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除身体觉受之二 观察呼吸——《思维科学实证修习指南》

 勇敢的芯2 2020-04-24
思维科学实证体系一

解除身体觉受之二

观察呼吸

作者:清凉月老师

2

 从物质角度论观呼吸

    观察呼吸的重要性:医学理论告诉我们:阳气者,因而上,卫外者也。所谓卫外,就是展现功能,是气的活动和应用。观手正是为了应用气机,为了能够灵活地调动气机。

    因而观手属于气机的卫外功能。气机进行功能活动的过程,也是消耗能量的过程。如果气机经常进行消耗性活动,而没有补充,没有修养生息的机会,最终会导致严重的气虚等病变。

人体有一套自我保护也就是休养生息的机制,这就是睡眠。睡眠时,气机收敛下潜,休养生息,补充消耗。待到消耗得到补充恢复后,重新开始卫外功能。

    然而,由于人们平时处于忙碌的生活,往往导致睡眠质量不高,尤其是处于现在这种思维状态,身体不可能得到真正的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气机无法真正得到恢复补充,更谈不上让气机充盈了。

    为了让气机达到高度充盈,从而尽快突破身体这一关,我们选择观呼吸。通过观呼吸,让气机收敛下潜,得到恢复充盈。(从物质角度论观呼吸)

 从思维角度论观呼吸

    疾病的发病机制:在现在这种思维的衍生状态,我们的思维总是处在不断地猎奇和比较中,这就导致我们的思维始终纷繁复杂,无法真正平静。

    由于心物是一体的,当思维处于纷纷扰扰中,身体的气机必然处于纷乱状态,这就无法避免的会产生各种疾病。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身心两个方面的疾病,就是因为我们处在思维的衍生状态的原因。如果能够跳出思维的衍生状态,身心就会得到调整和恢复。(从思维角度论观呼吸)

    怎样才能跳出思维的衍生状态呢?很显然,当思维还处在猎奇和比较的状态时,思维必然象猿猴一样,到处奔突,无法安宁,这样我们是无法跳出思维的衍生状态的。

    所以这时候我们就要首先选择一个思维对象,让思维无法四处奔突。在这里我们同样选择呼吸作为观察对象。

 选择观呼吸的原因

    总之,无论从气机的自身生理机制还是疾病的发病机制,我们都选择观呼吸。

    作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同样还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呼吸比较规律,不会引起思维的起伏纷乱;

  2. 呼吸无任何特殊意义,所以不容易引起逻辑思维,思维不容易进入相续状态;

  3. 呼吸是身体的一种特征,是身体气机变化的一个表现,观察呼吸能够直接改变人体气机运行生化,让气机达到一个稳定状态,从而达到休养生息的效果。

    在选择思维对象的时候,我们通常要求所选择的思维对象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A :所选择的思维对象必须能够引起我们的专注,比如比较喜欢的(如打太极拳、写毛笔字等)、比较复杂有难度的(如观腹式呼吸等)、比较痛苦的(如腿痛等)等等。这些观察对象能够让我们集中注意力,从而能够尽快解决散乱和昏沉问题。

B :所选择的对象能够引发柔软心:这是因为柔软心能够产生定力。

C: 所选择的对象难以让人展开逻辑思维:这样思维就不容易进入相续性。

 满足三个条件

    和这三个条件相比较,很显然,观察呼吸最容易满足 C 条件,因为呼吸有规律同时没有特殊意义,这样就难以展开逻辑思维。

怎样才能满足 A、B 两个条件呢?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01

    第一:对呼吸的整个过程,我们仅仅选择腹部的变化作为观察对象,因为观察腹部变化有一定难度,初学者会觉得比较复杂、比较困难,这恰恰是最有利的地方,因为当你从事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时,你自然不会散乱,当然更不会昏沉,这样就满足了 A 条件。

    同时,观察呼吸的任何其他细节,最终都必然过渡到腹式呼吸,也就是说,腹式呼吸是最后的落脚点,我们直接从腹式呼吸下手,就是一上来直接从根本做起,这样,就能更加快捷的出现效果;这是我们选择观腹式呼吸的另一个原因。

02

    第二:怎样满足 B 条件呢?我们的同志在勤苦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些很有效果的方法,比如观想腹部是一个可爱的小孩子在熟睡中甜美呼吸。认真观想孩子熟睡时的可爱模样和呼吸的深沉甜美,这样自然就能产生柔软心,因为柔软心的升起,自然就会产生定力,同时排除了紧张心理。

    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勤奋努力,就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来。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很快就解决了腹式呼吸问题,解决了气机的休养生息问题,为下一步直接在思维上下功夫打下了坚实的物质(身体)基础。基础打牢了,自然就能非常快速地突破身体这一关,同时,为以后每天、每座都能进入高层次思维状态解决了最大的拦路虎。

    只要能够经常性地、轻而易举地进入高层次思维状态,我们就不会被这个世界的各种诱惑所吸引,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退步和退心的问题。这样,最终的成功就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而变成实实在在的指日可待的美好未来了。


对第一、第二的小结:

通过观呼吸,我们完成了气机的充盈问题;

通过观手,我们完成了气机的应用问题;

