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抢救心脏骤停者生命的方法,可以通过徒手、辅助设备来实施,以维持人工循环、呼吸和纠正心律失常。全球已有3亿多人学习了这项技术,实际应用则超过上千万次,数以百万计的心脏骤停者因心肺复苏而获得新生。心肺复苏操作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请您跟着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进行成人心肺复苏操作吧。 如果遇到有人突然倒地,您在进入现场前首先要判断环境是否存在危险,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或呼叫救援。 您要跪在伤病员的安全侧。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腿中缝与伤病员肩齐平,您与伤病员的距离要保持大约10公分。 接下来,您的双手要轻拍伤病员的双肩,俯身在其两侧耳边高声呼唤,如果伤病员无反应,可以判断为无意识。 您还要观察伤病员的面色、口唇有无青紫,胸腹部有无起伏,判断时间为5-10秒。 您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取除颤器,请他人帮忙一起救护。 心肺复苏体位 如果您判断伤病员无反应、无呼吸或是呼吸异常,立即使伤病员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心肺复苏体位),注意对怀疑有颈椎受伤的伤病员,翻转身体时要使伤病员的头颈、躯干呈轴向转动,以免造成脊髓损伤。 
胸外心脏按压 接下来,您要找准按压位置,就在伤病员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或胸骨下二分之一处。 您要将一只手的掌根中点放在伤病员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另一只手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确保一致。十指相扣,掌心翘起,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条直线,双肩位于您的手上方,上半身要前倾,以髋关节为轴,用上半身的力量,向下垂直按压,这样才能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 您在按压过程中要保持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每次按压后随即完全放松,使胸廓充分回弹,放松时掌根不离开胸壁。连续按压30次。按压时要观察伤病员面部变化。尽量避免胸外按压中断。
清理口腔异物 您的双手要放在伤病员面颊两侧,两拇指压住并下拉下颌,将伤病员口腔打开,俯身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如无异物,直接打开气道。 如有异物,您的双手放于伤病员头部两侧,将头轻轻转向您这一侧。一手拇指伸进伤病员的口腔,压住舌头,其余四指握空拳放在下颌处,轻轻提拉下颌,另一手食指从伤病员口角一侧进入,将异物取出,头复位。
打开气道 您可以采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您的一只手放在伤病员前额,用手掌小鱼际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颌骨处,使下颏向上抬起,不要压迫下颌部软组织,避免可能造成的气道梗阻。双手共同用力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使其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呈鼻孔朝天。 
人工呼吸 您要在伤病员面部放呼吸膜或代用品,用口把伤病员口完全罩住呈密封状,同时用手捏住伤病员鼻孔,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钟,确保通气时可见胸廓起伏。如果您不愿意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也可以进行单纯胸外按压。 
按压与吹气比 您要注意,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30:2。也就是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为一组,连续做五组(大约2分钟)。 重新评价呼吸和脉搏 之后,您还要判断伤病员有没有呼吸和心跳。您可以触摸颈动脉搏动的同时扫视呼吸,时间为5-10秒。如果无呼吸、无颈动脉搏动,继续心肺复苏,直至复苏成功或救护车到来。如果伤病员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将伤病员的衣服穿好,翻转为复原体位,打开气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待救护车到来。
复原体位 复苏成功后,您还要将靠近您一侧的伤病员上肢肘关节屈曲置于其头的外侧,另一上肢屈曲置于对侧胸前,手置于肩部,将伤病员远侧腿的膝关节屈曲,脚掌平放于地面,同时扶住膝部,您另一手扶住伤病员的肩部,轻轻将其翻转向您这一侧,把伤病员头部轻轻抬起,将放在肩部的手,掌心朝下垫于头部,并打开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最后把伤病员屈曲的腿放置于伸直腿的前方,膝关节内侧着地。
怎么样,说的没错吧,心肺复苏操作是不是没有那么难? 下面我们一起看视频再学习一下成人心肺复苏的操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