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学文库】形意拳技法传钞

 长知识uz0fafuk 2020-03-22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业师褚桂亭先生(18921977)系河北省任邱县鄚州镇南关人。自幼酷爱武术,一生以授拳为业。精通多种拳艺,尤精太极、形意、八卦等内功拳及武当剑术。褚老师形意拳得李存义老先生(18471921)真传;又得郝恩光,姜玉和、黄柏年、梁振国(常注:此人未在百度上查到)、孙禄堂、尚云样等诸多先生传授。

余与其子(宝庆)是同学,且为邻居,有幸于1947年秋由街坊友人推崇拜师从学,其年14岁,时在南京城南城隍庙内。初学杨式太极拳,两年后开始学形意拳剑等。1952年老师去沪之后,余经常往返上海追随从学有年,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后期先生迁至闵行才失去联系,陆续从学将近26年。其中又得陈照奎先生(19271981)传授陈式太极拳。辗转不觉数十年过去了,惜由于余学浅功薄,又是业余爱好,不敢言个中之妙。值当今国家提倡武术,大力推广各类拳艺,余不揣浅陋,凑凑热闹。兹将多年住褚师家中传钞所记的一道半法学习笔记及先师口述整理择录一部份,提供给初学形意拳爱好者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诚望同道和专家指正。

形意拳术的技法有:一气 (无极而太极一气)、二仪(鹰熊二势阴阳伸缩动静)、三体( )、四梢、五行(五形)、六合、七拳、八字、九歌等。先明白拳理而后遵循严格的规矩方法练习行拳。循序渐进,习之既久,内劲产生自然水到渠成。正如先贤所云:“形意的劲,太极的腰,八卦的步,武当的神”,合为一体,神足而道成。兹一一分述如下:

“一气”。先站自然的无极桩,如立正式全身内外放松,意守下丹田(小腹关元内里空窍)。平心静气,待下丹田小腹松净至静极生动,气机发动之时,或有发热气感等现象,即太极产生 (此时称一阳来覆,气机已动,但童体可免此一式)。气机一动,就开始出势(出势为三体式的第一式)。形意拳与太极八卦皆属内功拳,含有“内丹”炼功之法。故形意拳谱云:“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得其真。练就全丹随时用,易精易髓与易神”。这里说明习练形意拳先炼丹田内功,懂其诀窍,才能练得真功。古谱有云:“道真窍不真,修道枉劳神,祖师授诀窍,得窍即成真”。

“二仪”。两仪者即气机一动的太极;太极即产生阴阳动静;形意拳为一气伸缩分阴阳奇正。形意拳起手为熊形,乃防守之式;落手为鹰形,乃进攻之式;熊形头顶项竖,松肩坠肘,宽胸实腹;沉气松力,内劲自然充实,重心下沉而稳妥,眼神上注前方,身法收来若熊之蓄势;屈膝提肛,敛臀收尾,舌卷气降,起手(出手)照鼻尖(守住中线,裹肘护心)。落势鹰形,即四肢撑开,手足五指()要张开内扣,内劲前伸。手落丹田,肘不离肋,有雄鹰提物之状,眼神下注,手下击猛展若鹰。伸之为阳(鹰势)缩之为阴(熊势),内劲阴阳暗合,防守进取合为一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取法为拳。越此二势(二仪)其拳失真,故形意拳象其形而取其意;二仪即阴阳动静一伸一竖()。鹰有捉拿之精,熊有竖项之力,阴阳奇正(提腰转脊),合为一体。先由明刚转暗刚,再由明柔转暗柔,练出刚柔相济的沉实虚灵的粘劲方为形意的劲。

