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掉“大湿”,成就养生大师

 无梦的天空1234 2020-04-17

有种奇葩叫“大湿”,不是什么湿都叫“大湿”,有人把“湿气”在身体的临床表现从初级“大湿”到殿堂级“大湿”归为五档,非常形象,也很容易让人辨别,看看自己是哪个级别“大湿”?具体如下:

初级大湿:

头:早晨起床,蒙蒙的不清爽。

四肢:平时酸懒乏力。

中级大湿:

头:像裹了一条湿毛巾,沉沉的或蒙蒙的。

四肢:上下楼或走路会觉沉重,腿如灌铅。

嘴巴:粘腻不清爽。

汗液:粘味重。

高级大湿:

腹:容易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长期腹泻,大便不成形。

肠道:便秘,排便不爽,特费厕纸,大便粘腻粘马桶。

殿堂级大湿:

面部:浮肿;每当早起脸面或者眼皮都会变的丰满性感。  

腿脚:浮肿;每到晚上都觉小腿胀、或脚踝总有很深的袜印;手脚冒汗;脚气。  

皮肤:皮肤瘙痒;湿疹。  

口舌:舌苔黄腻;睡觉流口水,说话唾沫星子漫天飞。  

四肢:身体常沉重酸痛,关节炎。

从五个方面检查体内湿气情况

【起床时看感觉】

饮食作息和原来一样,但体重明显增加?关节僵硬,起床浑身酸痛?下肢水肿?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

 湿气重的人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而且表现为虚胖的体征,更严重的人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如厕时看大便】

大便稀烂不成形?大便基本成形但较软,而且大便完了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

正常大便是香蕉样软硬适度的条形。而如果像熟得过度的香蕉一样外形软烂、黏腻的大便就是脾湿的表现,说明身体消化功能异常。体内湿气过重时,小便往往表现为尿不多,甚至尿量很少或尿得不痛快。有些女性白带量多,也是湿气的显现。

【洗漱时看面色和舌苔】

早晨眼皮肿,有下眼袋?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

 健康人平时可以养成定期观察自己舌象的习惯,对照一些中医舌诊的图片,就可以发现自己健康问题的蛛丝马迹。在夏季,脾湿的人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白天看精神状态】

是否有胸闷的感觉,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感觉四肢或身体沉重甚至有浑身酸疼感?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活动时关节发紧,好像不灵活?有头昏沉、头脑不清爽的感觉?易困倦,有时记忆力减退?

古人说“脾气一虚,肺气先绝”,说明脾与肺的功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脾气虚到一定程度,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短气、少气懒言,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吃饭时看肠胃状态】

到饭点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时有隐隐的恶心感,好像吃下去的东西往上顶?

中医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我们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水液,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细胞新陈代谢提供能量。

多数人在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马上会有饱胀的感觉,这是胃强脾弱的表现,也是脾湿的征候。

大湿的来历

“湿气”属于中医范畴,西医理论是没有湿气这一说法的。湿气,是一种津液过多的表现,而“湿气”在体内是正常存在的。湿气与中医病因里与风、暑、寒、燥、火,称为“六淫”,湿气是六淫之一,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长夏主气。长夏指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较多,热蒸水腾,潮湿充斥,为一年湿气最盛的季节。

根木头,在潮湿的地方放久了,水气能渗透到木头里面去,而让木头生霉菌,生蘑菇,让木头变质腐烂。可见水分子有多么小?穿透力有多么强大?

现代人的体质,95%以上变成阳虚阴盛体质。什么叫阳虚?就是体内热量不足、能量不足的意思。什么叫阴盛?就是寒气太多、水气太多、或称为湿气太多的意思。湿气跟水气,是同物而异名。

我们常听一句话:“问题常起于毫末,祸患常积于忽微”,其实身体的湿气往往都是平常一点一点小小的忽视、忽略而积弊成病,积重难返。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去了解湿气所在时处,有准备的进行防范。

1.天气中的湿气

天气中的湿气多产生于夏秋两季,夏秋之交热而多雨,湿气较重。因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什么叫“天一”?天为阳,地为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就是说“天的阳气,生出地上的水来”的意思。天上的阳热之气,跟地下的阴寒之冰结合,才产生了水。所以,往往天热了雨水就多,比如,我们说的梅雨季节。当然,阴雨天气湿气就重一些,晚上和早上湿气要比大白天重。

