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传习所之中医临床 ||湿温病经典方剂解析(III)―― 上焦宣痹汤

 为什么73 2020-03-15

本 文 导 读

上焦宣痹汤是《温病条辨》上焦篇的处方。
上焦宣痹汤是《伤寒论》里栀子豉汤的一个变法。
真正的伤寒高手,应该像温病学家一样,既能从伤于寒的正面去理解,也能在伤于热或湿热时,在伤于寒的对照面去用《伤寒论》的思想。
如果本来是一个轻症,处方用重了就会过头,容易损伤体质;如果是一个咽喉要化脓红肿的症状,用一个很轻的药就力量不够,治不了病,所以掌握好处方的轻重是很重要的。

上焦宣痹汤 来自岐黄传习所 00:00 07:29

上焦宣痹汤也是《温病条辨》上焦篇的处方,在《温病条辨》里面叫宣痹汤。由于中焦篇还有一个宣痹汤,所以在上焦篇的这个宣痹汤,我们一般就叫上焦宣痹汤。

(1)组成:枇杷叶10g、郁金10g、射干6g、淡豆豉6g、通草3g(组方剂量仅供参考)。

(2)主治:肺经湿热,气分痹结而哕者;亦治肺气郁闭,胸闷不舒,皮肤蒸热者。

(3)证析:湿热相侵,肺气失宣,引起膈膜痉挛,即呈呃逆;胸闷不舒,皮肤蒸热,亦是肺气失宣,湿凝气痹证象。

(4)病机:上焦湿热。

(5)治法:轻宣肺痹,开源截流。

(6)方义:肺气为湿温所闭而不宣,故用枇杷叶、射干、淡豆豉轻宣肺气之痹结。

郁金行气解郁,又能行血,开血分之痹结,通草清热利湿导水下行,与枇杷叶等宣肺药同用,有开源节流之意。郁金入心包化痰祛湿,通草引心热下行,防止邪陷心包。

(7)应用:湿温初起,呃逆、咽痛、咳嗽、头痛、胸胁苦闷等症状

这个处方很常用,它最初的治疗思想,在《温病条辨》里面是治疗上焦郁热,肺经被湿热痹住,出现呃逆。

在吴鞠通那个时代,它也用来治疗肺气郁痹,胸闷不舒,皮肤蒸热,在上焦比较浅层面的一些湿温症状。

因为湿温痹在上焦,湿热相侵,又因为肺的基本功能就是宣发和肃降,肺气被湿温一痹,宣发不了,也肃降不了,然后引起膈膜的痉挛,就会呈现呃逆,不停地打嗝这种症状。

湿温病初起多有胸闷不舒的症状,这个上焦宣痹汤也能治疗胸闷不舒。上焦湿热,治法就是清宣肺痹,开源节流。

上焦宣痹汤其实是张仲景的《伤寒论》里栀子豉汤的一个变法。所以温病学家最懂《伤寒》,把《伤寒》反过来用,伤寒不是寒吗?这里是湿热,那就用伤寒的那个思想,反过来用,化裁成处方。

因此真正的伤寒高手,应该像温病学家一样,既能从伤于寒的正面去理解,也能在伤于热或湿热时,在伤于寒的对照面去用《伤寒论》的思想。

或者象刘河间那样发展了伤寒阳明病的学术思想,或者象李东垣那样发展了伤寒太阴病的学术思想。师其法而不泥其方,这些才是更高境界地用伤寒。而不是用几个伤寒原方就是伤寒学家,这个差得还比较远。

这个处方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透热转气、上下分消的处方,因为湿温病都要这样治。

上焦宣痹汤就是用射干、枇杷叶去开宣肺气,淡豆豉可以除陈腐之气,也可以开宣肺气,淡豆豉味香,也叫香豆豉,可以作用在中焦,芳香化湿,所以它是作用在中上焦。

通草从下焦去分消,去利尿,导湿从小便而出,所以上焦宣痹汤还是一个上下分消的处方。郁金有什么作用呢?既然是上焦湿热,也要防止陷入心包这个问题,所以用郁金入心包经去化痰、祛湿。

因此这个处方也是透热外出。大家一定要掌握这个湿温病的治法,一是透热转气,二是上下分消。这些湿温病处方都有这个特点,掌握了这个特点就会有收获。

上焦宣痹汤应用于湿温病初起的呃逆、咽痛、咳嗽、头痛、胸胁苦闷等症状。我临床上经常用上焦宣痹汤去治疗咽痛、咳嗽,或者一些比较轻的发烧。

湿温病的咽痛,咽喉不是特别红,或者只是一些红血丝,它不像那种温热毒邪导致的咽喉红肿热痛。要注意去分辨,上焦宣痹汤的咽痛一般不会特别重。

在临床上要注意去分辨,什么时候可以用上焦宣痹汤,什么时候要用板蓝根这类方剂,什么时候用甘露消毒丹这类方剂。

如果本来是一个轻症,处方用重了就会过头,容易损伤体质;如果是一个咽喉要化脓红肿的症状,用一个很轻的药就力量不够,治不了病,所以掌握好处方的轻重是很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