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辨性思维与中学语文教学

 老刘tdrhg 2020-04-09
审辨是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审,仔细探究,辨别;辨,区分,判别。
我们先来看看“审”字的演变。

“审”《说文》解释为会意字,其金文书写:上面的宝盖如屋顶一般形成一个半封闭空间,下面是米粒放在手掌上,表意为仔细看、看仔细。引申为仔细观察、反复推究、思考辨别。譬如审视意为:仔细看、认真端详;审察意为仔细观察;审查意为仔细检查、查看;审定意为审查决定;审美意为欣赏鉴别;审计意为仔细核算;审慎意为周密谨慎;组词解释不一而足。
“辨”意为区分,判别。不同于意为“争论”的“辩”。

一、何为审辨性思维
审辨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活动,它强调通过仔细观察、反复推究来分辨、辨别、辨析人或事物,强调在“多”中认识事物,提倡在“异”中表达个性化认识,即独到的见解。具有审辨性思维的人不会轻易相信家长、教师、领导、专家和权威的说法,他们会用自己的头脑独立进行思考,不懈质疑,形成判断。
审辨性思维不盲从、不轻信、不武断、不主观,它是一种有依据、有见解、理性、客观、准确、辩证地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正如中学生的成长成熟需要历练一样,具备审辨思维需要博学。

二、审辨性思维与博学  
以人们对“勇敢”的认识为例。
幼年时候,“不怕虫子、不怕疼,不怕黑暗,不怕坏人”常被人认为是“勇敢”,这个时候“不怕”就是勇敢。
少年读书学习“见义不为,无勇也。知其不可而为之,勇也”(《论语·为政》),见义勇为、迎难而上是勇敢,此时“勇敢”是一种社会大力弘扬的精神品质。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苏洵《权书·心术》),此“不变”等同于小孩子的“不怕”,“天摇地动面不改色”其本质是镇定,遇事不但不怕而且不轻易迎难,而是镇定面对,此时“镇定”是勇敢。
电影《江姐》中江竹筠凛然赴难是勇敢,华子良苟且活着也是勇敢,“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都是勇敢。
“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知道羞耻、耻辱才是“近乎”勇敢,那么不做羞耻的事、改正自己原来的错误一定就是勇敢了!这里“战胜自己”是勇敢,战胜自己的懒惰、贪欲、散漫,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毅力,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勇敢者!
不独不怕,对人、对事、对自然产生了敬畏,也是人类的勇敢。
勇敢是“不怕”,是战胜他人、战胜敌人,是战胜自己,是凛然赴死,是顽强生活,是镇定,是敬畏,是“怕”!
勇敢是一种精神、品质、处事态度和方式。随着知识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们对“勇敢”的认识,从“不怕”到“怕”,内涵更加丰富深刻,结论更加全面辩证。对人对事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见解,产生了理性的思考,在道理上不仅是认同而且能深刻地说服自己,从而改变看法,产生创意,开阔思想,获得价值感、愉悦感。这就是审辨性思维。
审辨性思维需更多的学识和认识。博学为审辨性思维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让辨别、筛选、对比、提炼、包容观点成为可能。
审辨思维让广博的知识成为系统的学识,让庞杂的资料成为整齐的资源,让假设的结论得到了验证,让创新找到了依据。审辨思维的结论具有真实性、启发性、探究性、辩证性、发展性。
博学与审辨相辅相成,而博学中的宽容、包容又为审辨开阔了境界,使得见仁见智成了学者之间的乐事。我想,这也许就是诸子学说在战国时代能够共存发展的基础。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审辨思维
首先认真研读文本,做到精思。善于从文本语言、段落层次、人物、表达方式、哪怕标点符号中发现问题,进而关注其一点,有目的、有主题地集中解决主要问题。譬如《劝学》中“比喻论证”、《登高》(杜甫)中的“悲”的感情等等,确定了研读点,为深入思考明确了方向。
其次是深思。广博地搜集、占有与研读主题相关的材料,为树立观点、论证观点提供依据。广博地占有材料,深入分析,就有可能打通知识间的关系,从中易于发现规律,规律乃事物的本质,能揭示规律是思维的巨大胜利。
再次是慎思。摒弃离开文本环境和文本精神品质而进行的思考和发问。譬如《愚公移山》中“挖山不如搬家”、《苏武》中“苏武不会变通,也可假装投降,以图日后东山再起”。这样的结论只是思维上一厢情愿的自我围解,没有探究价值。
最后是异向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立场发现和思考问题,开拓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譬如《祝福》中“祥林嫂之死,谁之过?”、《荷塘月色》中的“心绪”等等。

四、博学的途径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读书人为友是博学最直接的途径。苏格拉底说:耗时于阅读,你将因别人辛苦得来的经验,轻易吸收并改善自己。行路,强调在实践中历练,在历练中增加阅历、丰富认识、验证并升华理论。参与社会实践、游学、实习都是有意义的选择。
善于思考。富兰克林说: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有了思考,庞杂的知识才能变成精美的珍珠,有了思考,才会唤起主动求知的愿望。
“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思考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从而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语),进而“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人甘于平凡但不能甘于平庸,不善思考便会抱残守缺,思维僵化,把腐朽当做安然。宽容是美德,包容是态度,这个社会不是非此即彼的,有很多种可能,因此,人们需不断学习丰富自己,让自己活跃起来,包容他人,让他人生动起来。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这也是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心的教师的目标,那就让我们厚积博发,养成审辨性思维,让知识飞扬,让思维灵动,让心灵丰富,让创新改变生活,服务社会。

(摘自《语文教学研究》,2019年12期)

《语文教学研究》编辑部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富海中心3号楼606室

邮    编:100081

联 系 人:文 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