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顽固性痤疮

 图书 馆员 2020-05-16

老中医献验方三则 治顽固性痤疮
1、黄芩清肺饮
黄芩、花粉、葛根、生地、赤芍、川芎各10克,当归、红花各6克,薄荷3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具有清热滋阴、凉血活血之疗效。
适用于面颊有黑头粉刺,及油性栓子者。
2、丹紫黄白汤
丹参20克,紫草10克,制大黄9克,白花蛇舌草20克,神曲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
适用于青年男女颜面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痤疮或伴发丘疹、脓疱者。
脓疱严重者,加野菊花、连翘各15克,黄芪20克;痒者,加蝉衣,同时外涂冰片三黄散(冰片3克、川黄连、生大黄、硫磺各10克,研细末,香油调涂之,日2次)。
3、地公芍药汤
生地30克,蒲公英15克,赤芍、丹皮、蚤休、昆布、夏枯草、海藻、炒莪术、炒三棱各9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具有凉血清热,消痰软坚功用。
适用于囊肿性痤疮。患者面部除密集之黑头粉刺外,散在脓疱、囊肿,部分成萎缩性疤痕,另见额部多处疤痕疙瘩,皮脂溢出明显。颈部,前胸,后背亦见多处相同损害,脉象弦滑,舌质红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面部痤疮 治疗痤疮的偏方 中医验方