非强刚硬刚,横气,硬气,而是弹绵松柔中的刚劲。手未到之前无劲,手既到之后,亦无劲,即是在刹那间一触即到,手到劲发的瞬间。

“三体”。三体者天地人是也,在身体为头手足。在功架为三体式桩。站三体或桩,意守下丹田周身无一处不得力,既无一处紧张,也无一处松弛,过松过紧的劲皆不对。劲似松非松欲发未发,有预动未动之势,即守中含蓄之势。待机而动一触即发之势是站立三体桩的基础功法要求。形意拳术有万法出于三体式之说。三体乃天人相应之法,人与宇宙是一共同体,有顶天立地的整体气势。练习形意拳。不论功夫如何,每天都要站此桩功,炼养丹田,聚气炼气,养气。

三体对身体而言分三节。练习形意拳,“三节要明”。人之一身,分上中下三节。手肘为梢节,身为中节,足跟为根节。上节(梢节)又分三节: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下节(下肢)也分三节: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以身言之:头为梢节,心()为中节,丹田为根节(小腹下丹田)。三节之练法是,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练拳肘三节要顺,要和,要自然。即外形要顺,内气要和。练习纯熟内劲自生,拳打三节不见形。上中下分之为三节,合之为一体,不犯长短、曲直、参差、俯仰之偏,方为得法,上中下含有一条中轴主线,上下贯串,左右对称,前后均衡等相辅相成,浑圆一体的整劲才是真武艺。

“四梢要齐”。四梢者髯()为血梢,牙齿为骨梢,手足指甲为筋梢,舌为肉梢。四梢要齐则内劲自出,头要上顶(头顶项竖)肛要上提(谷道内提),丹田心气要抱(团聚).意念要领先,练的皆在意。

“五行要合”。五行有内外之分。内五行是心肝脾肺肾;外五行()是耳鼻口眼舌。内五行相动,外五形相随。内五行往外发,外五形即相连。内外要配合协调一致。五行四梢要周全。形成内外一个整体。一动齐动,一静俱静。动静乃阴阳虚实奇正相济相合相辅相成。若言其动不见其形;若言其静,不见其机。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内应五脏外应五官。心属火,心急则生力;脾属土,土动则力攻,肝属木,肝急火焰成,肺属金,肺动成雷惊。肾属水,肾动快如飞,五行合一气,放胆即成功。五行拳为劈()()()()()。五行拳是形意拳基础功夫。“五劲”(内含五劲)为踩横裹束决,以及起落钻翻的翻浪劲。

“六合要聚”。六合者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外三合)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 (内三合)。练拳时一心一意全神贯注而劲()量才能集中。气由心生,起鼻尖,落丹田.上下如一条中轴主线贯串;手高不过眉,手低不过脐。足不可踏偏(偏者虚空失中),身侧亦不可偏(身偏重心无着落亦落空失中)。三尖要照(指鼻尖,手尖,足尖,这三个尖要在一根线上)。手心足心眉心要实(要用意使其充实)。手起足亦起,手足齐到;手起足不起,手落足不落,功夫不整亦是枉然。三意紧相连指拳意、动意、心意这三意要紧相连贯,方为凝聚得法,周身内外一家,三意不相连必是学艺浅。要行如龙,步如虎,动如猴。心与眼合(目光敏锐),眼领手随;心与耳合(视前,听后,耳音听力增强);心与鼻合(力量集中而出入劲整);心与舌合(精力旺盛);心与口合,出洞入洞紧随身,攻防合一;意与神合,动转如飞。遇敌好似火烧身,行动倏忽,六合俱通。而周身凝聚乃是正法。自然周身一家,五脏向外鼓撑,筋骨向内收缩,六面聚劲乃是六方用力之学,乃是劲整,神聚。

“七拳”。形意拳有七拳合一之法。认为一拳,手为一拳,肩为一拳,胯为一拳,膝为一拳,足为一拳(武术自由谈编者:形意拳向有“头肩肘手胯膝足”共七拳之说,原文此处当有遗漏)。七拳共为一拳,一拳百变,百而合一.七拳相辅相成,总为一拳,起如风。落如箭,势如连珠,进退倏忽还嫌慢,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内功纯熟快似闪电。