2.环境中的湿气

环境中的湿气多产生于水多的地方,那么哪些是水的地方呢,比如湖河海边,大家都有感受,在海边,特别阴天,整个人好像被一身湿衣服裹着,那种感受实在不好。再比如山林之地,湿气偏重,树木繁盛本身就是靠水汽涵养而来。象山城重庆、成都这些地方,降雨量大,水汽难以散发,所以,湿气就偏重,所以,这些地方人爱吃辣椒。

3.居家生活中的湿气

居家生活中的湿气往往从哪里来呢?一般是在洗衣房、厕所、卫生间以及养花草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最能滋养细菌了,说不定每天回家的时候,就有一大波细菌正等着你,更要紧的是,这些湿气还会进入你的身体,一旦体内有了湿气,会导致各种毛病。

当然,这些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因为天时和环境是相对很难改变的。居家生活中的环境湿气也是很容易避开的,可以通风、除湿机等手段来有效除湿。

4.人体的湿气

人体的湿气不是水,也不是汗,而是像鼻涕一样黏的东西。通常是存在骨缝关节处,湿气最易渗透人体,而且从来不孤军奋战,湿气遇寒为寒湿、遇热为湿热、遇风为风湿,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还有暑湿、痰湿......有病的人体内,往往伴有顽固的湿邪,这就是现代人的病复杂难治的原因。

中医认为,“湿邪在,百病在,湿邪除,百病无”,所以,湿邪过多,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湿气重是指湿为重浊有质之邪,属阴,湿邪致病,常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等沉重等。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裹。湿邪阻滞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湿热虽有外湿、内湿之分,但其为病则相互影响,为内外合邪。

大家都知道,人体全身都是血管,它分为三大类: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我们将全身的血脉比喻为江河大川与小溪,就比较容易理解湿、寒的概念了。当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时候,他全身的血液都是畅通的,相对于河流来说,小溪清澈,动脉澎湃,静脉安静从容,这时气血阴阳是平衡的;然后开始修筑水坝,砍伐森林,排泄污物,小溪变得混浊甚至断流,河流流速减缓,开始变得污浊、臭秽,里面原有的生态系统被摧毁,充满了肮脏的杂物。人体的湿寒也是如此形成的。

中医说“百病皆因痰作崇”,这个“痰”字,实际上就是指水气!比如说,冬天我们咳出的痰就是湿气排出体外的一种形式。

水为阴,水少,阳能胜阴,水即归于正化,化为津液正气;水多,阳不胜阴,水即为阴邪,滋生细菌病毒。所以能不能喝水,要看各人体质。阳盛火旺者可喝,阳虚寒湿者勿沾。

其实“湿”仅是“水”之微者,多喝水,伤阳生寒,生水生湿,生细菌病毒,正是制造疾病的最好办法。难怪专为制药财团服务的阴谋家砖家们,天天叫人多喝水,让药厂和医院大发其财,拉动了医疗产业的“大马车”!人们不能明辨对错是非,不能见微知著,只能每天积极主动配合砖家的喝水理论。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得出结论,湿气的产生和你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常年的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在盆地、沿海、崇山峻岭的地方,在海边、湖边湿气也会重。

水气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从外得之,如淋雨穿湿衣,或“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之久得之”,或常居湿地,或常下水浸水,水气从皮肤关节而入,引起风湿病痛风。淋雨浸水引起痛风的病例太多。以前农村山里人,早上起早光着脚就下田里干活,一些年以后就得风湿病、关节炎;也有在山里干活没穿雨披就会因淋雨引起痛风,久治才渐愈。但现在这种情况很少了,一是现在干农活的人少了,二是防护也注意了。另一途径是水从口入,喝水就是引进水气水邪的最佳途径。

我们重点要从中医养生、日常饮食作息方面来研究湿气。看它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又应该如何的去防范和治疗。

中医对湿气的剖析

中医的“湿”理论,源远流长,从两千多年前《内经》就认识到湿邪是致病的邪气,在人体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世湿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湿”字的含义

“湿”字,《说文解字》日:“幽湿也,从水,一所以覆也,覆而有土故。”《尔雅·释地》日:“下者日湿。”《易·乾 卦》日:“水流湿。”说明湿的原意和水有关。从造字解释:湿的形符为“亭”说明湿和水有关,湿的声符为显。“显者,阳也”。水加阳为湿,阳蒸水动以成氤氲为湿。

