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相生又相克,制化胜复求平衡, 太过不及致乘侮,母子相及病由生。 1.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胜复,五行相乘,五行相侮,母子相及。 2.五行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 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①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②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五行相克 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①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 ②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3.五行制化与胜复 (1)五行制化 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①五行制化的规律: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有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如: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 ②属五行相生与相克的自我调节。 (2)五行胜复 五行中一行亢盛(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①五行制化的规律:“有胜则复”,五行中一行亢盛(包括相对和绝对亢盛),则按相克次序克制,引起其所不胜(复气)旺盛以制约该行的亢盛,使之复归于常。如木行亢盛:木旺克土引起土衰,土衰则制水不及而致水盛,水盛克火而致火衰,火衰则制金不及而致金旺,金旺则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木行偏亢—胜气;金行旺盛—复气)。 ②“子复母仇”:复气之母受胜气所害,复气制约胜气,为母报仇。 4.五行相乘与相侮 (1)五行相乘 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 ①五行相乘的次序:木乘土,火乘金,土乘水,金乘木,水乘火。 ②虽然次序上同相克,但两者本质不同: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生理),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关系(病理)。 ③太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亢盛,对其所胜之行进行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引起其所胜之行的虚弱,从而导致五行之间的协调关系失常。如“木旺乘土”。 ④不及: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难以抵御其所不胜之行正常限度的克制,使其本身更虚弱。如“土虚木乘”。 (2)五行相侮 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①五行相侮的次序: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②太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如“木亢侮金”。 ③不及: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制约其所胜的一行,反而受到其所胜行的“反克”。如“木虚土侮”。 (3)相乘与相侮的关系 ①联系:它们都是不正常的相克且可同时发生。 ②区别:次序不同,相乘是相克关系,而相侮是与相克相反。 ③“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五运行大论》 5.五行的母子相及 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种情况,皆属于五行之间相生关系异常的变化。 (1)母病及子 ①五行中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②母病及子的一般规律: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亦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 #健康过五一# #头条营养家# (2)子病及母 ①五行中某一行异常,累及其母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②子病及母的一般规律:a.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结果是母子两行皆亢盛。b.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c.子行亢盛,损伤母行,以致子盛母衰,一般称“子盗母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