“八势”(八字)。拳打八势即:抱、扣、劈、进、推、托、代、领八势。素日练拳行动的时候,必须浑身带发。头要上顶(竖项),肩膀要下垂,内劲要像水之波浪(翻浪劲)似的打起折落。精气神意之妙,要领随内劲而起钻落翻,螺旋伸缩。刚柔互济,粘绵不断,方为真武艺。八字者:斩(劈拳)、截(躜拳)、裹(横拳)、胯(崩拳)、挑()(燕形拳)、顶(炮拳)、云(管形拳)、领(蛇形拳)

“九歌”。即形意拳三体站桩的开式歌。用于检查校正自身练习站桩的功架。如下:

①身:前俯后仰,其式不劲,左侧右倚,皆身之病,看正而似斜,看斜而似正。

②肩:头宜上顶,肩宜下垂,左肩成拗,右肩自随,身力到手,肩之所为(肩能松开,将足跟之劲送达手指)

③臂:左臂前伸,右臂前伸,右臂左肋,似曲不曲,似直不直,过曲还运。过直少力。

④手:右手在胁(大指掌根近脐),左手齐胸(在前),后者微榻,前者力伸。

⑤指:五指各分,其形似钩。虎口圆满。似刚似柔,力须到指,不可强求。

⑥股:左股左前,右股后撑,似直不直,似弓不弓,虽有直曲。每见鸡形。

⑦足:左足直前(脚尖向正前),斜侧皆病,右足势斜(右足尖对右隅角),前踵对胫随人距离,足指扣定。

⑧舌:舌为肉梢,卷则气降,目张发耸,丹田愈沉,肌窝如铁,内坚腑脏。

⑨臀:提起臀部,气贯四梢,两腿缭绕,臀部肉交,低则势散,故宜稍高。

形意拳身法有八要:起落进退返侧收纵。起为横落为顺(起势身躯横着,落要把身躯顺势放端正)。进步低,退步高,返身顾着右,侧身顾着左。收纵者敛如伏猫(收是防守缩身)纵如猛虎扑食(放纵是攻击)。总而言之,身宜中正平和,三节相贯,浑圆一体,含有一条中轴主线,上下贯串,左右对称,前后均衡,螺旋升降八面支撑等技法。以动作真正做到准确自然为适当。谱云:行若槐鬼,起如排(挑)担,迈步如跨沟”。

形意拳的步法有寸步(半步,短步)。垫步(即后足跟上之后,前足提起上翘)。过步(接连上大步足跟着地),快步、剪步(纵跳)等步法。如二三尺远则用寸步,四五尺远则用垫步,过步(进前足即过后足),如丈八尺远则用快步(起前是带后足平飞而去)。形意拳还有特殊的槐虫步(如进左足,提右足靠左足内踝骨磨胫,而后立即进右足,跟左足,蹬也震脚而加固右足),形似槐虫弓背屈伸而进。两条腿如一条腿;劲整力速。此步亦叫躜步。

形意拳足法是起翻落钻,落脚如大石沉水,忌用脚踢,足踢因半身虚空。足宜踩,起足时,眼望膝,起膝眼望腹,足之用如虎行之无声,龙行之不测(灵变)方为得法。

形意拳手法分单手、双手,手起如鹞子入林,须束翅束身而起;手落如燕子取水。单手起往上翻,束身而落;双手起两手交互,并起而落,起如举鼎,落如分砖,似直非直,似曲非曲,两肘不离肋而同时护心。发手撩阴,其起如虎之搏人,其落如鹰之提物。打起打落如水之翻浪,方为真起落。其劲含有:抽、扑、裹、束、决(抖劲)

练习形意拳之要求:

眼要明,手要快,步要急,三尖要对(鼻尖手尖足尖三尖要对,即成其正方)。内劲要往外提,外形要齐举发,身子要催肩膀,膀子要催肘,肘臂要催手。做到连贯紧随追,四梢要齐。对练实作要做到:一要准,二要稳,三要快速,要达到贯通一气,粘连不离,方为合度。

(原载于《武林》杂志1995年第5

武术自由谈

 

武术是我们活动的平台

武术是我们联系的纽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