痤疮
【病因与症状】
痤疮俗称粉刺,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雄性激素分泌增加使 皮脂腺肥大,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栓塞,皮脂淤积,被棒状 杆菌分解,产生游离脂肪酸破坏毛囊壁、引起炎症。另外,饮食、气候、化 学物质刺激可以诱发本病。本病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男性多于女性,青春 期过后,大多自然痊愈或减轻。其基本病机为素体阳热偏盛,加上青春期生 机旺盛,营血日渐偏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
痤疮常自青春期开始发生,好发于面、胸、肩胛间等皮脂腺发达部位。 皮损初起为圆锥形丘疹,与皮肤颜色一样,内含淡黄色皮脂栓。如毛囊口开 放,皮脂栓顶端干燥污染而呈黑色,叫黑头粉刺。如毛囊口封闭或有细菌感 染可形成脓疱、结节、囊腔。多无自觉症状或微痒。病程较长,时轻时重, 多数到25~30岁左右逐渐自愈。
【西医疗法】
1.内服药治疗
(1)内分泌制剂:如己烯雌酚1毫克,每日1次口服,10日为1疗程, 女性要在月经后5日开始服用;尼尔雌醇1毫克,半月1次口服;安体舒通 20毫克,每日3次,连服1个月。(2)抗生素:可选用四环素、红霉素、甲 硝唑、美满霉素(50毫克,每日2次口服)、氟嗪酸(200毫克,每日1次 口服)等,无论哪种抗生素均需坚持服药2~3月,甚至更长。
(3)维甲酸类:如维胺酸25毫克,每日3次口服;异维A酸(泰尔丝) 10~20毫克,每日3次口服。
(4)其他:维生素B族、维生素A、E,硫酸锌,酮康唑,烟酸肌醇酯 等亦可酌情应用。
2.外用药治疗
(1)维甲酸类:0.025%~ 0.05%维甲酸霜或乳膏、0.3%维胺 酯乳膏等。
(2)抗菌素类:如2%红霉素软 膏、2%氯霉素溶剂、2%灭滴灵霜、 3%红霉素及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 (必麦森)剂等。
(3)其他:复方硫磺洗剂、5% 过氧化苯甲酰、复方酮康唑霜、15%王二酸霜等,均可酌情应用。
【中医验方】
1.热毒型以脓疱、丘疹为主。治:宜清热解毒。用金银花、紫花地丁、野 菊花、黄芩、知母、白芷、赤芍、连翘、生甘草各10~12克。水煎服。
2.血瘀痰涎型以结节、囊肿为主。治宜活血化痰散结。用桃仁、制半 夏、丹参、象贝母、红花、川芎、牡蛎、蒲公英、银花、甘草各10~12克。 水煎服。
3.肺胃热盛型以红斑、丘疹为主。口渴,多饮。舌红苔黄,脉数。治宜 清泄肺胃。用枇杷叶、桑白皮、黄芩、生地、生石膏、知母、茵陈、栀子、 蝉衣、甘草各10~1 2克。水煎服。若脓疱多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皮脂多加 苡仁、生白术。结节囊肿加夏枯草、浙贝。水煎服。
4.经期痤疮有些青年女性在月经期间皮肤发生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皮 肤油腻,毛孔粗大,出现散在的粉刺、痤疮及
毛囊炎。这是由于月经期体内 的激素发生了改变,黄体酮波动较大,皮肤的供血和皮脂分泌增多,导致了 皮肤油腻和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变得非常敏感,抵抗力降低,故而出现皮疹、 毛囊感染。治疗应注意调整内分泌的平衡。用生地20克,赤芍10克,白芍 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金银花15克,蒲公 英lO克,桑白皮15克,黄芩8克,白花蛇舌草15克,丹参20克,甘草10 克,益母草15克,熟地15克,元胡10克。每日1剂,水煎服。皮疹消失即 停药,此后于每月行经前服5~7剂,连用4~5个周期。
【民间偏方】
方1:牛枇杷叶治痤疮
配方:生枇杷叶去毛,霜桑叶、麦门冬、天门冬、黄芩、杭菊花、细生 地、白茅根、白鲜皮各12克,地肤子、牛蒡子、白芷、桔梗、茵陈、丹皮、 苍耳子各9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治痤疮。
方2:土茯苓治痤疮
配方:土茯苓30克,生地榆15克,赤芍10克,黄柏15克,蒲公英、 茜草各10克,地肤子、金银花、板蓝根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本方清热解毒,活血祛湿,适用于痤疮患者。
方3:白果治痤疮
配方:白果适量。
制用法:将药洗净,切开,绞汁,取汁频涂患部,干后再涂,直至汁尽, 每日用2~3粒。功效:本方解毒排脓,平痤除皮,适用于痤疮患者。
方4:白芷苦参治粉刺
配方:白芷10~30克,苦参5~10克,白花蛇舌草10~30克,丹参20 ~30克,川椒3~5克,仙灵脾5~10克,甘草5~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粉刺。
方5:丝瓜藤水治痤疮
配方:丝瓜藤水适量。
制用法:丝瓜藤生长旺盛时期,在离地l米以上处将茎剪断,把根部剪 断部分插入瓶中(勿着瓶底),以胶布护住瓶口,放置1昼夜,藤茎中有清 汁滴出,即可得丝瓜藤水擦患处。
功效:清热,润肤。用治粉刺,痤疮。
【饮食疗法】
方l:茄汁炒藕片治痤疮
原料:鲜藕300克(切片),番茄100克(绞汁),调料适量。
制用法:先将藕片用菜油煸炒,然后加入调料,将熟时加入番茄汁即可。
功效:清热除湿,凉血益阴。
附注:鲜藕甘寒,清热除湿,凉血散瘀;番茄酸甘而微寒,清热养阴生 津。是治疗痤疮属湿热上蒸证的常用食疗方。
方2:海带绿豆汤治痤疮
原料:海带、绿豆各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9克,红糖适量。
制用法:玫瑰花用纱布包好;甜杏仁用沸水浸泡去皮;海带温水泡发好 切成丝。将以上各原料与绿豆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至绿豆开花软烂即成。 拣去玫瑰花,吃绿豆粥。
功效:活血化瘀,消除粉刺。适用于痤疮。
方3:凉拌三菜治痤疮
原料:石花菜30克,嫩鱼腥草、芹菜各100克,盐、醋、白糖、芝麻油 各适量。
制用法:将石花菜用水发软;鱼腥草折段;芹菜洗净切段,人沸水中焯 一下,将上3味用盐、醋、白糖、芝麻油凉拌。佐餐食。分2次食用。
功效:清热润燥,利大小便。适用于脾胃湿热型痤疮,证见皮肤红肿热 痛、大
便秘结、小便黄少、少食腹胀、胸脘满闷、二便不利等。
方4:鱼腥草山楂饮治痤疮
原料:鱼腥草15克,山楂15克,地骨皮9克,枇杷叶9克。
制用法:鱼腥草洗净沥干水,与山楂、地骨皮、枇杷叶共人锅,加水适 量,中火煎20分钟,弃渣饮汁。每日2次,连服数日。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丘疹、脓疱痤疮,小便黄短者。
方5:凉拌海蜇治痤疮
原料:海蜇200克(洗净切丝),紫菜15克(撕碎),芹菜50克(切 丝),调料适量。
制用法:先将芹菜丝用开水焯过,再以凉水浸渍,捞出控干,与海蜇丝、 紫菜拌匀,加调料即成。
功效:活血通络,祛风散结。适用于前额、面颊甚至胸背处疙瘩丛生, 多有脓疱、硬结者。附注:芹菜甘寒,泻热散结;海蜇性味成平,通络散结; 紫菜甘咸而寒,软坚散结,清热,通络。
方6:枇杷石膏粥治痤疮
原料:枇杷叶10克,鱼腥草100克,石膏30克,粳米100克。
制用法:将枇杷叶、鱼腥草、石膏水煎取汁,放入粳米煮粥。分2次服。 功效:清宣肺热,凉血,利湿。适用于肺经风热型痤疮,证见颜面潮红、 粉刺湿热、
疼痛、或有脓疮、舌质红等。
方7:黑豆益母粥治痤疮
原料:黑大豆150克,益母草30克,桃仁10克,苏木15克,粳米250 克,白糖适量。
制用法:先将益母草、苏木、桃仁用水煎煮30分钟,滤出药汁,再将黑 豆加药液和水,煮至八成熟,下粳米煮粥,粥烂加糖即可食用。每日早晚各 服食1小碗。
功效:活血祛瘀。适用于治疗硬结型痤疮(皮疹呈硬结状,或呈囊肿聚 合在一起,严重者形成瘢痕)。