湿的相关概念很多,有湿邪、湿证、湿病、湿浊等。湿邪指的是病因,有内外之分。六淫之湿致病者,称外湿。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水湿停聚者,称内湿。湿证已含有病机概念在内,是由湿邪(内外之湿) 引起具有湿特点的证候的统称。由湿邪侵袭人体,或因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水湿潴留体内,而表现水湿停滞的病证,是综合分析症与证的归类结果。湿浊是湿与秽浊相合,郁闭之性更强的病理因素或病理产物。

2.湿气的特性

2.1重浊之性

《临证指南医案·湿》日:“湿为重浊有质之邪。”重为沉重、重着之意。湿为阴邪,易困清阳,阻遏气机,故具重浊之性。《素问·生气通天论》日:“因于湿,首如裹。”即指出了湿邪致病可出现头重如裹的特点。重着亦可表现在身体其他部位,如出现四肢困重,关节肿痛等。浊为秽浊之意,其秽浊之性表现在能潜藏各种邪气和邪毒,具有纳垢的特点,临床可见多眵,小便浑浊,大便垢滞,带下秽浊,下痢黏液脓血、口气熏人,湿疹浸淫流水,舌苔垢腻等表现。

2.2郁滞之性

郁,通“鬱 ”,滞,停滞。中医素有“清湿多致气机不畅,浊湿多伴血行不畅”之说,说明湿可郁闭气血,进而导致脏腑经络,阴阳的痹阻。湿邪郁滞多形成实证,如湿困清窍可见嗜睡,湿阻经络可见肢体麻木,湿阻上中二焦,可见胸闷脘胀等。亦可“因实致虚”,郁滞13久可耗气伤阳、伤血败血等。湿的秽浊之性实际是由“郁滞”之性所致,由于湿阻滞气机,妨碍正气推陈祛垢,日久蕴腐化浊而成。

2.3黏滞之性

黏指黏腻之意,湿有黏滞之性,一是指病程缠绵,湿邪为患,其来也渐,其去也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正如《医原》所说:“湿为浊邪,以浊归浊,故传里者居多。药之邪退,迟一、二日复作复传,反复循环。”多种慢性疾病长期难愈,起伏缠绵与湿邪黏滞之性密切相关。其二是症状之黏滞,罹患湿病之后,排出物黏滞,如汗出而黏,大便黏滞不爽,湿疹浸淫流水、舌苔腻浊等。

2.4隐匿之性

是指湿邪致病常于不知不觉中起病,证见若是若非,不易察觉。湿阻患者亦不知何时患病,而一旦被察觉或已湿邪久积。如《杂病源流犀烛》所云:“其熏袭乎人,多有不觉,非若风寒暑热之暴伤人便觉也。”

2.5弥漫之性

湿为弥漫性之邪气,流动性强,虽以脾胃为中心,但无处不到,上可达脑窍、下可至二阴和下肢,外可达肌表筋骨经络,内可到五脏六腑,如肝、胆、心、肺、肾、膀胱、大肠、小肠等。

2.6亲和之性

湿不仅可与风、热、寒、暑、燥相合形成风湿、湿热、寒湿、暑湿、燥湿,而且常与痰、热、瘀、毒等病理产物相互依存,形成新的病理因素,导致疾病性质的复杂多变。

(1)寒湿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日:“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指出了寒与湿相合,不仅作为病因,而且作为病名。

寒湿,重点在寒,湿为阴邪,寒也是阴邪,寒湿则阴上加阴。所以,寒湿的人一定会阳虚,阴盛阳衰,会怕冷,怕吹风,怕吃凉东西。寒湿内阻,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瘀血经络不通,不通就痛,所以寒湿体质的人会觉得全是哪都疼。

湿气遇到寒,就会形成寒湿,这就好比冬天,不管怎么冷,只要干燥人还是可以接受,但是南方的湿气重,南方的冬天比北方更难受。

(2)风湿

《金匮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日:“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指出了作为病因风与湿可相搏为病,也明确了风湿(病)的证候特征。

湿气遇到风,就会形成风湿,这就好比湿的衣服穿身上,大风吹过那种感觉,驱风容易,一旦形成风湿,就是慢性病,一时半会就治不好。

(3)湿热

朱丹溪认为:“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刘完素《宣明方论》明确提出“积湿生热”、“湿自热生”的论点。湿热相合,难解难分,临床湿热病证非常广泛。

