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心雅趣/上海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桂清扬:代言体的新尝试

 默默7qrvsleytp 2020-05-19

【工坊导言】

本期工坊恰好安排在清明时节,我们隆重推出诗人桂清扬自己设计的工坊推文,让我们和他一起纪念他的诗人父亲,并分享他的诗艺追求。从自由体到十四行,这种诗体转换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迪呢?作者请了几位专家做了“比较阅读”,分析得很有道理;比较阅读和并置批评一直是我们工坊提倡的。“走出舒服区”,做一件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是TW工坊在线下培训时常做的“活儿”,相信接受过这样培训的伙伴们深有体会,收获也是明显的。写诗当然是无须培训的,诗人对“培训”两个字大多十分厌恶。但是,有一点TW满有信心地告诉你,如果你真想要写出有分量的大作,本工坊给你一点创意,甚至导写,这是没有问题的。——如何优化你的心理表征,这是关键。你懂,你就可以自己做。




桂清扬:代言体的新尝试 

【作者自述】

家父桂向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七月诗派第二梯队成员,诗人,文史专家。1950年底随军入驻武汉王家墩机场,曾任某军区后勤部参谋。因众所周知的原因,父亲1956年从部队转业,担任中学语文教师。他不止一次说过:“此生值得大书特书的是,能和胡风等高贵灵魂亲近,并蒙受七月派余泽。”北京鲁迅博物馆胡风文库收藏有桂向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致胡风先生的二十余封信函原件,一颗文学爱好者的诗心跃然纸上。小人物,大尊严。1955年因诗受难,他没有被苦难打倒,而苦难却使他更加强大。《垂钓》一诗短短六行,穿透了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荒诞:
我的快乐 却是
鱼在半空美丽的扭曲
(它能泅回水的自由么)
         
是什么烧痛记忆
我也曾美丽地扭曲
在一根着了魔的钓竿。
 
数十年来,父亲一直在诗的甬道徜徉,自得其乐地组装一篇篇文字。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七月派代表诗人绿原和曾卓推荐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思考生命,却耽于生活,用血液喂养文字,思想使痛苦生辉。他写作,是为了追求一种人生高度,——活得充实,活得自在。他说:“此生惟一不后悔的,是选择了诗,选择了贫寒和正直。”诗评家吴营洲说:“一尊诗的精灵,蜷曲在赣东北的一座小县城里,将生命,将生活,嚼了又嚼,嚼了又嚼,细品着个中滋味,偶尔忍不住轻轻一咳,竟就珠玉点点,星光熠熠了。”(《人淡如菊——桂向明印象》)父亲荣获“新中国60周年文学艺术奖”,这是对他艺术人生的最佳褒奖。
父亲多次在诗文中提及他人生的初恋,其中自由诗《白发少女》和散文《武汉情》是专门写给她的。
 
白发少女
文/桂向明
 
初恋,一朵花融入另一朵的芳香。
那是最后一次约会。
江风吹拂,浪花把蓝天擎举。
我忽地想起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情不能已,寄望来日方长……
没有告别,我目送她渐远的背影:
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两条扎着绸结的长辫。
苦苦地守望!
或许是某个巨大的黑洞,吞噬幸与不幸,了无踪影。
白发老妇,永远定格在十九岁的年纪。
只是,她的发辫可还有十九岁的悸动?
(选自《桂向明短诗选》,汉英对照,香港银河出版社,2016年版)
 
父亲的诗写得总是那么精约,小中见大,所以,我从小就特别爱读父亲的诗。这首诗是自由诗,也是散文诗,我不知读过多少遍,每次重读,都有新的发现。特别是我应银河出版社之邀翻译《桂向明短诗选》,译这首诗时,我花的时间最长,流的泪水也最多。穿越浪漫伊甸园,转转心结六十载,父亲心里一直放不下这位“白发少女”,“真希望有一首小诗被捧在她的素手”。父亲是否也期待“白发少女”的回音呢?我不禁想起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大学时期将自己翻译的林徽因的一首诗送给他心仪的一位女生;这位女生在五十年后,即在她从媒体上获悉许先生获得国际“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时,才回了历时数十年的信。念及此,我唏嘘不已。以上就是我写作《穿越伊甸园》一诗的初衷和动力。
 

穿越伊甸园

文/桂清扬 

未曾走远

在你身边

上世纪五十年代

我,情窦初开的女播音

喜欢上一位青年军官

同喝一泓汉江水

同吃一条武昌鱼

因为你

我爱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因为我

你以青年诗人奥里维自居

六十年不见

我很好

对后来的我

你也许一无所知

也无需知晓

现在想告诉你

你也听不见了

你曾说

真希望有一首小诗

能被捧在我的素手

其实,六十年来

我没少人肉你

除了出没你的诗魂

便是活在你的诗中

你真傻

好几次拿我和嫂子相比

初恋是天底下最特殊的物种

我就是我

不一样的烟火

五五年的那场风暴

驱散了一个诗派

也吹散了你和我

一个去了天涯

一个到了海角

你是幸运的

拥有初恋以外的世界

我是幸福的

得以守护生命中的唯一

我的人生

没有四季

唯有春天

你的永远的白发少女

2020.02.14子夜执笔

 

