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儒家最接近形而上、最值得细品的四个字:格物致知

 老玉米棒 2020-05-10

作者 l 曹校长

微信ID:sh98w-com

儒教一直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国教,不过,众所周知,中国一直是一个无教国家,所以,这里我们还是把其称为“儒家”可能较为合适。对于中国的整个文明发展史来说,思想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儒释道”,而其中的儒家是绝对排在第一位的。

对于儒家思想,历代君王绝大部分都是最推崇的,这也是儒家在中国能成为最主流文化思想的主要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造就了中国最灿烂的多元思想宝藏,但始于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34年)的“独尊儒术”,采用了“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国策,标志着儒学在中国文化中正式居于统治地位。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被誉为中国第一个圣人。儒家第二位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被称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我们通常把儒家思想简称为“孔孟之道”,但近代思想家更愿意把其称为“孔孟之术”,因为其思想的核心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与老子的道德经讲的“天道”“人道”有本质区别,根本不能称为“道”,只能称为“术”,对于这样的观点,我是完全认同的。

到了宋代,出现了儒家第三位最杰出的人物朱熹,朱熹理学是儒家思想的再发展,其核心是一个“理”字,然后是明朝的“王阳明”,这位儒家第四位最杰出的人物,把儒家思想推演到了“心学”的哲学范畴,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被后人极度推崇,王阳明也因此被称为“千古完人”,被无数名人顶礼膜拜,曾国藩、张居正、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甚至东乡平八郎、稻盛和夫等都是他的超级粉丝。蒋介石在退守台湾后,把其办公地址,原名“草山”的一座小山,改名为“阳明山”,王阳明的影响力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儒家的经典论述有很多,今天我们主要聊一下“格物致知”这个词,许多人都以为“格物致知”是王阳明提出的,其实这是个错觉。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出自《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的作者是孔子的晚年弟子曾子,后人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儒家“八目”,可见儒家认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于格物和致知,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由来。

“格物致知”的本意是:只有在物事上能够按照法则取舍,懂得何时“停止”追求物事,内心才能获得安静,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此处的“格”为“法则、标准”的意思,格物”就是“遵照法则限止物事”。

后来许多儒家学者将自己的观点带入了“格物致知”中,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思想理论。南宋朱熹与明朝王阳明,他们以自己的哲学观点分别诠释了“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因此中国思想史上出现了两个高潮,儒家最杰出的四个代表人物中的第三第四位人物均对“格物致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足以说明这四个字在整个儒家思想中的分量之重。

先说说南宋时的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诠释,朱熹的理论基础就一个字“理”,但“理”在哪呢?朱圣人告诉你,“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中。想知“理”就需要“格物”。于是“格物致知”就变成了“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即所谓的“格物穷理”。朱熹认为天下万物其中都蕴含了无穷道理,一旦通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

朱熹的理论曾被无数世人当做至理名言,甚至统治者也将朱熹的理论奉为基本国策。直到一个人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朱熹的理论,他就是王阳明。王阳明诠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就是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知”为“良知”。这就是王阳明哲学中最著名的“致良知”。

值得说明的是,在王阳明哲学理论中“知”的含义和其他学者都不一样,他的“知”并非“知识”而是“良知、德性”。这是他“格物致知”以及“知行合一”的精华所在。王阳明诠释的“格物致知”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一个新的哲学门派也随之诞生,那就是“心学”。

前文说过,很多人都误认为“格物致知”是王阳明提出的,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是因为在王阳明之前,还没有人特别指出这个词或者说这个思想的重要性,实际上,这句话的影响力非常大,在上海还存在的“格致中学”及“行知中学”,都是取之于此,前者直接取自“格物致知”的第一及第三个字,后者取自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取其前二个字只是反过来进行了组合。

我们发现,格物致知及知行合一最关键的应该是这三个字:格、知、行,其逻辑关系为先“格”,然后“知”,最后“行”,“不格”然后“无知”最后一定“难行”。这里的“知”,阳明心学认为是“良知”,我认为这一点是很值得商榷的,我们在西方哲学思想中,是很难找到“良知”这个词的,因为对于“良”的定义,很难界定在哲学范畴,而对于这个“知”,却是有着广泛的哲学概念的阐述。“行”的解释就简单多了,就是行动的意思。这里,我都不想对“知”与“行”这二个字展开讨论,我最感兴趣的,是“格”这个字。

