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前状况下,企业要活下去,靠什么?

 blackhappy 2020-03-20

可以预见,在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有一批体质非常孱弱的企业将倒下,我们现在要努力做的,就是活下去。怎么活下去?第一靠信念,第二才是靠行动。

今天我们讲讲企业文化,现在,大灾大难还在进行当中,我们希望通过这六门课,指引中国企业化危为机,尽快回复到正常经营状态,并以这一次疫情作为契机,拉动组织变革,活下去之后,企业能够更长寿。

先不要说企业要长寿,就当前的状态,企业要活下去,靠什么?

很多老板很焦虑:

现在这个情况,一分钱都没得进,还要给员工发工资,怎么办?

这就是企业文化的话题,企业要活下去,要永远活下去,第一靠的不是努力,靠的是不犯错误,也就是决策要正确,第二靠的才是努力。也就是做正确的事情,要优先于正确地做事情。

什么是当前要做的?老板说:一分钱都没得进,还要给员工发工资,怎么办?

怎么办?问题就是答案啊,一分钱都没得进,就想办法有钱进呀,可是线下活动受限制了,怎么有钱进呢?到线上去呀,在线上跟客户互动呀;还有啊,你说还要给员工发工资,既然是自己的员工,就要让员工动起来呀,动起来做什么?到线上去跟客户互动呀。

可是我们没有线上能力,不会就学呀。

正确的做法是:调动员工、集思广益,在疫情期间快速对接客户,看看客户在怎么想、怎么做,有什么需要我们支持的,如何快速帮助客户恢复生产和出货;如果是做线下实体店的,就要盘活会员,看看客人有哪些需要,我们能帮助客人做些什么。

也就是说,线下不行就线上,线上不会就学嘛,自己学得慢就让90后00后动起来呀。这样的思维,在松下叫“下雨就打伞”,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做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是什么,这就是企业文化。这是企精神文化当中的思考方法。

如果正常经营,企业就一定会成长。做生意也好,办公司也罢,或者说是经营企业,最怕的是犯错误。松下幸之助说:企业和人的成长一样,如果正常经营,就会自然成长。事业失败的时候,一定是有不自然的行为,如果能够正面地看待事情、判断是非,就不会走错路,尤其不能用私心、私欲做经营判断。

稻盛和夫说:如果用利他之心经营事业,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企业经营最怕犯错误,一般的错误及时改正就好了,无非就是交学费、试错而已,大的错误不能犯,致命的错误有可能带来风险甚至危机,只有正确地经营,企业才有未来。

怎么正确地经营呢?

这就需要建立完整的企业文化,用经营理念作为指引,可以让我们看清方向、正确地判断、少犯错误。

正确地经营,企业才能持续下去。什么是正确不正确呢?就是企业是赚正当的钱,还是发不义之财,这是经营的出发点和手段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企业的义利观。

日本的经商之道叫关西商法,关西商人继承中国的儒家和佛教思想,把正确的经营称为天道经营,也就是遵循天道的经营,就是要敬畏世界、遵循规律、合乎情理,日本关西商法当中的“以义取利、先义后利、无义不利、义利合一”,这就是他们经营的义利观。

从这个原点出发,拓展出企业的家训、经营宗旨、使命等一套思考方法和行为准则,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又导入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DNA,形成了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日本企业把它称之为经营理念,也会叫经营哲学。现在,经营理念这个词也已经为广大中国企业所接受。

有人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企业文化是一家公司的灵魂,我倒认为,对于企业来说:有趣的灵魂欢快一时,高尚的灵魂才能天长地久。

只有高尚的灵魂才能缔造企业美好的未来,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企业就没有存在的资格,不能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企业就不能持续下去。所以,不论企业创立的时候是老板迫于生计,还是为了发家致富,最终,企业都是要走到服务社会、贡献人类的利他心。也即是说,不管过去老板们如何白手起家、为利而来,做公司要持续做下去,都必须成为高尚的人,做下来的结果,最终都会是高尚的人。

对于企业来说,高尚的灵魂千篇一律,就是大义、大爱、大责、大赢、致远。服务于人类、呵护地球,利他、无私,担当、奉献,与环境相融共生、多方共赢,创造积极的产业生态、全球生态,追求持续经营,回报社会。

当前状况下,企业要活下去,靠什么?

企业文化指引正确地经营。

什么是企业文化呢?