作在一些平台发表后,引起一定反响,我深受鼓舞。诗人、批评家铁舞给予我莫大鼓励,同时谈了三点看法:

一、句式和感觉没有走出自己的舒服区,太注意句子的顺畅而滑得快,让诗轻易跑了。
二、建议采用十四行形式,每一行采用五顿,押韵。
三、以体现“白发少女”的沉稳和情感的浓烈;代言体,要多一点角色意识。

我的诗形成了一定风格,但似乎进入“舒服区”,铁舞老师希望我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一些“形式创造”工作。诗学、美学并举,提携后学之心之情跃然纸上!我一贯喜欢尝试新事物,即刻投身一题二作的代言体新尝试 


汉水樱花事 
文/桂清扬
 
君从戎习诗我播音打字
同喝汉江水同吃武昌鱼
我慕约翰·克利斯朵夫
你爱以诗人奥里维自居
 
一场风暴驱散七月诗派
也驱散你我不问东和西
你曾经希望有一首小诗
被欣捧在我的纤纤柔荑
 
初恋真乃特殊情感物种
六十春秋匍匐在你诗中
春风拂我梦秋水浇我愁
白发少女沉迷参谋男友
 
由漫漫汉水嬉我樱花瓣
任盈盈情窦饰你诗神龛
 
甘以生命互粉,必是灵魂伴侣。写这两首诗的过程,是我人生得到升华的过程,感悟多多。而当海内外诸多文朋诗友关注这些作品,并将所读所感所思诉诸文字的时候,我甚为感动和感激,大有坠入文脉相近、情愫相通之心灵妙境。
  
【比较阅读】
关于《穿越伊甸园》与《汉水樱花事》的比较阅读
文/戴约瑟(上海)
 
很欣赏诗人一个主题、两个版本的有益尝试。
显而易见,两首诗都借助初恋故事为同一题材,以表达对纯真、美好爱情的真切怀念这样一个主题。但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初恋遭遇“风暴驱散”这一点上,前者侧重“幸运”与“幸福”的向往;后者侧重“梦”与“愁”的真实。对主题都是不可或缺的互补与丰富。
由于自由体与新格律体(或仿十四行体)的不同形式所求,加上作者不同的技术运用,两诗风貌呈明显反差。“穿”篇文字自然灵动,直抒胸臆;读来细腻酣畅。“汉”篇文字简洁凝重,含而不露;读来严谨、节制。
但细察两者隐含的差异,则可能涉及作者的创作理念。“穿”篇偏于理想。故有“穿越伊甸园”那样的域外典故做象征性借喻,全篇灌注了清新浪漫的气息;而“汉”篇偏于现实,故以“汉水樱花事”这样的典型环境作比,引领了全诗深沉理性的氛围。
一个主题、两个版本的尝试,对习诗者颇有借鉴意义。从中可一窥两种诗体的长处与局限(如自由诗体中易犯的直白和松散、新格律诗常见的刻板和艰涩。)本论所涉两诗,扬长做得较好,也望今后注意避短。
据诗人提示:一个主题,两个版本的出现,深受其父生前的一首《白发少女》的启迪。拜读之后,感觉题材与主题虽说相近。但两者切入的视角及情感基调,有很大不同。人生体验及艺术手法的差异明显。是完全独立的两类佳作。《白》诗虽然也是自由体,但詩的意象化,更为突出;抒情方式从容婉转,别具一格;诗语生动别致、凝炼含蓄。总体而言,比《穿》、《汉》两篇在诗艺上更显成熟老到。
2020年2月29日
 
自由诗与现代格律诗的有益尝试
——读桂清扬的两首诗
文/陈金茂(美国)

我突然对桂清扬的两首诗产生了兴致!汉水樱花事》和《穿越伊甸园》都是以他的父亲、著名诗人桂向明的初恋为背景写成的。
我最早读的是《穿越伊甸园》。这首诗注入了“叙事”成份,且长短句相互配合,将几十年的一段恋情演绎得诗意盎然,令人唏嘘不已。
很显然,《汉水樱花事》脱胎于《穿越伊甸园》,但在诗写上却有别于前者。如果说《穿越伊甸园》属于纯粹的“自由体”,那么《汉水樱花事》则是“自由诗”的变体——即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闻一多先生提倡的“现代格律诗”。
这类诗的特点是句式均齐,有较强的节奏感以及大致的押韵……
试以该诗第二节为例:
 
