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军事帝国:新征途(上)

 范雍祈求上天 2020-03-24

罗马帝国的西部在外来蛮族的不断冲击和内部腐化下逐渐溃灭,但东部却幸存下来,不但幸存,还逐渐恢复力量开始了反击,事实上拜占庭帝国的开局是相当不错的,在公元6世纪初迎来了能力出众的皇帝查士丁尼和皇后狄奥多拉,此时帝国境内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因而也就有充足数量和质量的军队,首都君士坦丁堡人口百万,成为整个古典世界的灯塔,罗马在西部沦陷后,换了一个面貌后开始了又一个千年帝国的漫漫征程。

从阿德里安堡说起

很多历史研究把公元378年发生的阿德里安堡之战作为古典时代和中世纪的某种分野,这有一定的道理。当时的情况是这样,仍在东西分治状态的罗马东部面临着反叛的哥特人的威胁,这些哥特人受到西迁游牧民族的压力而在早先被允许渡过了多瑙河,进入了罗马帝国境内,之后不久他们起兵反叛,对罗马造成了巨大冲击。反叛的原因不用多说,就是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之前笔者曾经说过这是一种无解的“非吾族类,其心必异”:对于哥特人来说,他们被匈人在屁股后面赶的急了就跑到罗马边境外乞求收留,他们的恐慌和感激是真挚的,他们确实要逃难;然后当遇到安置地区的罗马官僚士卒的傲慢和粗暴时,他们的愤怒是很真实的;最后当他们看到了帝国境内那么多繁华城市、肥沃良田和漂亮女人,他们打算据为己有的冲动也是很真切的。

从西晋收留的匈奴、氐、羯、羌等民族,到进入罗马的西哥特、东哥特、汪达尔、日耳曼等民族,没有一个民族最后不选择起兵反噬原先的主人,这显然并不是什么偶然。东方的事情先不说,只说此时罗马帝国不得不调动军队来收拾残局。那么多瑙河这块儿的“片警”是东部皇帝瓦伦斯,他立即率军出发,最终在阿德里安堡这个地方盯上了哥特人的大部队。需要说明的是,哥特人和以前被马略消灭的辛布里人类似,都是拖家带口举族迁徙,因此数量庞大,加之这类族群属于只要是男丁就可以拿剑上阵的蛮族,因此兵力也是比较雄厚的,罗马帝国并不敢怠慢,西部的“片警”格拉丁皇帝在对付完自己要打的入侵蛮族后,也正在兼程赶来支援。但是瓦伦斯还是选择了自己提前开战。原因很大程度是当时罗马的斥侯发现哥特人的主力骑兵部队离开大营四出寻找补给去了,瓦伦斯认为可以利用这一点先突击摧毁其大营,再以逸待劳收拾掉赶回的哥特人。计划很不错,但却高估了罗马人的战斗力而低估了哥特人的反应速度。哥特人大营以游牧民族惯有的大车排成环形防御的方式抵抗着罗马人的进攻,就在局面僵持时,哥特人的大队骑兵已经赶到,然后的局面应该和电影《魔戒》第三部里的景象类似,哥特骑兵从侧翼突击,很快摧垮了罗马人的左翼并将他们压向中央,而车阵里的哥特人也出击夹攻,罗马人遭到毁灭性打击,皇帝瓦伦斯也在受伤后躲在一个茅草屋里时被烧死。

当然,罗马帝国并没有因为这一次战役而灭亡,这一年是378年,而西罗马的灭亡要等到476年,也就是说还有一个世纪的努力维持与振作图存,这个时间不算短,相比之下东方的唐帝国在安史之乱平定后也只是又奋力坚持了一百四十多年。这场战役后罗马的继任皇帝狄奥多西一世通过外交手腕安抚了哥特人让他们定居下来并一起守卫罗马帝国的边境

哥特人的警报暂时解除,但这场战役清晰地展示了此时军事领域也要从古典时代走出来了。我们知道从罗马共和国时期,其军队就是以军团制为核心,屋大维时期一个军团标准编制大约5500人的步兵外加几百人的骑兵。我们会注意到几个问题,一个是这种军团的骑兵部队是比较少的,按照编制内的力量显然构不成强大的突击力量,而主要起到侦查和掩护的作用。但这在古典时代并非失误,因为3世纪之前的漫长时代里,因为没有马鞍马镫,骑兵的战斗力仍然受限,同时罗马人的主要作战对象都是些有和尚有庙的定居者,如迦太基、马其顿、塞琉古、本都等等,在这种敌人有着固定核心资产的战争中,以重装步兵为主力,善于土工作业和操纵各种工程机械的缓慢但属于重型武力的罗马军团是个决定性的力量,比如凯撒在征服高卢的决定性战役中就是以劣势的兵力构筑完善的包围工事困死了高卢起义领袖的部队,并顶住了来援的其它高卢部族的进攻,从而一战定乾坤。罗马军团之外,是罗马人以其他行省和附庸国来提供轻骑兵、弓箭手等辅助兵力。这些附庸国的兵力构成特点就是轻便多样,可以应付很多罗马重装军团应付不了的如在山地、森林或草原上的神出鬼没来去如风的蛮族力量,这些威胁在当时以辅助军团基本可以应付。但是在3世纪大危机之后,转变就开始变得不可避免了,蛮族如潮水一样不断地涌来,他们既不了解罗马的军力,也没有定居的城市和田园,换句话说和尚在跑,庙也在动,罗马军团拿手的工程技术和重型器械技术都没太大的用处。这些蛮族往往以骑兵为主力,占有战场上的机动性优势而且兵力还很雄厚,这更增加了作战的困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