叶天士在《南病别鉴》中说:“热得湿而热愈炽,湿得热而湿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交合,其病重而速。”湿热久蕴,可从患者体质或外感时邪发生转化,从阳化热,从阴化寒。热重者,易耗伤津液,或湿热化燥,耗伤气阴;湿重者,易损人之阳气。湿热既是脏腑失调的结果,又能进一步影响脏腑功能,进而加重湿热之势,耗伤人之正气。在治疗过程中,湿需温化,热需寒清。

湿气遇到热,就会形成湿热,这就好比桑拿,又湿又热,让人喘不过气,不如烈日当空。湿热呢,重点在湿,因为湿所以运化不了,因为热所以吃一点滋补厚腻的东西就会上火,口臭啊,口疮啊,长痘痘啊等。

湿热体质的人容易得各种皮肤病,湿疹、荨麻疹、痤疮等等,是那种红肿热痛或者痒的皮肤病,不过寒湿也有皮肤病的。湿邪是这样子的,如果你身上没有寒,通常湿气久了就会化热,成为湿热。如果你身上有寒,湿气立马与寒结合,成为寒湿。

(4)暑湿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日:“天之暑热一动,地之湿浊自腾,人在蒸淫热迫之中⋯⋯内外相 应,故暑病必挟湿者。”陈无择《三因方·卷五》日: “暑湿者,恶寒反热,自汗,关节尽痛,头目昏眩,手足倦怠,不自胜持,此并伤暑湿所致也。”指出了暑与湿可相合为病及暑湿病的见证。

暑湿多发生于夏令暑湿俱盛的季节,南方多见于5~10月。发病较急,初起以发热较高、头痛身重、口渴、脘痞等暑湿郁遏卫分肌表的证候为特点。传入气分较快,病变过程暑兼湿邪的证候特点突出。

暑湿的发生由感受暑兼湿邪而致病。夏令气候炎热,容易形成暑兼湿邪。若人体正气不足,或因天气炎热而嗜食生冷,以致水湿内停,往往容易感受暑兼湿邪而病。本病所及部位、脏腑,主要是卫分肌表、肺、三焦、胃肠等;若暑湿化燥化火,耗气伤津,也可深入心营,引起动风、动血。

(5)燥湿

燥与湿是两个性质相反的邪气,一般不会同时侵犯人体。此处是主要指燥与湿相兼的病理概念。气机升降失常、津液分布不均是导致燥湿相混的关键。阴虚内燥与痰浊水湿并见是其临床特点。

《灵枢·百病始生》日:“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涩指组织之燥,渗指痰湿之成,即燥湿是肿瘤产生的机制之一。另一方面,湿(热)体质感受秋季燥邪,亦可出现燥湿相兼,如吴达《医学求是》日:“秋季每多肺燥之证,即湿体亦有上燥之时。”叶天士《温热论》云:“再舌苔白厚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可视为是燥湿相兼的舌象之一,临床尚有苔白腻而舌中有裂纹者,亦属燥与湿相兼的舌象。

(6)湿痰相合

湿与痰本自一源,均是体内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存存齑医话稿·卷一》日:“痰属湿为津液所化。盖行则为液,聚则为痰。”《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日:“一切诸痰,初起皆由湿而生。”认为湿是痰饮的主要来源,湿聚日久化为痰饮,相合可形成痰湿。

(7)湿瘀相搏

湿滞气机,影响血之畅行,血行不畅,或湿滞伤络,滞而成瘀,因湿致瘀,也可因瘀致湿,两者互为因果,湿瘀并存可导致多种疾病复杂缠绵,难期速效。

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提出:“脾胃受湿,瘀热在里⋯⋯致生疸病。”李梃《医学入门》提 出:“湿热涩血,而后发为痈疽。”等等,临床湿阻瘀停者,常显舌质黯红或黯淡而苔腻之象。

(8)浊毒

浊包括湿浊、痰浊、瘀浊。浊邪是指内生之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在体内蕴积日久,转化而成的对人体脏腑经络造成损害的致病因素。浊毒既有黏滞,易阻寒气机、结滞脉络、缠绵难愈的“浊”性,又有暴戾、顽固、多发、内损的“毒”性,相生互助为虐,故其致病表现为凶险、复杂多变、难治难愈。

且痰浊和瘀浊皆可生化毒邪,毒邪再生痰浊和瘀浊,形成恶性循环,致使疾病迁延恶化。研究表明,多种慢性难治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脂、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肝炎,以及临床常见病如痤疮的发生都与浊毒有关。 

如何避湿排湿?

