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浓缩萃取三阶段,萃出好味道

 东耳果果 2020-06-07

浓缩咖啡的萃取虽然时间很短,却一点都不简单。当你打开冲煮头的瞬间,会有许多的化学和物理变化于咖啡粉饼中,更複杂的是热水一接触乾粉的瞬间,就会影响后面所有的萃取,且对最终的浓缩风味产生巨大影响。

预浸阶段

预浸的阶段是当水最一开始接触到咖啡粉的时候

这阶段并不是要萃取,而是要准备好咖啡粉饼可以进行后续的萃取。

在手冲咖啡时,我们会在一开始将些许水注到粉床进行闷蒸,这能让咖啡粉膨胀,排出咖啡粉裡面的二氧化碳及气泡,才不会阻碍咖啡粉跟水的结合,并导致咖啡萃取不完全。

而浓缩咖啡萃取的原则也相同,这也是为什麽冲煮义式咖啡前,有必要让豆子确实排气,这代表冲煮过程会比较少二氧化碳的释出。

维持咖啡粉床在预先注水和预先湿润阶段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并且掌控在最恰当的时间。如果这个阶段的时间太短,二氧化碳仍会在后续的阶段释出,影响萃取。

要考虑的另一点是水冲击咖啡粉造成的咖啡渣干扰。浓缩咖啡萃取时间短,加上许多机器是以9大气压的压力萃取因而让咖啡浓度很高。但是,冲击会使咖啡粉的位置偏移。

为了避免通道效应,在预浸阶段时,必须预防让流动的热水受到任何机器压力的影响,而是要以平整的方式湿润咖啡粉。

注水阶段

浓缩萃取的下一阶段是注水。

这也是最多化学反应产生的阶段,咖啡的香气、酸质、甜度、苦味等等,都会在这阶段被萃取出来。

理想的状况,是必须要让咖啡粉已经充分湿润,让水通过时咖啡粉是稳固且一致的结构,并且能够抗阻水的流过。

而压力的部分则是要接近最大的临界值,通常都是九大气压。当注水阶段时,可以看到流速增加,而这会咖啡粉的湿润而造成阻力不断变化。

注水时间及注水量会影响浓缩咖啡的风味,其中水果的酸质是最先被萃取出来的,接着是甜度及醇厚度,最后则是苦味。不过根据咖啡的原产地、处理法、烘焙程度等条件的不同,都有适合的不同萃取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较深的烘焙会因结构变质而变得更易溶解出物质,较浅的烘焙将需要更长时间的萃取,才能产生与深焙咖啡相同的萃取效果。

注水收尾

注水收尾是萃取浓缩咖啡的最后一小段时间

咖啡中大多数美味的元素其实都已在杯中,而这时候萃取出来的就是相较不那麽讨喜的物质,但我们仍需要这个阶段的萃取来平衡咖啡的风味,如果没有收尾的萃取,咖啡可能会太过浓烈。

不同阶段对应不同水流量

Simonelli与 Camerino大学的咖啡研究创新部门合作,在新设备增加了分段萃取技术,对于浓缩咖啡萃取的任一阶段,咖啡师都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流速分段流出萃取咖啡。

在做实验时发现,对于一些水洗的咖啡豆来说,应该使用分段萃取的处理,可以让水洗咖啡豆本身尖锐的酸质变得更温和,使咖啡在味道上更加平衡,让人更轻易感受到咖啡的甜感。

日晒咖啡则会有更棒的醇厚度,能放大日晒咖啡的风味特性以及带来更好的甜度。

从预先湿润到萃取的收尾,浓缩咖啡的每个萃取阶段都非常不同且有其功用,只要知道水流的控制原理,就能让咖啡师發挥咖啡潜力做出好喝咖啡。

最重要的是良好的萃取平衡,这可以带来更多美味的浓缩咖啡,使品尝者更加满意。

本文转自“JasDaily”

免责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网络,有个别图文未注明,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