我们先说一说理论化的定义。企业文化是指经济组织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的组织文化,包含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

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

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部分,他们之间是递进的关系。

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内核,是根本、是中心;将精神文化融入到制度当中就是制度文化,比如我们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我们就会重用什么样的人,在评价制度、晋升制度当中就会有相应的标准。

精神文化表现在物质层面就是物质文化,比如会议室墙上的企业文化展示,比如纸质版的文化手册等等;最终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企业文化表现在员工每一天的语言和行动当中,中集集团的员工都给人真诚、热情、务实的印象,这就是行为文化。

企业文化形形色色,跟品牌一样,企业文化不是宣传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企业文化不是在老板的嘴巴上,也不在各种宣传上,而是在员工的心里、在外人的心里。

我对一家在广州的台资企业印象非常深刻,他们的保安对来访的客人非常冷面,说话非常不客气,不但要客人登记身份证,还要把身份证压在保安室,这家公司怕客人在厂区乱跑,就准备了很多马甲给客人穿,穿黄色马甲的人只能去办公区,穿绿色马甲的人只能去接待区等等,让人感觉这家公司非常不信任人、不尊重人,跟他们的干部员工接触之后,内部员工也是这种感受,说这里工作非常压抑。

所以,企业首先要知道公司现有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样的,有哪些不好的文化,应该建设什么样积极、正面的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表现在外部,就是品牌形象。

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是受欢迎的呢?

首先是一致的危机感,全体员工都不安于现状,组织内经常充满危机感,对环境变化非常敏锐,常态化地对变化采取适当的行动。

第二是有共同的价值观,大家都基于相同的价值标准判断对错、好坏,朝向同一方向,团结一致地行动。这个看起来很虚,实际上不虚,比如说营销的同事要跟进客户按时付款,采购的同事也要跟进财务按时向供应商付款、不要拖,财务的同事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这种相同的行为习惯,本质上就是有共同的价值观,就是讲信用。试想一下,如果是我们着急向供应商付款,供应商会是什么感觉?

第三是自信和信赖,“放心,我肯定能做到!”,这是对自己的信心;“他肯定会帮我!”,这是对于伙伴的信赖。这样的状态,整个团队都是积极的,齐心的。各位,您的公司有这种现象吗?有没有推脱工作、撇清责任的情形?

第四是有感恩之心,企业时刻警惕过于自信,不傲慢,做到现在的状态“多亏了他人的帮助”,我们很容易对客户有感恩之心,对供应商呢?对员工呢?独木不成林,有感恩之心的人,就算不把“感恩”两个字挂在嘴上,他的真诚也能被对方感受到。企业没有感恩之心,就会自大、傲慢。

第五是这家公司有高标准、高要求,从不满足现状,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在进步。用上个世纪90年代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先生的话说,就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五年一大变”,这都不够,现在的时代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是“一个月一小变,一年一中变,三年一大变”。呵呵,这听起来有一点儿不雅哈。

当前状况下,企业要活下去,靠什么?

构建一套有生命力的企业精神文化体系,别再任由企业行为文化任性下去,企业的文化体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说真的,真没有标准答案,不过,企业文化体系的结构还是共性的,比较有共识的结构是:企业精神文化体系最高层面是核心价值观,接下来是经营理念,有的企业也会叫经营宗旨,之后是企业的使命和愿景,第四个层面是企业的思考方法、行为准则,行为准则包含了企业的红线机制。

在这样的结构当中,大部分中国企业都有上面的部分,就是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使命和愿景,很多企业缺少的是第四个层面,也就是思考方法和行为准则(包含红线机制)。

企业有了明确的精神文化,再把它渗透、落实到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最终落地到行为文化。

一个人只有价值观正确、思想才正,思想正才不会有邪念,才不会干坏事。企业也一样,企业的精神要健康,碰到事情才能正确地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钱能赚、什么钱不能赚,这样企业才能不犯错误、少犯错误,至少不犯大的错误、不犯致命的错误,而且能够自我反省,犯了错误能够及时纠正,久而久之,企业作为一个有机体,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身心健康,经营就能持久,这样的组织是有生命力的。

一个有生命力的精神文化,应该融入全球普世价值观,倡导真正的人类价值,符合社会伦理道德,顺应时代大势和社会期望,而且有变革、进化的基因,有危机应对基因。

我们应该看到,一家公司不论活了多久,三年五年也好,二十年三十年也罢,既然还活着,就是阶段性的成功,因为能活不能活是由市场、客户和社会决定的,不是企业自己决定的,只是活得好不好、健不健康、还能活多久而已。

这家公司既然还活着,就一定有他精神层面积极、正面的地方,所以,利用好这次疫情带来的机会,企业要尽快把精神文化萃取出来,老板和企业领导人,要多花一点儿时间思考:咱们公司是为什么而存在?怎么做才能持续下去?想得多,才能想得深,思考深了,就越来越接近我们内心深处的善良,越知道我们的初心。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说说企业的精神文化体系是什么、如何萃取。

当前状况下,企业要活下去,靠什么?