现在大家经常看到或者被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叫“格局”,所谓格局越大,人生之路越宽、越容易获取成功。这个词里面就有一个“格”字,实际上,这个词的含义是“格”人生之局,如果你能很好地“格”人生之局,你就会在人生之路上越走越顺,福气满满。但,如何“格”这个人生之局,却是一个大问题,因此,一个人有没有格局,关键是看他会不会“格”。

这里再给出一些词语:格言、格斗、格调等等,具体的解析就不展开了,大家可以细细品位,这些大家经常用的词语,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只想说明,这些词最关键的都是前面这个“格”字,这个动词的含义绝对意味深长,如果你不能真正理解这个“格”字,平时经常用的这些常用词,实际上你只是在泛泛而用。

让我们看看王阳明是怎么“格物”的。王阳明曾经通读朱熹的著作,他也和所有人一样,将朱圣人奉若神明,于是历史上就有了“阳明格竹”的故事。他遵照朱圣人“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的指示开始了“格物”之旅。

他首先跑到家里的院子里,看着竹子开始“格”。可是“格物”实在是件辛苦的事,他坐在院子里,看着有“理”的竹子,不管刮风下雨,不眠不休,不吃不喝,最后“理”没“格”出来,反而把自己“格”病了。

在病中他第一次对朱熹的理论产生了怀疑,在此后的几年里,王阳明不停的“格”来“格”去,可是却一点没有豁然贯通的迹象,反而时时生活在痛苦的“格物”中。于是他对朱熹的质疑不断的加深,最终在虚度了十九年的光阴后,王阳明在农场里“顿悟”了,这就是著名的“农场悟道”。

“农场悟道”的王阳明将朱熹的理论整个推翻,他认为“理”并非存在于万物,而是存在人的心中,即“天理即是人欲”。因此在王阳明看来“格物致知”的含义就是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知”为“良知”。这就是王阳明哲学中最著名的“致良知”。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在王阳明哲学理论中“知”的含义和其他学者都不一样,他的“知”并非“知识”而是“良知、德性”。这是他“格物致知”以及“知行合一”的精华所在。王阳明诠释的“格物致知”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一个新的哲学门派也随之诞生,那就是“心学”。

王阳明是用“心”在“格物”,但这个“心”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西方哲学对心与物的区分一直在争议,其体现为哲学有一种分类,就是把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及唯心主义二个大类,而西方哲学思想绝大部分为唯心主义,“心”与“物”的讨论的核心归结到对存在(BEING)的研究,从这个角度出发,“格”这个字又失去了研究的基础,因为,我们真的不知道应该用什么去“格”。

由此可见,格物致知这个词的绝妙之处,其只提出了怎么获得“知”,无论是知识或者王阳明所认为的“良知”,那就是去“格”,但怎么格,却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了。任何事物、任何想法,其实我们都是可以去“格”的,但,如果一个人真的一无所知或者说毫无知识,是几乎不可能“格”的,因此,我们每个人少年时期的学习,积累的是基础知识,是“格”的基础,用现代的话,可以说成是“格”的资本,很多人泛泛而学,并未进行“格”这个过程,然后就去“学以致用”,往往会碰到很多的问题,人生之路变得崎岖坎坷,就是这个原因:不够“格”。

再引申一下,没有知识真的没办法“格”吗?我们来看看佛教的说法,佛教讲一个“空”字,万物为空、心性为空,因此,这里的“格”字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空”是无法“触碰”的,也就无从“格”,也许这才是“格”的最高境界了。

最后提一下“薛定谔的猫”,关于这个史上最有意思的“哲学命题”,大家可以去百度了解基本描述,我想说明的是,薛定谔的猫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完全取决于是你是不是去“格”了,如果不“格”,这只猫就是既活着、又死了,换句话说,猫实现了不生不死的状态,生死的结果只是“格”的结果,也就是说,“人为”才是生命生死问题的关键,生命本无生死,完全是人去“格”了,才有这样的概念,问题出在了人身上而非物本身,用哲学的话说,就是,所有的问题都是人为的结果。

综上所述,儒家“格物致知”的思想,相比于孔孟之道的“述学”,虽同源同宗,但却多了一些形而上的意味。形而下者谓之术,孔孟之道的大部分内容仅能称为“术”。形而上者谓之道,比如老子的“道德经”,绝大部分都是在“论道”。一个“格”字让儒家也有了点“形而上”的味道,因此,我认为“格物致知”是儒家最接近行为上、最值得细细品的四个字。(本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