魏太武帝时期入仕做官,补本县中正河东公郎中令,然后升迁至中都曹,他为官尽忠职守,被人广为称赞。卒于和平二年夏五月,被追赠广武将军,中山太守。

此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书法价值,是我国书法由隶书向楷书发展变化的这段历史存在的证明。

《邸府君之碑》碑文刻字的字体兼具隶楷笔意,方圆兼备,结体紧密,富有韵味,笔法稚拙,别有一番异趣,书风平正圆润,大气朴实,整体隶书特征较明显,但波磔翻挑已经不甚突出,个别笔画和结体已经初具楷法。属于带有楷书韵味的隶书。《邸府君之碑》绝对是隶书向楷书演变时期的代表之作,初具楷书特征的隶书佳作,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变体书风。




《邸府君之碑》中的字成方形,略扁,结体紧密,都是典型的隶书特征,但转折处已经可见楷法折笔笔法,如“和”“故”字中的口字横折处。“行”“月”“光”三字的撇画收笔均为尖收,已经不见隶书回锋动作,都已经非常接近甚至已经是楷书的写法。

《嵩高灵庙碑》中的字成方形,整体偏长。横向主笔起笔处以隶书方笔笔法为主,如例字“三”“十”。一些笔画已经具有较为明显的楷书写法,如例字“有”“令”的撇画,“義”字的主笔斜钩画。




《大代华岳庙碑》中的字成方形,笔画舒展,结体大方,以隶书笔法为主,转折处夹杂楷书方折笔法,如“祸”“如”字。有些笔画已经是完全具有楷书笔画的笔法特点,如“漢”字的三点水旁的三角点,“盛”字的主笔斜钩。

由以上表格可得知,北魏平城时期的碑刻中,隶书中多掺杂楷书笔画笔法,这也体现了书体演变由繁至简,由隶入楷现象的自然发展。但总体来说,还是以隶书笔法为主的。这个时期虽然已有楷书这个概念,但是却没有大面积形成结体欹侧,端庄严正的具有明显楷书特征的碑刻或墓志。




本文节选自
《书法赏评》
原题为:《从北岳庙碑志看北朝字体的隶楷之变》
作者:王绍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