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梵高价值5亿的画,被9岁女孩涂鸦了???

 860277 2020-04-21

上周,除了疫情,最大的事儿可能就是在梵高生日当天,他一幅价值4600万元的画被偷了。

小思思本人很喜欢梵高的画,还特意跑去博物馆看过,感觉很感慨,想写篇梵高相关的文章聊表纪念。

结果,文章刚写完,突然看到有人发新闻:“重磅|梵高名画遭9岁女孩涂鸦”。

看到这个新闻,心情很复杂,梵高在的话估计要晕过去了。

杀人诛心啊!先偷画,接着再来个涂鸦???

不过仔细考证了一下,这新闻大概率是愚人节玩笑,大家不必当真。

但接连这两件事儿,证明了时隔一百多年,梵高依然是人类世界的顶流。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梵高的价值到底有多恐怖。

比如向日葵是梵高最爱画的静物之一,其中的《花瓶与15朵向日葵》(Vasewith Fifteen Sunflowers,1888),以两亿七千万人民币被卖拍。

下面这幅《鸢尾花》(Irises,1889),拍卖价格差不多三亿七千万人民币。

《雏菊与罂粟花》(Still Life, Vase with Daisies andPoppies,1890)被中国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以6176.5万美元(四亿三千万人民币)成交;

梵高除了画很贵外,还非常会带货,如果艺术界有一个带货排行榜,梵高一定稳坐榜首。

被估价7亿人民币的《星月夜》是各大品牌最爱的作品,铅笔、雨伞、四件套……他们动不动就来个梵高限定,只要能印刷图案的地方,你就能看到《星月夜》的身影。

小思思曾经有幸在纽约大都会,欣赏过这幅巨作,当时不懂事儿,不知道它值7亿,不然肯定多看一会儿。

在现代商业圈混的很不错的梵高,在艺术界的地位,也是数一数二的。

梵高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走心。

他擅长用夸张的形式表达着他的情感。

打个比方就是,在大家刚学习用照相机拍照的时候,梵高就学会了用Ps进行二次创作。

在梵高之前,绘画圈被一群崇尚写实的“学院派”所掌握着。

他们崇尚的是绝对的真实,就是那种放在你面前,你都分不清是照片还是画的效果,他们恨不得把人体的每个毛孔都画的清清楚楚。

在“学院派”的年代,绘画大多是为了服务他人,是一种高级的照相。

到了后来,莫奈和马奈出现了,他们被称为“印象派”,他们不再追求绝对的真实,拒绝一成不变的画法,开始追求一种“意境”:把真实的画面在脑子里进行想象后再快速成形。

画的像不像不要紧,但感觉要对!

“印象派”的画就好比在照片上加了一层更能展现画作效果滤镜。

而梵高属于“新印象派”,比“印象派”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在梵高这里,所有眼睛看到的画面都被他加入了个人感受,进行了二次创作。

梵高后期的画,不再为了服务他人而作,而是成了他个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他曾经给弟弟写过一封信,在信里你可以看出他对表达情感这件事十分的狂热。


强烈的情感表达成了梵高每幅画的重点,而为了保持住这种强烈的感受,梵高也经常用酗酒保持状态。

也有小道消息说,梵高是因为感染了梅毒才会导致长期神智不清。

总之,梵高在绘画天赋惊人外,就是一个奇奇怪怪的人。

不仅奇怪,梵高在小思思这个年纪时候,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废物……

梵高在刚成年时,相继做过艺术交易品学徒、助教、助理牧师,都因为性格孤僻和能力不足被辞退。

于是,梵高就和废柴一样蹲在家哭泣,这样的孩子,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被家人嫌弃。

直到27岁那年,梵高的弟弟提奥给梵高抛来了橄榄枝,希望梵高可以学习画画,成为一位画家。

因为在梵高失业的那段时间,梵高经常给弟弟提奥写信,信里面会有一些简笔画,弟弟提奥慧眼识珠,觉得梵高有绘画的天赋。

27岁的梵高就这样,意外的走上了艺术的道路。

(《吃马铃薯的人》( The Potato Eaters,1885)描绘了贫困农家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吃土豆的景象,现在收藏于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

从此以后,梵高就成了“啃弟一族”,每个月都要让弟弟提奥支付昂贵的材料费,后来,梵高还住到了提奥在巴黎的房子,扬言要开始给富人画像赚钱。

但,残酷的现实是,在梵高拿自己当模特画了35幅自画像成了“自画像狂人”后,还是没有人找他画画。

(《没胡须的自画像》(Portrait de l’artiste sansbarbe,1889 )作为梵高为数不多没有胡子的自画像,以7150万美元成交)

可能是受够了不被人看好的气,梵高很快从巴黎搬到了法国南部的阿尔勒,还邀请了在巴黎的好基友保罗·高更一起来阿尔勒搞创作。

(《在阿尔勒的艺术家卧室》(La chambre de Van Gogh à Arles,1889)这是梵高的艺术家之家,为了让弟弟看到自己的生活状态所画的画。)

但梵高和高更很快发现两个人的艺术想法不同,没办法一起搞创作,于是经常起口角,据高更说,在吵架的那段时间,半夜醒来经常能看见精神脆弱的梵高经常默默在站在自己的床头…

这种奇怪的举动,换谁都受不了,高更很快决定搬出这个梵高所谓的“艺术小屋”,于是,梵高一气之下就割了耳朵表示抗议!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梵高把这块割下来的耳朵,送给了当时的暗恋对象——一个妓女。

和基友高更的分道扬镳,再加上和妓女的分分合合,各种外界因素让精神状态本身不太好的梵高变得更加偏执,再后来,他就被送到了精神病院。

在精神病院,梵高开始进入了创作的成熟期,那副被估价7亿人民币的《星月夜》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


在精神状态稍渐好转后,梵高住到了奥维尔小镇加歇医生家进行修养并且继续创作。

(《加歇医生》(Portrait of Doctor Gachet,1890)梵高为精心照顾他的加歇医生画的肖像,已被私人收藏,拍卖价格五亿七千万人民币。)

在这个小镇,梵高爱上了在麦田上作画,还会经常和弟弟提奥写信交流各种想法。

也在这个时候,梵高选择了自杀。

电影《挚爱梵高》

后来很多学者认为,梵高并不是自杀,而是被别人枪杀而死,总之,这个谜团可能永远都无法解开。

在梵高短暂的37年里,他的画就和他的人生一样,从来没有被理解过。

电影《挚爱梵高》

梵高的偏执给他带去了灵感,也给他带去了痛苦。

很多人认为梵高的价值在于它纠结而又痛苦的人生。

但其实,梵高的价值在于对生活的理解和追寻。

就像他的信所说:


这,才是真正的美。

撰文 插画 / 小思思
编辑 / 大饼
插画绘于搭载 Procreate 的 iPad Pr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