首先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Corporate Core Values)是企业拥有的终极信念,在企业哲学中起主导性作用。核心价值观是缔造企业发展的成功DNA,是确保可持续发展而必须传承的文化基因,在精神文化当中处于最核心的位置。

也就是说,企业的愿景可以变,使命可以不变;企业的使命可以阶段性地变,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宗旨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不变;三十年之后,企业的经营理念可以变,但是核心价值观可以不变;一百年之后,也许核心价值观大部分不变,小部分要微调,要去掉个别的核心价值观,要导入个别新的核心价值观。

比如,绝大部分做线下传统业务的制造型企业,都是大工业的基因,没有互联网基因,现在疫情出现了,所有企业无一例外都必须向线上线下融合的OMO模式转型,不转型就活不下去,这个时候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要优化。大工业思维已经几百年的时间了,过去我们在观望,向互联网转型慢一点儿也活下来了,但是现在环境剧烈变化,再不转,就活不下去啦。

核心价值观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例如企业对市场、对客户、对员工等的看法或态度,也就是说,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如何生存的立场,对于别的企业来说,咱们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相对性的,但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核心价值观是绝对性的,在这个阶段甚至在未来很长的时期,是不可改变、不可发展的。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本质的和持久的一整套原则,既不能被混淆于经营实务,也不可以向企业的财务收益和短期目标妥协。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零牌顾问机构创立于2001年4月,近20年的时间,我们萃取出公司九大核心价值观,其中一个就是“原创”,您想想,我们是做企业管理咨询和管理培训的,“原创”是不是我们万年不变的准则?靠抄抄改改能够长期做下去吗?这就是核心价值观,所以,我们零牌的小伙伴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原创越高、价值越大”。

看一个高大上的例子:

美国因特尔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有六个:客户至上,冒险精神,纪律严格,良好的工作环境,质量为本,注重结果。

再看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

厦门及时雨公司是做焊料的,及时雨?做焊料?做焊料的公司怎么起一个“及时雨”这样的名字?是的,确实有一点儿配不上,原来呀,公司注册的时候想要的公司名已经有人用了,一着急,脑袋里冒出来一个“及时雨”,一下子就注册上了。

这家公司1997年成立,现在已经20多年了,2019年我给他们做企业文化建设咨询项目,在萃取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大家竟然不知道,及时雨焊料公司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供货很及时,客户什么时候要用我们就什么时候到货,客户端不需要特别多的库存,还特别能帮客户应急,就这一点,就抢了很多竞争对手的订单,当然他们的质量是很好、很稳定的,价格确实比同行高一些,但是客户接受呀。

我在跟及时雨公司的领导干部们研讨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及时”就是他们20多年的成功基因,这应该成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您想呀,什么时代会不需要及时供货呢?厦门及时雨焊料有限公司是做电子低温焊接材料的,欢迎听课的企业有需要的找他们,美国因特尔公司也是及时雨公司的客户哟。

萃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既要面向过去,又要面向未来。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萃取:第一是既有的价值观,也就是公司已经沉淀下来的价值观;第二是应该传承的价值观,是在既有价值观当中有生命力的、亘古不变的价值观,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要继承下去的价值观;第三是创造未来的价值观,也就是为实现公司持续发展而需要导入的新的价值观。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上海一家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完全国际化了,他们在欧洲、美洲和东南亚都有自己的全资公司,有100多位外国人员工,特别是欧洲的研发中心、美国的销售公司,这个时候他们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外籍员工对于公司的“家”文化不认同。在他们的九大核心价值观当中,有一条就是“公司是一个家”。

这就奇怪了,欧美公司那么重视人性化,员工之间也是亲如一家,而且欧洲很多一家三代在一个公司上班的例子,为什么会不认同“家”文化呢?这跟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企业生态有关系,这里我们不作展开。现实的问题就是:靠“家”文化发展20年的这家公司,要不要调整“家”的核心价值观?

