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体系对世界考古的贡献:如果没有汉字,古埃及文字无法破译

 weimiao 2020-06-10

前言:

在当下,全世界绝大多数文字都是拼音文字:就说东亚。除了中国的汉字,不论是日文还是韩文、蒙古文,都是字母文字。即便是国内,很多兄弟民族也是使用拼音文字。比如藏文就是典型的拼音文字。

汉字体系对世界考古的贡献:如果没有汉字,古埃及文字无法破译

其实拼音文字得以成为世界主流文字,其原因在于拼音文字有利于掌握。举个例子:一个学前班小孩,可能未必会写一篇300字的作文,但是,如果你让他使用拼音来表达他想说的话,那么相信,这个孩子可以用拼音拼读出他一切想说的话。这其实就是字母文字的好处:只要记住字母,那么,文字掌握也就是分分钟的问题。而汉字的掌握周期则要漫长一些。不过,由于汉字和华夏文化相绑定,并且相辅相成,这一因素保证了汉字得以绵延数千年流传至今。并且,华夏民族如果使用拼音文字,也容易导致文化出现断层。汉字作为世界上极少存在并使用的活着的形象字,其实,也为世界文明的破译,做出了贡献。比如埃及文字的破译,就和汉字有着很深的渊源。

汉字体系对世界考古的贡献:如果没有汉字,古埃及文字无法破译

01、象形文字曾经称霸全球

汉字和古埃及文字之间,未必有借鉴和交流。但是,两者的来历是一样的。因为人类先民在最原始的时候,都是依靠结绳记事来记录一些重要的事情。而随着原始人动手能力加强。于是,原始人懂得使用图画文字——就是通过刻画一些简单的图案,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图画文字,最终进化成为了文字——不论是古埃及的文字,还是古代中国的文字,其实都是基于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之后古埃及文化在传播以后,不断发生改良,最终转变成了字母文字。而人类也不再记得或者了解古埃及文字的表达含义和设计原理。而古代中国的文字却得以传播至今。

汉字体系对世界考古的贡献:如果没有汉字,古埃及文字无法破译

02、法军的无意发现,引起了学术界对古埃及文字的关注

1799年。法国政治家拿破仑和欧洲各国爆发战争。对于拿破仑来说,自己的敌人有两类:一类是欧陆的封建势力。比如奥地利皇帝、西班牙国王;另一类则是法国的老冤家英国。当时英国掌握埃及。因此,拿破仑考虑削弱英国势力,而派兵进攻埃及。而埃及士兵在尼罗河一带,无意中发现了一块石碑。这块石碑上存在着大量的奇怪符号。这些符号表达的含义,勾起了拿破仑的好奇心。于是拿破仑命相关学者研究,但却没研究出什么下文出来。之后这块埃及石碑,辗转落到了英国人的手里。不过,好在后来的学者根据埃及石碑下方的希腊文字,了解到了石碑上的内容。不过,了解归了解,埃及文字的创造系统,当时的学者却丝毫不知道。

汉字体系对世界考古的贡献:如果没有汉字,古埃及文字无法破译

03、商博良的研究,借鉴了汉字系统

不过,这一切直到法国学者商博良接触到汉字的时候,才得到了解决。商博良在语言方面十分有天赋。此人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掌握了拉丁语、希腊语和最为复杂的汉语。当商博良接触到古埃及文字的时候,商博良突发奇想:能否根据汉字的设计原理,来反推、求证古埃及文字的设计原理?终于,商博良根据汉字的特点,找到了古埃及文字的内在秘密:古埃及文字和汉字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比如汉字的一些偏旁或者其他部分代表着读音,汉字是重形象轻读音的文字,但是,形声字大量存在。

商博良顺着这个思路,很快揭开了古埃及文字的创造原理,为近现代学者了解古埃及文明、破译古埃及文字,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人能了解古埃及的很多文化,其实,都受益于商博良的这个发现。并且,商博良在事后表态:如果没有汉字的存在,或许,自己一辈子也未必能发现古埃及文字的秘密。因此,商博良十分庆幸,并且对汉字十分感恩。

结语:

文字的大幅度更迭,会导致文明断层。古埃及人的文字,古埃及人的后代未必能读懂;古代越南的历史,现代越南人未必能读懂,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字的本质变化,导致文化出现了大幅度的断层。这个断层,严重的话会导致文明出现中断,甚至被遗忘。华夏民族得以存续至今,其实就和汉字的长期使用有关。毕竟,只要文字不出现大规模的改动,那么,华夏文明的传承就会永远持续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