名老中医杨大猷【黄芩清肺饮】治疗痤疮验方

【来源】杨大猷,《千家妙方·下》

【组成】川芎、赤芍、生地、葛根、花粉、黄芩各9克,当归、红花各6克,薄荷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亦可制成冲剂,当茶频饮。

【功用】清热滋阴,凉血活血。

【主治】青年痤疮。

【疗效】坚持服用,每获痊愈。

中医偏方验方治痤疮

1.疾病综述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毛孔堵塞以后,毛囊里面的油脂排不出来,越积越多就形成一个个小痘痘,青春痘就是这样发生的。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中医古代称面疮、酒刺,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样损害。

2.民间验方

⑴丹参治疗痤疮

辛小姐今年25岁,面部患有皮疹2年了,经期前后病情会加重。面部有成簇的大小不等的炎性丘疹、脓疱,淡红色及紫红色的厚壁结节及囊肿,有的已化脓破溃,形成疤痕,随即确诊为聚合性痤疮。药方:丹参30~60克,生地30克,甘草30克,土大黄30克,川军3~15克,煎煮成汤药。服药1个月,面部皮疹、结节、脓疱、疤痕基本上全部消失,而且,随后的一年内未再复发。

许女士自今年36岁,自从高中开始,脸上就长了粉刺疙瘩。人家说“青春痘”只有在青春期才有,可如今她的儿子都9岁了,脸上的痤疮还是此起彼伏,毫无罢休的迹象。她因此非常的烦闷,到医院去就诊后,被确诊为内分泌失调、皮脂分泌过多以及毛囊内微生物感染引发的痤疮。医生给开的处方:丹参100克,研磨成细致的粉末,每日3次,每次3克内服。一般2周后,即可好转,6~8周后痤疮减少。可根据个人情况而逐渐减量,每日1次,每次3克。

