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中医的气化学说?看完这个你就懂了!

 laoshanlaoshi 2020-04-12

气化是怎样进行的呢?《灵枢·营卫生会》写道:“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人受气于谷。五谷是五谷的气,人是人的气。五谷的气怎么变成人的气的呢?从五谷的气变成人的气,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过程就是气化过程。由形化为气,由气聚成形的过程,都要通过气化来实现。

气是一种常人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它不单是人们理解的气体一样的东西,它的理论是中华古文化的一种哲学范畴。

气化

气化这个词在中医里首见于《内经》,在《灵兰秘典论》里讲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液焉,气化则能出矣”。我们都知道膀胱是存尿的,尿是废物了,而它却说膀胱是“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尿没气化出来之前,是和血在一块的,它是怎么从血里分离出来的呢?

现在医学研究证明,尿是血液通过肾脏过滤出来的;而中医则认为尿是气化把它从血里分离出来的。其实其它脏腑里的功能都必须有气化的参与,才能体现出来。只不过在膀胱这里把“气化”这个词提出来。

气化是怎么发生的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一段经文是描述气化的过程的。它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我们要把这段经文分成几部分来理解

1、“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水火在阴阳里相比,当然水是属阴,火是属阳,在这里还不能简单的这样理解。我们还可以延伸一些。水是有形状的,凡是像水一样有形状的物质,沉重的向下的,静止的,都属阴。火是没形状的,没形象的,凡是像火一样向上的、无形无像的物质,都属于阳。在同一个物质里面体现出它的寒热温凉平,属于它的功能这一部分内容,称为气。表现出物质的甘苦酸辛咸不同味道不同结构本质(形质)的这一部分内容,称为味。也就是说物质的功能一方面就是阳为气;具体物质的结构方面,就是阴为味。但我们只能这样来理解,还不能从文字按照系统论从结构,功能上死抠。一抠它又不完全就是那样的了。一个物质都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阴一阳,阳就是它的气(功能),阴就是它的味(结构),这个味我们可理解为具体物质的结构部分。

2、“味归形,形归气”。人吃进去食物后分为两道走:一是气的部分。这个气吃进去以后直接转化成人的气。(民间服药有吐药,不吐性,即使指此而言)。一是吃进去食物以后,它的结构部分被人体消化吸收转化为人的有形之体。和西医里的“新陈代谢”差不多。这就是味归形。五谷入于胃之后,通过“胃家”(小肠大肠)的腐化之后,将五谷化分三个部分一是气,一是津液,一个糟粕。

《灵枢·邪客》“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糟粕要经过大肠、小肠排泄出去。津液被人体吸收而利用。《灵枢·决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入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化为津液的这部分也应属于“味归形”。而化为气的这个部分。这个过程就是“形归气”,这里的“形归气”就五谷(食物)的形,要归为气才能来充养人体。

3、“气归精”。上面说形归气。归成什么气呢?《灵枢·营卫生会》 里讲的很明白是营气、卫气还有宗气。《灵枢·邪客》中指出:”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卫气者,出其悍气以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这个精是有形的精,说它是有形,它不是一般的形,是人体里面的精华部分。这个精是有生殖功能有繁殖功能的精。包括男女生殖之精,五脏六腑之精。还包括相当于现在西医里面讲的每个细胞里面的遗传工程,细胞里的细胞核,细胞核可以自身分裂(一分为二)出新细胞,这也是繁殖。这就是“气归精”。

4、“精归化”。化:这里讲的化,是神的意思。精归化,就是精可转化成神,怎么转的。《内经》和历代的其他医书里也都没详细的讲。但它说了,精可以化成神。这是中西医研究的方法学的差异。西医要讲一个命题,就要讲出它为什么这样。用什么仪器,用什么方式,做什么样实验可以证明。而中医里有很多的命题就是直接提出来,它没有证明,没有解剖和生理的实验过程。精怎么化成神的就没讲清楚。《灵枢》里面只讲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平人绝谷》中也说:“故神者,水谷之精也”。精和神有没有关系呢?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小白鼠在大量排精之后,大脑里的碱基对迅速减少,碱基对的减少可以加速其衰老过程。这就是为什么皇帝们锦衣玉食早死的原因。

5、“精食气,形食味。”上面讲“气归精”。气可以转化为精,怎么转化的?是因为“精食气”,精利用了(吃了)气,才变成精的。形食味也是同样的意思。味可以化成形,形是利用了“味”(物质里的营养),才转化为形的。这两句话是说明“味归形”、“气归精”的过程。

6、“化生精”上面讲了“精归化”,这里又讲“化生精”。这是两者的辩论关系。精可以归化,化可以生精,化生精一方面是通气来生精叫气归精,一方面,神也可以直接化为精。通过气化生精,好理解。说神可以直接生精,似乎不好理解。我们认为神是可以直接化为精的,比如说:人们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个人在愉悦兴奋的时候,人体的机能就会马上提高。这时表现,神采奕奕,精神焕发,人的免疫力,抵抗力都提高。精是含全息性比较强的气,精足了就为全身提供更多的营养,所以就有精神。还有,研究证明,女性在性兴奋的时候可以促使卵子提前成熟。这都是神直接化精的例证。

