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不少患者抱怨减肥很难成功,有位小姐姐在某医院减肥门诊看病有半年多,中药西药、针灸按摩,还使用了时髦的气功疗法,体重也确实减轻了不少。不料,就在春节期间,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了不少好吃的,体重又开始回增。差不多两个半月,她又赶上了原来的体重。还有个小伙子,听说运动可以减肥,于是坚持长跑,很有起色。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停止跑步,结果不出一个月,体重又慢慢恢复了原样。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已的肥胖阈值。所谓阈值实际上就是一个正常范围。人体有许多阈值。例如,人体内血糖总会保持一定的范围,如果血糖过多,超过了这个正常范围,就会由肾排出而出现尿糖。我们把这个正常范围的数值,叫做肾糖阈。此外,还有视阈、听阈等等。 人的胖瘦,对于某一个个体来讲也总有相对稳定的体重范围。如果你生病或者劳累,体重会减少,但病好了疲劳恢复了,人体就会增加吸收营养,减少释放能量,再次保持原来的体重。如果体重超出了这个范围,人体就会减少吸收营养,增加释放能量(或者出现病态),从而保持体重的相对稳定。 国外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招募了一些志愿人员,让他们在200天内尽量地大吃大喝。他们的食量大约是原来的两倍以上结果发现,只有个有肥胖病家族史的人和一个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体重增加了许多,其他的人很难达到他们所指定的指标。即使有个别的人体重达到了目标,他们也变得体乏无力,对什么也不感兴趣了。停止实验以后,大约过了75天左右,差不多又恢复了原来的体重。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胖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同样,一个人要减肥也不是件易事。 那么,控制人体肥胖阈值的机关在什么地方呢?科学家们认为它位于人体司令部一脑中一个叫下丘脑的部分。它主要是通过如下过程发号施令的。 人体的所谓肥胖,无非是脂肪过剩。人体的脂肪细胞大致可以分为白色和褐色两种。白色脂肪细胞是人体储贮脂肪的仓库而褐色脂肪细胞的功能倒象个燃烧炉。这些燃烧炉的作用直接与人体肥胖有关。当你吃多了,身体肥胖起来,超过了规定的阈值,下丘脑就下令让褐色细胞把多余的脂肪燃烧掉。此时,人体的胃口也打不开或出现某些病症,体重随之减轻。相反,身体消瘦起来,低于肥胖的阈值,下丘脑就让褐色脂肪细胞降低燃烧的速度。同时人体就会变得疲乏(减少消耗),胃口也越来越大,从而企图保持原来的肥胖程度。 临床实践证明,某个个体的某种阈值并非一成不变。就举肾糖阈来讲吧, |
|
来自: 昵称6949859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