⑵赤细饮治疗痤疮

王小姐最近因为工作非常的忙,任务重,所以经常失眠,并且也不能按时吃饭,最令她感到纠结的是在工作上与领导沟通也不是非常顺利,情绪低落,非常的郁闷。没几天发现脸上起了几个小痘痘,刚开始并没有太在意,用手挤了挤,觉得只要把里面的东西挤出来就会好的。可没想到,痘痘不但没有挤掉,反而附近的地方又连着长出来几个新痘,并且原来红色的痘痘变为暗紫色。这下可吓坏了王小姐,美丽的面容对于她来说太重要了,如果脸上长满痘痘她以后还怎么出门。最后,王小姐只好到医院来就医。中医说,她脸上的痘是痤疮,而痤疮是不能用手挤的,幸好就医及时,不然挤到最后,一定会留下满脸的坑。医生给王小姐开了一药方,回家用过之后,脸上痘痘的“攻势”便被遏制住了,原来的也慢慢的消下去了。具体药方:赤小豆20克,细辛、甘草各6克,麻黄、红花各3克,银花10克,泽泻8克,茯苓、神曲各15克,车前子8克,用沸水煎煮后,代茶饮用,每日1剂。

⑶柠檬葡萄煎治疗痤疮

冯太太的女儿刚满14岁,就来了月经,并且是一个月来2次,脸上也长满了恼人的青春痘。冯太太总想给她弄点药吃,又怕会有一些副作用。但看着她满脸的痘痘,又很别扭,实在叫她进退维谷。别人给推荐过外用除痤疮的药膏,但用了后,效果并不太理想,味道还特别重,她的女儿用过几次就不愿意再用了。冯太太到处给她找药,最后,求助于一位行医多年的老中医。给开了一剂药方:柠檬皮1个,葡萄干20粒,甘蔗1尺多长,可切断分成4段,甘草10片,所有药材一起下锅,加入4碗水煎煮至2碗左右。每天中午1点左右服用。连续服用3天,3天以后,痘子便可逐渐消除,而且,不会留下痘痕。

3.民间偏方

⑴米仁绿豆粥:绿豆40克,米仁100克,冰糖适量,将绿豆和米仁一起入锅,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粥,粥成后,加冰糖搅拌均匀即可,每日1~2次。清热利湿。适用于痤疮。

⑵茄汁炒藕片:鲜藕600克,番茄200克(绞汁),先用菜油将藕片煸炒一遍,然后,加入调料,在藕片熟透之前,加入番茄汁即可,佐餐食用。清热除湿,凉血益阴。适用于痤疮。

⑶海带绿豆杏仁汤:海带、绿豆各30克,甜杏仁18克,玫瑰花12克(布包),红糖适量,将上述材料一起煮成汤,除去玫瑰花即成,喝汤,食海带、绿豆、甜杏仁,每日1剂,连用20~30剂。理气化痰。适用于痤疮。

⑷绿豆百合粥:绿豆200克,百合100克,粳米或糯米适量,冰糖适量,将洗净的绿豆加水煮至开裂后,加入粳米或糯米同煮成粥,加入百合稍煮片刻,放入冰糖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即可,当点心吃,每日分2次服完。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痤疮,皮疹红肿、脓疱、口臭口干、舌红者。

⑸肉炒三瓜片:瘦猪肉100克,苦瓜、丝瓜、黄瓜各200克,调料适量,所有原料先切成片,将猪肉煸炒至半熟,依次将苦瓜片、丝瓜片、黄瓜片下锅同炒,每味要间距1分钟下锅,下入黄瓜片之后,加入调料即可,佐餐食用。清热除湿,凉血消肿。适用于痤疮属湿热上蒸型皮疹红肿,或有脓疱、口臭口干者。

⑹山楂香蕉汤:山楂60克,香蕉4根,冰糖适量,将山楂洗净后切片,香蕉剥皮后切块。将山楂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中火煮10分钟后,加入香蕉和冰糖,开锅后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服2剂,连服数日。清热解毒。适用于丘疹型、结节型、聚合型痤疮伴显著脂溢或大便不畅者。