    在这个阶段,为了尽快取得突破,我们选择卧姿作为这一阶段的主要姿势。这是因为在躺着的时候,最容易放松,初学者能够摆脱身体的不适,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于观察的对象。

    事实证明,即使毫无基础的初学者,也能通过这种方法让自己很快、很轻易地集中注意力观手或观呼吸,并因此而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内气的充盈和双手热胀感的增强,逐渐过渡到主要采用坐姿进行训练。

03

    第三:身体觉受的彻底解除: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往往只能通过两种方法回归思维的根本状态:

    第一种方法:改变对时间的感觉,借助合适的外因,回归思维的根本状态;

    第二种方法:通过破坏思维衍生状态的构成条件,从而回归思维根本状态。

    前一种方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禅定。在不同的思维状态,人们对时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举例来说,我们闭上眼观想水滴从房檐落下到达地面这么一个短暂的过程,不同人所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经过严格专业化训练的人在观察这个过程的时候,所用的时间会远远超过一般人所用的时间。正是因为不同思维状态的人,对时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能够通过改变对时间的感觉,从而让思维达到较高的状态。

观心

    第二种方法,我们通常称之为“观心”。我们现在这种思维的衍生状态,它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也是由条件构成的,因此只要破坏它的构成条件,就能达到破坏思维衍生状态,让思维回归根本状态的目的。

    我们现在的思维衍生状态,是由哪些条件构成的呢?它主要由两个条件构成:一个是能思维的本体,另一个就是所思维的对象

    我们通过破坏所思维的对象,让思维失去思维对象,这样就能达到破坏思维衍生状态的目的,这就是贯穿整个观心过程的“放下”的方法。所谓“放下”,换个说法就是破坏思维对象。

    在这两种方法中,我们选择第二种方法回归思维的根本状态,这是因为第一种方法往往会产生许多美好的反应,学者常常因为沉迷于这种美好的体验而失去灵敏的觉知心,因而总是不得不借助合适的外因达到回归思维根本状态的目的。

    然而合适的外因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许多人甚至会因此而空过一生。而第二种方法就不同了,它有很强的自主性,学者完全能够自主回归思维的根本状态。

    用第二种方法回归思维的根本状态,关键在于两点:

    一是选择合适的思维对象,二是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决心。

    我们选择观察身体的痛苦作为首要观察对象。身体的觉受分为苦和乐两种觉受,乐的觉受往往让人产生迷恋,不愿放弃,从而无法达到观心的目的。

    而苦的觉受就不同了,人们往往急于放弃这种觉受,因而不仅会很精进、很专心,无法散乱和昏沉,尤其重要的是,在放弃这种苦的觉受的过程中,会深深地体会无我的意义。

    这是因为在与苦觉受的斗争中,如果采用对抗的方法,反而会使痛苦更加明显,相反,如果采用无我的观法,就能很明显地减轻痛苦,甚至快速地消除痛苦。

    在这里,我们需要有正确的观念,那就是观察身体觉受的过程就是观心的过程,就是破坏思维衍生状态的过程,就是回归思维根本状态的过程。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观心,其实就是观察思维的对象,破坏思维的对象,放下思维的对象。在这里,身体的觉受就是思维观察的对象,排除觉受的过程就是放下思维对象、破坏思维衍生状态的过程。

    教条主义者们总是狭义地认为只有观念头才是观心。事实上,我们思维衍生状态中的哪一个念头不是和具体的事、具体的人相联系的呢?难道和身体觉受相联系的念头就不是念头吗?因此,学者千万不要头上安头,戴着眼镜找眼镜。

 看到念头的生灭

    随着身体感觉的渐渐消失,思维逐渐提高到一个层次,达到一个相对平静的状态,这时候已经能够不再走神,已经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念头的生灭,已经能够做自己的主人,已经能够轻松地驾驭自己的思维。

    此时虽然不再走神,但是念头还是比较多,还是会呈现涌现的情况。这时候身体的觉受虽已消失,但是并不是说丝毫没有了身体的感觉,还是会有极其微细的身体感觉。由于身体上苦的觉受已经消失,身体的感觉已经极其细微甚至感觉不到,因此不可能继续观察身体的觉受了。

    这时候就要重新选择一个合适的观察对象,比如观想打太极拳、写毛笔字等等,只要所选择的观察对象符合我们所说的那三个条件就可以了。

    不过这时候如果选择观察念头的生灭,也是很不错的,而且更容易成功,因为这时候的念头已经不容易逃跑了,尤其重要的是这时候的念头很难展开逻辑相续性,当你决定放下这些念头的时候,已经能够比较容易和干净彻底地放下了,所以观察起来已经不是很困难了。

    这时候只要耐心地用柔软心观察念头、放下念头,就能渐渐达到念头不再涌现,念头第一次象乖孩子一样不再猴急猴急的,而是慢慢来,稳稳去。观心已经变得非常轻松、非常容易。

    到了这个时候,会有一种明显的清明、轻灵升起,身体的感觉真正彻底消失,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感觉。一种摆脱身体束缚的前所未有的美妙感觉悠然升起。这种感觉将是终生难忘的。到了这个时候,实证路上的基础工作彻底结束,以后的路程将会非常轻松、非常容易,回归思维的根本状态已经指日可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