对身体有害的湿气,《阴阳应象大论》有曰:“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可见湿气对人体脏腑、气血、筋骨、肌肉及经络等器官功能影响极大,有碍身体健康。

人体的湿气就像自然界的雨水,那么雨水适量的话,可以浇灌农作物,还可以净化空气,补充地下水。那如果雨水太多,连续降雨,这时候排水系统还不是很完善的话,就会产生内涝,就会发生水灾,水过多不能运化散发掉就是在人体内表现为“湿气重”

湿气麻烦的在于它一旦进入人体,就很难除掉它。就像一碗面粉与水混在一起,我们想想这时候再把它们再分开有多难!湿气进入人体之后,就是如面粉里掺了水,混合在身体里了,所以,除湿排湿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有“千寒易除,一湿难除”之说。

我们从湿气的来源来看,就大概知道该如何来避湿排湿了,简单来说,湿气有四大来源:一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天气和环境的问题,受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长期下雨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二是吃过多的肥甘厚腻的食物,特别是肉食会产生湿气;三是喝过多的水,吃过多的水果会产生湿气;四,是运动太少使湿气积于体内,另外运动量减少导致脾胃功能下降

1.以脾胃之治为要

湿气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脾主运化,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滞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脾主运化,运化水湿,脾运化水湿功能正常,既能使体内各组织得到水液充分濡润,又不能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脾脏虚,脾脏运化水湿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湿在体内积聚,因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形成水肿,故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我们为什么身体感觉不太好的时候,往往觉得口干?因为湿气归湿气,津液归津液(口水,唾液也是津液的一种),我们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你不能说身体里水湿很重,就把水湿挪过来唾液润泽口腔,那不可能。

相反,湿气越重,反而越容易口干,究竟什么情况会引起口干?病机不外乎二个,津液输布失常和阴津亏损为什么会津液输布失常?何为津液?

首先要明白,中医里津液这个概念很广,广到它包含人体所有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大到胃液,肠液,尿,汗...小到唾液,眼泪,口水,关节液...这些都是津液,津液能滋润我们身体的所有器官,它会滋润皮肤,让皮肤有弹性,津液充足,你的眼睛,鼻腔,嘴巴就不会发干。

 人体重的60%-70%都是液体组成,但津液(口水,汗液,尿液等等)的输布,生成,排泄整个过程很复杂,离不开肺脾肾,它依赖多个脏腑共同协作。

所以,嘴巴干看似一个非常简单的症状,但背后,涉及到很多个脏腑共同协作,其中重中之重,还是脾胃。

因为,第一:生成津液(口水,汗液...)的原材料不是别的东东,主要是我们吃下去的食物,食物会经过胃,大肠,小肠消化,经过这一步后,食物变成了营养水液,接下来轮到脾上,脾,会接收这部分食物营养水液,负责运化。何为运化?

就是对这些食物营养水液进行二次加工,再一次吸收其中的营养,水分,如果脾的运化能力很强,那么,食物营养水液就会乖乖被转化成津液,津液产量就上来了。你怎么会口干呢?

但如果脾的运化能力很差,那食物营养水液非但转化不成津液,反而会停滞在体内,变成湿气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可以这样理解:当一个人津液足的时候,他的湿气一定不会多。但,如果一个人湿气很重的时候,他的津液肯定不足。

这个背后的原因就是指向—生产津液的脾胃能力问题,脾胃运化水液无力,直接导致津液产量不足;其次,津液的输布还依赖脾气向上升清,脾喜燥恶湿,湿气那么重,就像给脾套了一件湿衣服,它还怎么向上升清?

脾无力升清, 脾不散精, 津不上承,你的嘴巴当然发干(缺津少液啊),所以,归根到底:唾液不足,嘴巴发干,原因在于脾虚怎么看脾虚不虚?

最简单就是看舌头中部舌苔,舌苔厚腻---湿气必重,湿气重脾胃运化能力一定不好。中医里有句话叫: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一虚,湿气来了,湿气久了,它的升级版--痰,也来了。如果再撞上心情郁闷,气郁,气滞,痰停到哪里,病就在哪,痰停到乳房就是乳腺增生,停到子宫,就是子宫肌瘤......