4.外用偏方

⑴外擦法:将新鲜芦荟60克,搅拌成汁后,用于涂擦患处,每日2~3次,10日为1个疗程。本方适用于初发期。

⑵磨面法:取杏仁3粒,于每日早晨放入小瓷杯里,用温开水浸泡,晚间临睡前先取一枚,用小刀切出一个平面,用其平面摩擦患部,直到3粒擦完。一般用完90粒即可获愈。

⑶外涂法:取白果适量,切开后绞成汁,取汁液频繁涂抹患部,干后再涂,一直到将汁液用尽,每日使用2~3粒,本方解毒排脓,平痤除皮。适用于痤疮患者。

5.其他疗法

⑴热洗疗法:菟丝子15~30克,用水煎制成汤剂,每日数次,趁热温洗患处局部。

⑵水洗疗法:苦参15克,玉米、甘草各12克,加水煎煮成汤药,趁热冲洗患处,每日1剂,分2次洗。

6.生活建议

痤疮对于爱美心切的人来说是非常影响美观的,严重的可导致毁容,给年轻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所以,对于本病应以预防为主。

⑴清洁皮肤:针对患者皮肤油腻的特点,采取晨起和睡前交替使用中性偏碱香皂(如力士、夏士莲香皂)和仅适合油性皮肤使用的洗面奶洗脸,并用双手指腹顺皮纹方向轻轻按摩3~5分钟,以增强香皂和洗面奶的去污力,然后,用温水或温热水洗干净,彻底清除当天皮肤上的灰尘、油垢。若遇面部尘埃、油脂较多,应及时用温水冲洗。一般洗脸次数以每日2~3次为宜。

⑵疏通毛孔:当面部出现粉刺时,打一盆热水,把经洗面奶或细砂磨砂膏净面后的脸置于升腾的蒸汽中,而后用大毛巾包裹面部3分钟,促使毛孔打开,再用事先以75%酒精棉球消毒过的医用注射针头(5~7号)的针帽或粉刺器柔和地挤压粉刺边缘的皮肤,即可将粉刺挤出来。此法不易损害附近皮肤,不致留下疤痕。

⑶避免使用油性或粉质化妆品:酌情使用水质护肤品,尤忌浓妆,睡前应彻底清除当天的化妆品,并避免睡前涂抹营养霜、药膏等,使夜间的皮肤轻松、畅通,充分呼吸。

⑷克服乱挤粉刺的不良习惯:避免用手经常触摸已长出的粉刺或用头发及粉底霜极力掩盖皮疹,尤其要克服用手乱挤乱压粉刺的不良习惯,因为手上的细菌和头发上的赃物极易感染皮肤,加重粉刺,而乱挤乱压可致永久的凹陷性疤痕,留下终身遗憾。

⑸注意饮食:饮食上少吃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的食品及白酒、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多吃蔬菜、水果,多饮开水。经常便秘者可用绿豆20克、慧米50克,同煮成粥,加少量冰糖调和,每日分2次服。

⑹坚持多做一些室内的大幅度运动:以加快血液循环,促使体内的废物及时排出体外,使皮肤在不断地出汗过程中保持毛孔通畅,随后及时加以清洗。

痤疮的中医辨治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发于青年男女的颜面及胸背部,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等为主要损害。临床具有治疗显效慢、易于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的特点。笔者就本病的中医辨治探讨如下。

1.病因病机

痤疮属中医“肺风粉刺”、“酒刺”、“风刺”、“粉刺”等范畴。其病因病机早在《内经》中已有论及,如《素问?生气通天气论篇》云:“劳汗当风,寒薄为鼓,郁乃痤。”指出痤疮的产生是因劳、汗、风、寒及郁,即劳作或疲劳使卫气相对亏虚时,皮肤表面有汗液泌出,此时感受风邪、寒邪,互相搏结,气血郁滞而发为痤疮。《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又说:“汗出见湿,乃生痤痱。”指汗出之后,毛孔空虚,易于被外湿侵入,郁聚于局部,则发为痤疮。《医宗金鉴?肺风粉刺》云:“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齄鼻》日:“肺风、粉刺、酒齄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齄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外科启玄?肺风疮齄鼻疮》载:“肺气不清,受风而生,或冷水洗面,以致热血凝结于面所有。”以上论述均认为血热是痤疮的成因。近年来,中医在传统的风热、肺热、血热发病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血瘀、湿热、痰结、肾 虚等观点,认为痤疮的形成源于下、中、上三焦,属于实证或实中夹虚,病位在气分、血分。若素体阳热,营血偏热,为其内因,源于下焦;嗜食甘肥辛热,阳明多气多血助其化生湿热,源于中焦;六淫之火侵袭肌表,太阴多气少血助毒热上行,蕴郁头面或胸背肌肤为其外因,源于上焦  。

