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辅助化疗前后输卵管/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p53与WT1免疫组化表达模式的对比

 漠藩 2020-03-07

前言

  输卵管/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普遍存在抑癌基因TP53的突变。95%TP53突变病例会出现p53蛋白的免疫组化表达异常,因此,在日常病理诊断工作中,我们通过p53免疫组化染色来检测TP53基因的突变状态。在正常组织中,p53蛋白存在于分裂中的细胞,呈现为强弱不等、分布不均的核染色模式。p53的异常/突变型表达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类:(1)一致弥漫的核强阳性表达(≥80%的肿瘤细胞核),(2)表达完全缺失(需设内对照),或者(3)显著的胞浆表达。不同的p53蛋白异常表达模式对应不同的TP53基因突变类型(表1)。

1. p53的免疫组化表达模式及解读

表达模式

p53免疫组化解读

TP53突变类型

HGSC中的比例

存在TP53突变

野生型

正常

无突变

0%

不存在TP53突变

过表达

异常

错义突变

框内缺失

剪切位点突变

66%

完全缺失

异常

小片段插入缺失

无义突变

剪切位点突变

25%

胞浆表达

异常

小片段插入缺失及无义突变,影响核定位结构域

4%

野生型

正常*

截短突变

5%

*少数HGSC病例中,TP53截短突变可以出现p53野生型表达模式(表达无功能性p53蛋白)。因而,在HGSCLGSC的鉴别诊断中,p53异常/突变型免疫组化表达可除外LGSC,但是p53野生型表达不能除外HGSC

   WT1蛋白由WT1基因编码,是一种转录因子,可以发挥抑癌或促癌的作用。在卵巢癌的诊断中,WT1用于确认浆液性分化,在HGSC中的表达率在97%左右。WT1还可用于肿瘤来源的鉴别(译者注:输卵管/卵巢与子宫同时存在浆液性癌的情况下,WT1阳性表达提示输卵管/卵巢来源)。WT1通常为弥漫的核强阳性表达。WT1p53联合应用诊断HGSC的特异性达99%

 化疗会影响卵巢癌细胞的形态,引起肿瘤细胞胞核(核深染、染色质模式改变)及胞浆(空泡化或嗜酸性变)的改变,使得分型及分级困难。化疗对免疫组化标记物表达的影响尚不明确,如果化疗也会影响WT1p53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在化疗后卵巢癌样本中的诊断价值将受到限制。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化疗对p53WT1蛋白表达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选用化疗前后配对的HGSC腹膜转移标本,所有病人均接受了3-6个疗程的TC化疗。免疫组化判读标准见表2

表2.   p53 WT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判读标准

p53野生型

1-80%肿瘤细胞弱-中等强度核染色

p53异常-过表达

>80%肿瘤细胞核强阳性染色

p53异常-完全缺失

HE染色完全缺失

p53异常-胞浆表达

胞浆染色,且无核的过表达

WT1阳性

>1%肿瘤细胞核染色

结果

     p53 WT1染色结果见表3。在98% (56/ 57)的病例中,化疗前后p53均为异常/突变型表达(图1)。其中有2(3.5%)虽然在化疗前后均为异常/突变型表达,但是表达模式不一致。第1例化疗前p53表达完全缺失,化疗后转变为胞浆表达(图2A,B);另1例化疗前p53过表达,化疗后呈现异质性表达(两种表达模式:过表达及完全缺失),两种异常表达模式截然分开,在表达完全缺失的主体背景下存在多个过表达区域(图2C,D)。

  化疗前WT1在所有病例(58例)中均为阳性表达。97% (56/58)的病例化疗前后WT1免疫组化结果一致;另外2例化疗前为阳性表达,化疗后转变为阴性表达(Figure 3A, B)。在化疗前后WT1均为阳性的56对标本中,化疗后标本中的WT1染色强度和/或阳性比例显著降低(化疗前标本的H-score227,化疗后标本的H-score151(p=0.0008, Kruskal-Wallis) (Figure 3C, D)

图3

3:  A,B:化疗前后WT1表达情况的对比(WT1表达完全缺失)C,D: A,B: 化疗前后WT1表达情况的对比(WT1表达减弱)

3. p53 WT1的染色结果


化疗前免疫组化表达情况

p53野生型

p53过表达

p53完全缺失

p53胞浆表达

WT1+

WT1-

化疗后IHC表达情况

p53野生型

1






p53过表达


41





p53完全缺失


1*

11




p53胞浆表达



1

2



WT1+





56


WT1-





2


*1例在化疗后呈现异质性表达模式(p53完全缺失区域与p53过表达区域相邻),提示TP53基因的双突变。

讨论

  该研究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TP53突变在HGSC中普遍、持续存在,且在化疗前后高度一致。由于化疗前标本量少等原因,该研究未做TP53基因突变检测,因此无法进行p53染色模式与TP53基因突变状态的相关性分析。对于化疗前后p53异常染色模式发生了改变的两个病例,作者对其原因做出了相应的推测。化疗前过表达、化疗后呈现两种异常表达模式(过表达及完全缺失)的病例可能是由于同一个肿瘤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TP53突变克隆。化疗前表达完全缺失、化疗后转变为胞浆表达的病例可能是由于化疗前后的标本来自于不同的TP53突变克隆,也可能是染色流程、结果解读等方面的因素导致。

该研究的结果显示,WT1免疫组化结果在化疗前后高度一致(97%),仅有两例化疗后WT1由阳性转为阴性。作者认为,WT1染色结果的高度一致性要归因于该研究中采用的WT1阳性判读标准(>1%肿瘤细胞核染色)过于宽松。进一步的细致分析发现,化疗后WT1染色强度和/范围普遍降低。化疗后WT1染色减弱或丢失是否意味着具有更强侵袭性肿瘤克隆的出现或者预后不良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结论

    p53异常/突变型表达和WT1阳性表达在HGSC中非常普遍,且在化疗前后基本保持一致。除少数例外情况外,p53WT1是可靠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可以用于新辅助化疗后HGSC病例的诊断。该研究的一项新发现是化疗后WT1染色强度和/范围会显著降低。该研究还指出化疗后WT1染色减弱与预后的相关性可能是未来需要研究的方向。

译者注

1,译者对原文内容作了摘译。为了方便读者的理解,部分内容在顺序及细节上略作调整。

2,译者在日常工作中也留意了新辅助化疗对HGSC形态及免疫组化表达的影响,总结了近200例配对及未配对的病例(论文待发表)。与本文结果一致,我们同样注意到化疗后WT1表达会出现减弱或完全消失;我们还发现,Ki-67增殖指数在化疗后也会出现显著降低。这两个标记物的改变与形态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尤其容易出现在奇异核、泡沫样细胞等形态学改变的区域),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在化疗后标本中诊断HGSC的决心。鉴于在绝大多数病例中至少能发现WT1的局灶弱阳性,因而,在化疗后标本WT1染色的评估中需要更加仔细的观察。对于少数化疗后WT1完全阴性的病例,p53蛋白染色/TP53基因突变检测、形态学观察、与化疗前样本免疫组化结果对比可以辅助诊断,但是需要注意除外子宫内膜浆液性癌转移的可能性。

原文信息:

Casey L, Kobel M, Ganesan R, Tam S, Prasad R, Bohm S, et al. A  comparison of p53 and WT1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patterns in tubo-ovarian high-grade serous carcinoma before and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Histopathology. 2017;71(5):736-42 doi 10.1111/his.1327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