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育人目标在变,课程结构在变、教学组织形式在变、教学方法在变,教师育人模式在变、管理与评价在变,变成为了常 态..... 我们教育人要通过“构建学校文化、开发课程体系、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素质、转变评价方式”等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疫情当下,老师最实际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多,课时不够用?如何整合出更多的课时,保障学生在不加班加点,规定的时间内,学习的更有营养,效率高?从整体入手,占领思维的高度,对整个单元(章节)有一个宏观思考和通盘把握,以一条轴线贯穿始终,删繁就简,主次分明,可以明显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率。 单元教学规划有助于实现课标提出的“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有助于学生主体探求,并积极创造学习的意义。让学生整体感知内容,消解浅层问题期待;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在单元学习建议以及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探求心向;最后帮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导趣、导学、导读、导行,这样的规划较大程度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愿望,有助于激励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负责任地学习。 单元导语中的文字涵盖人文主题、能力目标以及行动建议。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单元导语的内涵价值,以及对中高年级孩子能起到的指引作用,尤其要加强能力主题的提炼,轴贯始终,纵横捭阖,思维统帅,从而有效地避免碎片式教学以及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文本的价值,对单篇教材资源的价值点进行合理挖掘,又要将其放在整组教材、整册、甚至全套的辽阔背景上来展开,让学生在对已学知识、已有经验再认识的基础上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体验,促使学科素养在建构中螺旋上升。 单元教学就是将教师工作重心前移,也就是要将主要精力从做题复习移到教学设计上,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精心准备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激发对学科的兴趣和促进思维的发展,实现课程的新理念。 单元整体意识的教学,突破常规的教学方式,以开放、多元的文化态度,为学生的学科成长提供广阔的“土壤”,必然让一颗颗种子得到多方面的灌溉和滋养,获得生长的力量,真正实现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
|
|
来自: 张福涛lu70kpm9 > 《单元主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