7、“气生形”。形可以由气通过食味而生成,人吸收的气够了,气也可以转化成形。常说“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气同源。如果一个部位受伤了,伤在肉厚、血管丰富的地方,气血容易供应,它长的就快;伤在肉薄血气少的地方它长的就慢。气少,不好生形。比如长在小腿上的溃疡,也叫裙边疮;它皮下就是骨头,血管较少,愈合的就慢。所以形归气与气生形的辨证关系,是通过气的聚则成形和形的散则成气的作用来完成的。

8、“味伤形,气伤精”。因为味归形,形是吃了这个味,才成的这个形,味可以养形,也可以伤形。“养形”《灵枢·五味》说:“肝色青,宜食辛。……”。《素问·宣明五气》讲:“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伤形:《灵枢·五味论》“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这就是味伤形。同样道理,由于“精食气”之后“气归精”了。所以气可以生精、养精,也可以伤精。《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怒伤肝,恐伤肾……)说人的阳气。在烦劳(五劳所伤:久视伤血,元行伤筋,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时就消耗散。气耗散了,精就绝灭了。气不足可以伤精,使精不足,气就伤精了。

9、“精化为气”。精化为气有两个方面,一方,化为促进基本生命活动的真气,元气。一方面可以化成“精归化”的“化”,也叫神。上面讲了这个精是人体的精华部分。精本身是带人体全息性很强的物质。相当于植物的种子。它可以用于生殖,繁殖。它也可以化成气用以滋养全身。使生命力加强(元气充足),传统气功里讲的练精化气,即是指此。如果能,惜精,保精,养精。使精不外泄,而转化成元气、真气,来充养身体。可使生命力大大增强,寿命大大延长。“味归形,形归气……”这段经文,味、气、精、化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示意,这里只是简单的,粗略的,描述。如果把这个过程详细地展开。就是一部书,相当于西医的“生理生化”的一门学问。

在这一变化过程当中,“味归形”似乎有点好理解。它和现在营养学里讲的消化吸收,转化,排泄过程有点相近。而对“阳为气”,“气生形”这一部分难以理解。阳是指物质的功能。也是指物质的寒热温凉平。

怎么理解食物(药物)的气对人体起作用呢?我们举例比如,人吃辣椒,辣椒性味辛,性热。人吃了之后,首先是它的气直走人的气。这是特别快的过程,辣椒一吃,甚至还没有进到胃里,有的人就开始冒汗,这是辣椒的气直影响到人的气,而发挥了作用。因为辣椒性热,所以这个热“气”直接影响到人。人也就热起来。所以吃辣椒有防冷御寒的作用。然后辣椒被嚼烂进入到胃,通过胃液的腐化和胃孺动,进一步把它送到小肠,大肠。进一步对辣椒的形(结构)进行分解,消化,吸收。残渣排泄出去。另一方面,大家都有体会,人在饿的时候,就出现乏力,全身酸懒的感受,只要一吃饭。即使这个食物在胃里,还没有被消化吸收,人也长劲、长精神。虽然食物有形的营养还未被吸收,但它的气已作用于人体了。这就是“阳为气”“气生形”的内涵。

“味归形”的过程,也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比如,牛奶这一食物,味甘,性平,人食之后,它的“形”,蛋白质,脂肪等。要和胃液混化。在这一混化过程当中,首先牛奶和胃液发生化学反应,使牛奶里面含的蛋白质,脂肪失去它本来的整体信息特性。而变成符合人的信息(人可利用的)脂肪,蛋白的特性,通过胃的蠕动,进入到小肠,大肠。在小肠,大肠里进一步混化,使这种(结构特性)完全符合人可利用的结构特性的脂肪,蛋白,才能被子吸收、转化、代谢而成为人的一部分(同化作用)。如果没有这一复杂过程。直接把牛奶用注射的方法打到人体里去,人体就不能同化它,就会引起人体的发热,及其他变态反应,甚至危及至生命。

我们认为,形与气,气与精,精与化(神)之间的相互转化,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个体差异)会有很大的不同,但作为同类的人来说,应该是有其规律可查的,多少形能化成多少气,多少气能聚成多少形;同理气聚为精,精化为气。精(包括气)化为神,神聚成精(气)的关系。就像物理学里面的热功当量,热能转化成功、功能产生热之间有个常量一样。它们之间也一定会有一个常量。这个数值是多少?只有等待数十,甚至数百年之后的中医精英们去解答了。

形、气、精、化之间的相互转化,不只是按形气精化的层次进行。它们还可以根据身体机能需要。随时调整其气化结构。必要时,神也可以不通过精气直接生成形,形也可以直接生成神。这个复杂的过程都是在气的运动(开合聚散出入化)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