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白酒的发展历程

 傻傻gumi 2020-06-08
元朝时期,由于疆域的扩大以及与西方交流的直接,中国酒界刮起一阵蒸馏酿酒的旋风,这股旋风来势之强劲,让传统的发酵酒行业都为之震动,这就是蒸馏酒法的出现。
最早引入中国的蒸馏酒酿造法,原是中亚、阿拉伯及欧洲流行的蒸馏葡萄酒法,蒙古人曾借用这种方法蒸馏奶酒。而中国酒界除了引进蒸馏法酿造葡萄酒外,还试蒸谷物酒而获得成功,于是,中国人酿造出了谷物烧酒。


当然,有关中国烧酒起源于何时,一直存在争议,但从历史的发展规律来判断,确凿的历史记载均以元代为起限,盖因蒙古人远征中亚、西亚和欧洲,开拓万里,畅通东西,让西方之蒸馏酒法传向中土,为国人所利用。认为中国烧酒起源于汉唐时代的人,大多不了解中国酒的历史发展进程,仅仅看到中国古籍中有“烧酒”、“白酒”的名称,以及根据古代蒸馏器的出现,就臆测元代以前我国已有蒸馏酒生产。这是不科学的论断。
中国“烧酒”的名词含义,以元代为分割线,有着不同的指向。宋以前的“烧酒”,都是指低温加热处理的谷物发酵酒,“烧酒”一词所表示的“烧”的词意,指用加热的方法,即对发酵酒进行灭活杀菌,毫无蒸馏的意思。而元朝人所说的烧酒,基本上都属于蒸馏酒范畴,但其中既有葡萄烧酒,亦有谷物蒸馏酒。明朝以后,“烧酒”二字专指谷物蒸馏酒,不再兼指葡萄蒸馏酒。
应该说,中国人最早见识的外国蒸馏酒是葡萄蒸馏酒,许有壬诗:“西酝葡萄贵莫命,炼蒸成露更通灵。”说的就是葡萄蒸馏酒。这种酒,类似现代流行的白兰地。
另外,元末明初又有暹罗烧酒流行,估计与南番烧酒相似,从南路而至,但传入中国时间稍晚。


外国蒸馏酒很有可能先从陆路引进华夏疆土,其间肯定由蒙古人中介。但自蒸馏酒传入中国,中华酿酒者很快就发现其中的奥秘,随而移植于发酵酒业之中,用以蒸取高酒度的酒。我们知道,由于酵母菌在高浓度酒精下无法继续发酵,所以采用中国发酵法所获取的酒,酒精浓度一般不会超过20℃。
宋朝以前,中国人为此苦苦努力,一直在想办法提升酒度,但进展缓慢。若是采用蒸馏法取酒,则可以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挥发性的特点,把最易挥发的酒精(乙醇)蒸馏出来。元朝酿酒者获得蒸馏酒法,可谓豁然开朗,一步到位,因此,蒸馏酒在元朝的传播速度是极其快速的。
元朝人蒸馏谷物酒的具体步骤,史籍中记载不多,但我们可以根据明朝造酒的蒸馏过程,去判断元朝蒸馏谷物酒的走势。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简单地记载了蒸馏酒的生产方法,采用的是与黄酒类似的发酵方法,只是在发酵之后再增加一道蒸馏工艺。这种先使用酒曲发酵,继而蒸馏取酒的做法,属于典型的中国式蒸馏酒法,应为元人所创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