笔者认为,皮肤既是人体的防御器官,又是人体的排泄器官,位居人体最外层且面积最大,主司人体玄府之开阖,气血津液之分布,气机之出入,故凡内外环境,或五脏六腑,或气血阴阳发生变化,均能造成皮肤发生病变。就痤疮言,风、寒、湿、热、痰、瘀、虚均可成为其发病因素,因好发于颜面及背部,涉及诸多阳经巡行部位,而以阳热邪气成为其中最突出的好发因素。其病理变化可呈现风热郁表、寒凝热郁、湿热郁表、痰热郁结、瘀热阻滞、气虚热伏、血虚热蕴、阴虚燥热之多种不同机转。故临床治疗痤疮须谨守病机,相应治之。

2.分型辨治

2.1风热郁表型

此型多为新发痤疮,病程较短。证见颜面肤色潮红,皮疹以红色丘疹为主,或觉痒痛,鼻息气热,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数。因素体阳热,又遇风热邪气,皮肤油、汗排出不畅,气血郁闭皮毛而发病。治以疏风散热,兼泻肺凉血。药选金银花、薄荷、牛蒡子、黄芩、浮萍、生地黄、牡丹皮、白鲜皮等。

2.2寒凝热郁型

此型或有明确感受风寒、寒湿之诱因,肤色白皙,无明显油脂附着。证见颜面黑头或白头粉刺居多,皮疹为淡红色丘疹,分布不集中,不痛不痒,无口干渴,大便不干或便溏,舌淡红,苔白,脉滑。因素体脾胃虚弱,卫气不足,感受寒邪但不能及时散邪于表,使邪气闭郁化热于皮肤而发病。治以辛温宣散,兼健脾和胃。药选荆芥、防风、白芷、蝉蜕、连翘、牡丹皮、赤芍、炒白术、陈皮、生姜皮等。

2.3湿热郁表型

本型颜面肤质油腻或面部污垢,痤疮多见于口周,红色丘疹,质地较硬有疼痛,少有脓疱,可见于各年龄段,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滑数。为素体阳热偏盛,加之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化湿生热,湿热熏蒸于面而成。治以清热利湿,兼消食导滞。药用黄芩、黄柏、苦参、石膏、车前草、六一散、薏苡仁、焦槟榔、枳实等。

2.4痰热郁结型

证见红色皮疹大小不等,以质地或软或硬之疖肿为主,病情缠绵,皮疹此起彼伏,或见脓疱,腹胀,或伴口臭,便秘溺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本型患者常偏嗜辛辣之品或酗酒,喜食鱼腥肥甘之品,使中焦运化不周,痰热内生而发病。治宜清热化痰,兼解毒散结。药用黄芩、黄连、海藻、枇杷叶、全瓜蒌、浙贝母、蒲公英、紫花地丁、皂角刺、白蒺藜等。

2.5瘀热阻滞型

皮疹旷久不愈,颜色不一,或暗或鲜,结节样丘疹多,或伴瘢痕与色素沉着,舌质黯红,或舌边尖有瘀点,苔黄,脉弦或涩。因热邪久郁肌肤,化生热毒炽盛,灼伤血络,气血凝滞而留瘀,瘀热互结则见皮疹坚硬疼痛。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兼软坚散结。药用蒲公英、野菊花、白花蛇舌草、连翘、玄参、生地黄、牡丹皮、穿山甲、红花、莪术、牡蛎等。

2.6一气虚热伏型

证见面部痤疮基底较大,漫肿无头,色泽黯红不鲜,久不成脓,久结不散,不痛不痒,或偶有轻微皮肤瘙痒,皮下闷热感,皮肤、面色不华,汗出少或无汗,口淡不渴,神疲气怯,舌淡红、或有齿痕,苔薄,脉形大而力弱。感受外邪,气虚无以推动,汗出不透,水湿凝滞,血行不畅,结于皮下而为痤。多见于久病、中年或素体虚弱者。治宜益气清热,兼凉血活血。药用黄芪、太子参、大青叶、栀子、菊花、桑叶、生地黄、赤芍、丹参、红花等。