显然,这个价值观就是前面提到的沉淀下来的价值观,过去是核心价值观,今后不要提了,“家”文化还要,但是“公司是一个家”就不要出现在核心价值观当中了,这样更能凝聚全球员工,更能建设好公司这个家。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下,我会用到一些公司案例,有的我会说出真实的公司名字,有的我不说。正常来说,企业文化是要对外公开的,这不是什么秘密,所以我说好的案例就会说出真实的名字,顺便帮助我们的客户做做宣传。

当前状况下,企业要活下去,靠什么?

接下来就是经营理念,也可以说是经营宗旨。

经营理念是企业正确经营的根本。什么是经营理念呢?直接地说,就是说清楚公司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公司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经营?

每家公司的创业历程不一样,领导人不一样,所在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主营业务也不一样,企业的经营理念在表述上可谓形形色色,但是,正确的经营理念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就是一个字:义,道义的“义”。

企业的经营理念是根据长期的创新、创业和经营实践逐步形成的。正是有了经营理念,人员、技术和资金才能最大化地发挥作用。我们把这一套企业的精神体系叫做企业文化。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橡果美健集团是一家做健康食品的公司,他们做减肥瘦身、美白养颜、润肠通便、改善睡眠等六大类产品,原来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经营理念是什么,只是觉得是通过公司的产品帮助人们变得更美、更健康,在我组织老板和高管研讨之后,他们的经营理念越来越清晰,最后确定的经营理念是:融入时代潮流,通过健康和美丽事业,为社会提供新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提高生命质量、享受幸福里程。

这跟原来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呢?大了去了。原来是产品概念为主,是功能价值为主;现在更宽广了,是向客户提供新的生活方式,是帮助人们提高生命质量、享受幸福里程。换句话说,我们不只是卖产品,我们向客户提供新的生活方案,一下子就进入了服务型营销的领域,做到不推销产品、产品销量却是肯定的。

实际上,好的经营理念就是好的事业定位,好的事业概念会极大地拓展经营的思维和业务的空间,这种务虚的思考实际上是实实在在的,是可以直接指导经营的。

刚才提到的厦门及时雨焊料有限公司,他们的经营理念是这样的:我们以实业报国的情怀,在人类迈向智能化的进程中积极参与产业生态建设,为人们的美好生活、社会发展和绿色地球担当、贡献。

当前状况下,企业要活下去,靠什么?

明确了经营理念之后,就要确立企业使命。使命是什么?它跟经营理念有什么区别?

前面说到,经营理念就是要表明公司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公司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经营?使命呢,是将经营理念落实到具体怎么做,是从中长期的角度,确定企业的市场定位,确定公司对客户、对社会和对员工等担当的责任和追求。

以前我们常听到的例子是,建筑工人有的认为自己在搬砖,有的认为自己在建教堂,有的认为自己在帮助人们净化心灵,不同的理解赋予了相同的工作不同的意义,如果公司有明确的使命描述,所有的员工都会有一致的理解,每个人都赋予自己普通的工作以崇高的意义,这就在最高层面奠定了员工共同的工作观。

工作观这个词,咱们中国企业比较少用到,这里提醒各位领导人,一定要加强员工的工作观教育,这会无形当中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企业的使命一定是有益于市场、有利于利益相关方的,一定是贡献于社会、造福于整个人类的。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中集集团总部在深圳,2004年开始我跟他们做咨询和培训,当时中集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企业,开始进军特种车辆领域,2005年中集集团确立的使命是:在全球市场中,成为能按照客户需求,提供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和相关服务的主要供应商,创造为客户所信赖的知名品牌,同时保持公司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增值,为股东和员工提供良好回报。

当时中集集团的年营业收入是接近300亿人民币,您说他们是大公司,那我就举一个几个亿的例子、一个十几个亿的例子。

厦门及时雨焊料有限公司的使命是:为全球电子产业提供绿色、稳定、可靠的电子焊料,以奋斗者姿态建设智能化社会。

橡果美健集团的使命是:引领时尚的食·饮·生活。放眼全球,帮助人们创造健康的身心、建立由内而外的自信,速递惊喜和满足,成就醉美人生。

这里的“醉美人生”的“醉”不是“最好”的“最”,而是“陶醉”的“醉”。

厦门及时雨和橡果美健集团都是零牌顾问机构的长期客户,我带领团队全程参与他们的文化再造项目,亲身感受到文化给团队注入的活力和能量。


作者|祖 林

编辑|邓沛露

来源|本文节选自零牌顾问机构祖林《疫期,企业家六堂课》(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