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大名方之---四逆汤类方

 欣然书斋 2020-02-26

1. 四逆汤: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323)少阴病,脉沉着,急温之,宜四逆汤。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88)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症状:身疼痛(阴寒所致),下利(火不暖土,运化无力),手足不温,(阳虚),四肢拘急(寒性收引),或有发热(虚阳浮越),脉浮(虚阳鼓动所致),或沉,或迟(阴寒内盛)。

病机:阴寒内盛,虚阳浮越。

治则:散寒回阳

生附子 一枚 干姜 一两半 炙甘草二两

(本方中,甘草量最大,一者解毒,二者缓峻,三者补土以伏火。)

2. 通脉四逆汤:

(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厥逆,通脉四逆汤主之

症状:下利,身热,面赤,脉微

病机:虚阳浮越,阴寒内盛。

治则:回阳救逆散寒。

生附子 大者一枚 干姜 三两 炙甘草二两

(本方较四逆汤所主更重,人身一线真阳,散于顷刻之间,临床有时即见此证,用药无错,能愈者鲜见。故要审时度势,发挥治未病,有病防变,阻止病情发展到此方证所主。

3. 白通汤:

(314)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生附子 一枚 干姜 一两 葱白 四茎

症状:下利为主,脉微细。

病机:少阴阴寒,外有表邪

治则:散寒回阳,解表

(对于此方,疑问甚多,注家解释也较多,但大多认为葱白为通阳。个人认为,这样理解有待商榷,通阳为阳气郁遏不行所设,如四逆散之用柴胡 枳实,当归四逆汤之通草。我参考诸家,认为胡希恕先生所讲较为可靠,宗胡先生所论,此处葱白为解表之药,本方立意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同,但本方所主阳虚寒盛较麻黄附子细辛汤重,表邪较之为轻,故温阳散寒以附子配干姜,非单纯用附子,解表不用麻黄,因本方病机中,少阴虚寒太重,以麻黄解表,更易发散阳气,使仅存之一线真阳耗散,故易以性稍缓和之葱白。)

4. 白通加猪胆汁汤。

白通汤加猪胆汁一合 人尿五合

本方较白通汤多干呕 ,烦。当为阴盛格样,加苦寒之猪胆汁、人尿以为反佐。病机同白通汤。

5. 真武汤方

病机:阳虚水泛。

症状:畏寒肢冷,头眩,心悸,行走不稳或肢体掣动,四肢沉痛,腹痛,下利,小便不利,脉沉或弦或滑或动,舌淡苔水滑或腻。

制附子 一枚 生姜三两 芍药三两 茯苓三两 白术二两

(笔者以本方治疗多例因少阴虚寒,气化无力所致小便不利,以此方加仙灵脾,桂枝,黄芪之类,疗效较好)

6. 附子汤

病机:寒湿内盛,伤及阳气。

症状:身体疼痛,背凉,手足凉,脉沉弦或微,舌淡苔白腻。

制附子两枚 茯苓三两 白术 四两 芍药三两 人参二两

(本方和真武汤药味仅一味之差,去生姜加人参。但本方附子用两枚,白术用四两,可见寒湿较重,当以疼痛身重为主要表现。本方偏重于有形之寒湿伤阳,故以散寒除湿为主;真武汤偏重于阳虚水泛,以温阳散水气为治。事实临床中倒不一定分的这么详细,仲景立方,是为我们立一个法则,不是让我们墨守成规,死搬硬套,要善于圆机活法,化裁而用,假如此方患者兼有胃纳不佳,恶心等症状,加生姜疗效更好。)

四逆汤系列还有几首,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茯苓四逆汤,干姜附子汤等,不一一而述,但四逆汤类之病机,关键在于阳虚阴盛,或挟湿,或挟寒,或挟表邪,或挟水气,或为虚阳浮越,或为阴寒内盛。临床辨证尚需仔细小心,根据病机,适当选方,切忌死搬硬套,照猫画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