2.7血虚热蕴型

证见皮疹颜色较淡红,亦可见脓疱、结节,但质地不坚,皮肤干燥,女子可伴月经量少,舌红、舌体瘦,苔薄少,脉细弦或细数。患者常因睡眠不足或殚精竭虑,耗伤心血,又兼焦虑烦扰,胆火妄动,导致肌肤失养,热聚生毒,发为痤疮。治以清热凉血、养血滋阴。药选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玄参、白茅根、牡丹皮、生地黄、当归、白芍等。

2.8阴虚燥热型

证见皮肤干燥,痤疮反复日久,皮丘疹色赤粒小,可见痘痕、痘坑,伴口渴心烦,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甚至小便短赤,口舌生疮,女子经前加重,舌红,苔少,脉细数。此型女性居多。多因素体阴虚或痤疮日久,耗伤气血,燥热伤阴,皮肤失养,热毒蕴结而发病。治宜清热滋阴、解毒消疮。药用知母、天花粉、芦根、阿胶、沙参、天冬、麦冬、蒲公英、紫花地丁等。

3.体会

痤疮是一种反复发作、病程长,且对患者自尊心造成较大伤害的疾病,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很高,不仅要求近期疗效,同时对远期疗效期望更大。笔者在临床诊治痤疮患者过程中体会到,要想获得满意的疗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痤疮的面部分区对辨别脏腑病位有一定的帮助意义,如前额部属心,可酌加黄连、炒栀子清泻心火;两颊部属肝胆,可用夏枯草、龙胆草清利肝胆;口周及鼻部属脾胃,可用石膏、葛根、升麻清热透散;下颏部属肾,可用知母、墨旱莲滋阴清热;而具有清解宣散肺热作用的药物如黄芩、枇杷叶、牛蒡子、桔梗、

薄荷等适用于各部位痤疮。②本病临床以痰热郁结型与瘀热阻滞型最常见,尤其是年轻患者,但不能忽视其他证型的存在。医者应根据皮疹、舌脉情况综合判断热邪与痰、湿、瘀、虚等其他证候因素的主次、多寡、深浅关系而遣方用药,才能获得较好疗效。③重视患者的积极配合,严格要求、督促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气血的生成;适当运动来行气活血、清热祛湿;戒烟限酒,低热量膳食,忌辛辣油腻以避免湿热毒邪的产生;多饮水,每日排大便以推陈致新:缓解紧张压力以防气滞血瘀;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病邪侵袭。④刈个别丘疹合并严重感染者,应结合外治、抗炎等中西医疗法综合治疗。⑤由于皮肤角朊细胞的更替时间为28 d,所以,痤疮的治疗应坚持1个月左右以巩固疗效,对病程较长的患者,疗程更要延长。总之,只有综合调治,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柴胡桂枝干姜汤针对顽固性痤疮效果好!

痤疮,俗称青春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痘痘,主要长在面部、颈部,当然也有的患者会长在前胸后背。针对这类疾病,很多中医,包括西医,都是用一些寒凉的药物去治疗,包括抗生素,甚至用一些激素。很多中医治疗痤疮都会选择寒凉的药物,包括金银花、连翘、菊花、甘草…

这些药物有效吗?有效,大多数患者在吃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缓解,痘痘也会消失。但是,有个别的患者服用这些寒凉药物后,根本没有任何作用的,有的甚至会更加严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脾胃伤了。

痘痘

  为什么有些陈年老“痘”总是不消?