所以中医治这些病,都是从化痰入手,其本质在于调脾胃,疏肝气,尤其接下来黄梅天要来了,一年中湿气最重的时候。大多数南方城市会变成大型桑拿房,空气湿度极大,本来湿重的人遇上这种外湿,人就会更难受。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伤寒论》是如何对证湿邪恶的。

湿气在外,因风相搏,流于经络,骨节烦疼,卧不欲食,脉浮缓,按之涩,桂枝汤微发其汗,令风湿俱去;若恶寒,身体疼痛,四肢不仁,脉浮而细紧,此为寒气,并桂枝麻黄各半汤主之。

湿气在内,与脾相搏,发为中满,胃寒相将,变为泄泻。中满宜白术茯苓厚朴汤;泄泻宜理中汤;若上干肺,发为肺寒,宜小青龙汤;下移肾,发为淋漓,宜五苓散

调脾胃的方法有许多,药方也有很多,下面介绍一下四神汤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祛湿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薏仁、莲子山药、茯苓。四种食材的比例是1:1:1:1,约每味20克左右

这四位神仙』,汇在一起后互相补遗,制成的汤水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祛湿、降燥等诸多益处,几乎发挥出了『无敌』的功效,四神之名当之无愧。

相传乾隆皇帝江南时,随伺在旁的四位爱臣、由于日夜操劳,加上舟奔波、水土不服,因此相继病倒,连御医也是束手无策,不久有一道人帮他们开出了莲子、薏仁、淮山、茯苓等量炖的药方,四位大臣服下这药方之后,果然立即痊愈。

此后,每有官员南巡,皆以此方炖煮食物养身,久而久之,此方便四臣汤为名在民间广为流传。当这药方传到湾之后,由于不清楚四臣汤的由来,并且的台语发音相同,因此以讹传讹而成为四神汤

四神汤,以甘平为主,甘能治水,故能健脾和胃。山药以补虚为长;茯苓以去湿为长;薏仁有化湿之功,又能清热,因为湿久会化热,变成湿热,薏仁最擅长清湿热;莲子养心安神为首功。

2.其他调理方法

湿气重容易损伤身体,影响日常生活,那么湿气重怎么调理?湿气重的调理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中药调理、中医调理、饮食调理等。湿气重的调理方法是:

(1)中药调理:

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利水渗湿药。

芡实: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功效,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有较好疗效。

赤小豆: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多吃赤小豆能去湿气。

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之功效。

(2)中医调理:

艾灸: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通过艾灸祛除体内湿气效果较明显,同时也可以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

艾叶泡脚:干艾叶10到15克,与5公斤冷水同煮,开后改小火10-15分钟关,能下脚时算起泡20-40分钟(有保温瓶的话,可在瓶中长的放半支、短的放两节艾柱,用开水泡5-10分钟后,再兑水泡脚)。水一定要没过脚踝,水温不低于35-42度。可连续泡3-5天(以后每星期1-2次即可),头天可多出点汗,后以微出汗则止。

见公号文章:泡个脚,有这么麻烦吗?是的!

针灸:温针灸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宣导阳气、除痹止痛之效。

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英国常年多雨。历史上毫无「湿气」概念的英国人,风湿病重到骨子里,数百年无药可医。直到1961年,英国人成立针灸学院,才终于找到攻陷风湿病的灵丹妙药,万万没想到,古老的中医竟成为自己的救命稻草。

拔罐: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等,一般拔罐时间15分钟为宜。身体不好的老人、体瘦者,拔罐时间应该减半。

(3)饮食调理:

红豆薏米绿豆粥:干红豆薏米绿豆各30克(也可以干红豆薏米各50克),用豆浆机常规打成熟浆后分两三次温服(也可晚上用保温瓶等量洗净,倒入半瓶开水,第二天白天喝汤,晚上煮煮吃粥),先连服七日后减至每星期二至三次到一次。

喝姜糖茶:干姜粉5-9克(每天1-2次),开水冲泡10-15分钟,加适量的红糖当茶饮。

饮食均衡,可适当多吃温热性的食物。

少吃冰凉的食物,少喝饮料,多运动。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湿气不是一两天形成的,祛湿是一场持久的战役,不是一两天就能看到效果,请坚持。

成为自己的养生大师第一步就是要除掉身体内的“大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