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被封闭在头骨内部,如果有血液渗出,大脑功能会受破坏,并可能损害大脑中的区域。 大脑中已经泄漏或爆裂的血管引起的出血称为脑溢血。 脑溢血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最常在中老年人中爆发。 医院的救护车,将62岁的李老汉带进了医院的急诊室,情况很紧急,老人已经意识模糊,逐渐陷入昏迷状态。 医生给李老汉做了脑部CT,确认脑内大面积出血,是突发脑溢血,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医生立即吩咐手术室做准备,一边将老人推进手术室,一边找家属签字,可陪同李老汉来的是三个邻居老人,谁也不肯代替家属签字,坚持要等李老汉的儿子到场。 医生心里急死了,可家属不签字,谁敢贸然做这个手术呢?本来这个手术的风险就很大。 等了半天,李老汉的儿子终于赶到了,二话没说就签了字,医生也赶紧飞奔进手术室,可没一会,医生却又出来了。 医生无奈地表示,李老汉颅内再次出血,因为抢救无效,已经离世了。 李老汉的儿子痛哭不已,可自己的老父亲是怎么突发脑溢血的呢?这事只有李老汉的三个老邻居能说清了。 原来李老汉自从老伴去世后,就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儿女不在身边,闲来无事,经常和三个老邻居一起打打麻将,消磨时间。 当天,李老汉的手气还挺好,一直在胡牌,乐的合不拢嘴,中间说想上厕所都没去,怕跑一趟厕所就把好运跑光了。 当时三个老邻居还笑话他呢,说他别为了赢点小钱,把肾给憋坏了,虽然不大好用了,但好歹是个家伙。 李老汉就嘿嘿笑,也一直没去上厕所,后来散局了,李老汉赶紧跑去厕所,可半天都没从厕所里出来,几个人跑去一看,人已经栽倒在里面了,话都说不清了,就立即给送到医院了。 医生听闻了李老汉发病的经过,不禁感叹,李老汉的脑溢血是被这泡尿给憋出来的。 提醒老年人:两个“生理需求”不能忍 1、排尿需求不能忍 憋尿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憋尿可引起血压增高,甚至造成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塞、脑出血等。 此外,当充盈的膀胱迅速排空时,迷走神经兴奋引起心动过缓、血压降低、脑部缺氧甚至短暂昏迷,如若出现跌扑,伤情难料。 2、排便需求不能忍 憋大便也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憋便虽然不像憋尿那样会突发意外,但大便在肠道里存留时间过久,会增加便秘的几率。 临床上关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脑出血,中风猝死等。 突发脑溢血,急救时最初5分钟至关重要 保持呼吸通畅 如果家中有人发生了脑溢血,最初5分钟的急救以及紧急呼叫120至关重要,而保持呼吸通畅是急救要点。 如果病人倒在厕所、浴池等狭小场所,家人应将其保持头部水平尽快转移到宽敞之处,并保持平稳和安静,立即呼叫急救车。 在救护车到来之前,采取措施保证呼吸道通畅:松开患者的衣领,取侧卧位,便于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或用纱布包住病人舌头拉出,以免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清除口腔的黏液、分泌物和呕吐物,以保持气道通畅。 一旦窒息,尽快掏净口腔,并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可以让血压较高且神志清醒的脑溢血者口服控制血压、保护心脏的药物。 养好脑血管,补充好2物: 1、α-亚麻酸 α-亚麻酸是人体所必须但要从食物中获取的重要营养物质,它对人体有多种益处。 临床证明,α-亚麻酸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梗塞、降低血液粘度、控制糖尿病、降血压、抗炎、抗过敏、减肥、保护视力、增强智力等作用。 多吃α-亚麻酸可纠正血脂代谢紊乱,溶解排泄脑血管内的脂肪,保证大脑血液供应,阻止腔梗进一步发展,预防脑梗塞。 富含α-亚麻酸的食物很少,其中秋苏籽油、秋麻仁油中含量比较丰富,均在55%以上,食用时应注意避免高温加热,可将其拌入酸奶或者淋汤食用。 2、补充水分 喝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小板在血管壁上的停留,避免血栓的形成,是维持生命体新陈代谢的重要一环。 记得三个时间段补水: 晨起一杯水,有助于稀释血液粘度,唤醒肠道,减少血栓的形成。 餐后一杯水,有助于缓解油腻,加快身体代谢,减少脂肪在体内的蓄积。 睡前一杯水,有助于补充水分,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尤其是中老年人,不能因为怕起夜而拒绝睡前喝水,可以少喝一点。 两件"伤血管"的事情,劝你不要再做: 1、长期熬夜 熬夜显然不是个好习惯,能不熬夜就尽量别熬夜。 熬夜会影响身体修复,使身体处于应激的状态,同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大量的分泌,使血管收缩出现异常,并且血压持续的升高,损伤血管的健康,增加心脑血管的发病几率。 2、大量吸烟 研究发现,烟中上百种的有毒有害的物质,对心脏,血压,血管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 并且吸烟也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外周的动脉收缩,损伤血管的内皮,从而增加血管的负担,造成血管损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