一场——风暴——驱散——七月诗派
也驱散——你我——不问——东和西
你——曾经——希望——有一首小诗
被——欣捧在——我的——纤纤柔荑
 
这个“——”,就是“现代格律诗”中的“顿”。从上面的剖析中,不难看出,这首《汉水樱花事》每行诗几乎都是由三个“顿”构成的,颇有“一唱三叹”之慨!当你捧读这首诗时,便能感受到有一种律动贯穿始终,整首诗亦因此而更加严谨、隽永。
这就是诗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戴着镣铐跳舞”!
而读《穿越伊甸园》的感觉却与此大相径庭,仿佛在听一位“白发少女”发自肺腑的娓娓道来。散淡的,无拘无束的,甚至是漫不经心的:
 
未曾走远
在你身边
 
上世纪五十年代
我,情窦初开的女播音
喜欢上一位青年军官
同喝一泓汉江水
同吃一条武昌鱼
因为你
我爱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因为我
你以青年诗人奥里维自居
……
 
你行进在长短诗句中,犹如徜徉在曲曲折折情感缠绵的小巷里,去感受一对少男少女炽热如火的初恋,以致延绵终身的痴情。你是幸运的/拥有初恋以外的世界/我是幸福的/得以守护生命中的唯一/我的人生/没有四季/唯有春天”。这样的幽幽“独白”,能不触动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么?
说到“自由诗”与“格律诗”,不能不重提诗坛上的一桩“公案”。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诗人何其芳针对新诗表现形式过于散漫、缺少规范等现象,重拾闻一多诗歌格律化的话题,重申“格律诗”的主张,认为格律诗和自由诗相比,有更深远的传统为支撑,也有更庞大的潜在读者,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还给诗歌下了个明确的定义:
“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像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这一定义后来被许多词典和教科书所采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然而,诗人大多是天生的自由向往者,谁愿意“戴着镣铐跳舞”!为此,“现代格律诗”一直倍受诗人们的争议,于新诗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仅在诗坛聊备一格罢了。
意想不到的是,桂清扬却将它捡拾起来,有意或无意地融入自己的创作实践。无论他的尝试成功与否,这种兼容并蓄的诗写情怀,无疑悄悄地揭开了“现代格律诗”的面纱。
而这一切,似乎都值得我们击节赞叹!
 2020/03/01匆草于纽约
 
《穿越伊甸园》《汉水樱花事》二诗品鉴
 文/李天靖(上海)
 
 《穿越伊甸园》:“未曾走远/在你身边”,亦或可理解由“我”的角度写来。上世纪五十年“我,情窦初开的女播音/喜欢上一位青年军官”,“同喝一泓汉江水/同吃一条武昌鱼”,一往深情“因为你/我爱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因为我/你以青年诗人奥里维自居”,至今分别已六十年,“你也听不见了”——令人悲恸心惊!
六十年来,“除了出没你的诗魂/便是活在你的诗中”。于诗人而言,“一九五五年的那场风暴/驱散了一个诗派”,那是围绕胡风为主编的“七月诗派”,“也吹散了你和我”,你与我“一个去了天涯/一个到了海角”。但是,你和我是幸运和幸福的。诗人说“我的人生/没有四季/唯有春天”——这就是于生死之间“穿越伊甸园”。诗中大量对偶、委婉、反语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全诗的语言格外生动丰富。
《汉水樱花事》:与上一首相比,该诗呈现了同一个主题,“由漫漫汉水嬉我樱花瓣/任盈盈情窦饰你诗神龛”。却表现古典现代交织的风格。
李天靖于华东师大
2020.3.3

作者简介

桂清扬,香港岭南大学翻译哲学博士,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学名师、英语教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暨鉴定专家,浙江省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委员,国际翻译家联盟会员暨国际执证译员,国际跨文化研究院院士,香港国际创意学会秘书长,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教育行业委员会副会长等。主持并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七月派翻译群体研究”。有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散文精选》、《2018世界诗选》等。荣获首届“左龙右虎杯”国际诗歌大赛荣誉诗人金奖。出版主要译著:《呼啸山庄》(世界文学名著典藏版,2016年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桂向明短诗选》(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中英对照,2016年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黄元元短诗选》(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中英对照,2019年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诗的対话:翠の三重奏》(Trio of Jade,主译,日本Junpa Books出版社)等。应邀为叶君健全译本《安徒生童话》珍藏版撰写“名家导读”,为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黄亚洲诗集《狂风》作1.6万字长序。  





【迈克尔·契诃夫方法链接】


没有能量,任何东西都是无效的。真正的能量是无穷尽的,能量催生出更多的能量。
              ——演员手册

【训练题】

代言体,是角色写作。当你写一首诗的时候,你知道对手是谁?



【注】凡在素心雅趣推文下留言或打赏的,后台留下邮箱地址,即可得到新诗人铁舞的小诗集《骑车的鱼 》(全套)PDF版。


上海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期盼你参与、讨论、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