十几岁,包括二十几岁的人,长痘痘很多人都认为是湿火,这个想法和观念是错误的,往往这个时候用大量清热解毒的药物,更会伤脾胃,这部分病人本身体质也不是特别的强壮。不能单看表面,你觉得体质强壮,如果你把脉的话,这样的患者很虚。我们这段时间遇到的这么多痤疮患者,都是体虚。你把脉,脉象完全沉下去了。你摸脉的话,非常弱非常弱。从舌苔上看,90%以上的人,舌苔非常白,白就代表湿气,说明病人寒湿气非常重。

这些患者有一些共同特点,胃首先不是很好。不要听一些医生的言论,要根据临床。临床才是检验中医的根本标准,只有从临床出发,才能发现疾病发生的根本。这些病人不光是白苔厚、腻,有齿痕,他们有一个大共同点,就是胃不是很好。

如果患者本身就寒湿较重,加上脾胃又不好,你这时候还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药物,结果就是,痘痘慢慢消退,可是没几天新的痘痘又会冒出来,而且一发不可收拾,非常顽固。有些西医,痤疮一出来,就上激素,打一点抗生素,也会消,但是如果痤疮反复发作,抗生素就没有作用了,不仅没有作用,还会引起其他的疾病,这就是没有辨证了解患者的体质造成的。

囊肿型痘痘

  顽固性痤疮如何治疗?

那么,碰到这样的患者应该怎么治疗呢?治疗原则就是扶阳固本,因为这些顽固性痤疮患者往往是气虚、阳虚,一定要先把阳气升上来,才可以从根本是解决痤疮反复发作的问题。怎样扶阳固本呢?有一个药方,来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在我的门诊,每周都有至少100例痤疮患者前来就诊,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是因为寒凝血瘀导致的。针对这一类患者,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

柴胡桂枝干姜汤

方药: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9克 栝楼根12克 黄芩9克 牡蛎6克(熬) 甘草6克(炙)。(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药性:味辛,微苦。

功效:具有和解散寒,生津敛阴的功效。用于往来寒热,胸胁满微结,但头汗出,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心烦,或大便溏泄等症。

如果痘痘基地暗红,舌淡紫胖,月经少,则说明还有血虚血瘀水停。再加痤疮有脓,结节,发红,还应有火郁,化脓。则辩证为少阳太阴合病,血虚血瘀水停,热郁化脓。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薏苡,败酱草,白芷,连翘。

柴胡桂枝干姜汤

  为什么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么牛?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功用为和解少阳,温化水饮。用于证在少阳,又内有寒饮之人。忽冷忽热(寒热往来),口苦口干,这些都是明显的少阳证。另外,大便稀黑、经前腹痛、舌淡胖紫,这些也都是内有寒饮的表现。

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小柴胡汤的一个变方,由小柴胡汤减去半夏、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桂枝、牡蛎、花粉而成,用于治疗少阳胆热兼太阴脾寒,气化不利,津液不滋所致的腹胀,大便溏泻,小便不利,胸胁发满或胁痛控背,口渴心烦,往来寒热,手指发麻,舌红苔白'脉弦而缓等证。本方和解少阳,兼温脾家寒湿;与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泻阳明里实,一实一虚,相互发明。可知少阳为病影响脾胃,需辨其寒热虚实而治之。

柴胡和黄芩可以梳理肝胆之气清胆经之热,干姜可以温中化饮,牡蛎是用来除胁下痞满的,如果没有胁肋胀满的情况,可以去掉。

心烦不呕不渴,故去半夏之辛温,加栝楼根以生津;胸胁满而微结,故减大枣之甘满,加牡蛎之咸以软之,小便不利而心下不悸,是无水可利,故不去黄芩,不加茯苓;虽渴而太阳之余邪不解,故不用参而加桂,生姜之辛易干姜之温苦,所以散胸胁之满结也。初服烦即微者,黄芩、瓜蒌之效;续服汗出周身,内外全愈者,姜、桂之功。小柴胡加减之妙,若无定法,而实有定局矣。更其名曰柴胡桂枝干姜,以柴胡证备而太阳之表犹未解,里已微结,须此桂枝解表,干姜解结,以佐柴胡之不及耳。

很多人会怀疑,这个药方里面都没有讲到可以治疗痘痘啊!那是因为痘痘只是症状,尤其是这种好多年都有的资深痘痘,一定是因为体质的原因。所以不必管痘痘,只要从体质入手就能取得好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