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的律句:近体诗的基因(3)

 虹72 2020-06-12

   非齐言词与律句
  
    词中最多的还是非齐言词,《全唐诗·附录》词类小序云:“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由近体诗律绝“长短其句以就曲拍”,是文人创作词的一条路径,所以参差不齐的非齐言词被称之为长短句。这条创作路径从一些词中仍可以看到端倪,如“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的《鹧鸪天》词: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拌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
   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
  
  此词就是由仄起的七律演化而成,只不过把原七律第五句的律句改换成了两个三言句,并且在把后一个三言句的尾字易为韵字而已。如果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律句或特殊句“仄仄平平仄平仄”或它们的变格取代两个三言句,那么这首词就可以还原成一首标准的七律了。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捣练子》词:
  
   花影乱,晓窗明,莺弄春笙柳外声。和梦卷帘飞絮入,牡丹无语正盈盈。(陈著)
  
  此词由近体七绝演化而来也昭然在目,平起平收的七绝,首句易为两个三言句,但韵脚仍被保留,余下的三句律句的格式丝毫未变。
   除上述一眼看去即可看出长短句与近体诗亲缘关系的词牌外,绝大部分长短句都是各种律句的组合,少则两种律句,如六言和七言律句组合的《西江月》,五言和七言律句组合的《卜算子》、《菩萨蛮》,三言和七言律句组合的《忆王孙》、《天仙子》、《渔家傲》、《摊破浣溪沙》,四言和七言律句组合的《踏莎行》、《丑奴儿》、《一剪梅》、《减字木兰花》等。多则三种律句以上,如三言、四言、五言律句组合的《蓦山溪》,三言、四言、七言律句组合的《忆秦娥》,三言、五言、六言律句组合的《更漏子》、《昭君怨》,三言、五言、七言律句组合的《忆江南》、《长相思》、《阮郎归》,四言、五言、七言律句组合的《点绛唇》、《人月圆》、《醉花阴》、《蝶恋花》、《贺圣朝》、《一斛珠》、《浪淘沙》、《眼儿媚》,五言、六言、七言律句组合的《好事近》、《惜分飞》、《临江仙》、《离亭燕》、《风入松》、《桃源忆故人》等;由四种律句组合而成的词则有:三、五、六、七言共组的《谒金门》,三、四、六、七言共组的《绮罗香》、《庆春泽》,三言、四言、五言和七言共组的《满江红》、《千秋岁》、《苏幕遮》,三、四、五、六言共组的《过秦楼》、《祝英台近》、《潇湘夜雨》,四、五、六、七言共组的《薄幸》、《青玉案》、《鹊桥仙》、《清平乐》、《齐天乐》等;《多丽》、《南浦》、《河传》、《疏影》、《沁园春》、《感皇恩》、《解语花》、《水龙吟》、《陌上花》、《诉衷情》、《锦缠道》、《御街行》、《夺锦标》、《烛影摇红》、《春风袅娜》、《瑶台聚八仙》等,则是由三、四、五、六、七言五种律句组合而成的。
   这些非齐言词尽管形式组合得忽短忽长,看起来似乎令人眼花缭乱,但仔细观之,就可以看出它们都是万变不离律句的平仄规则。不妨以组合形式复杂的词牌《多丽》为例: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
   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
   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
   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李清照)
  
  这首词是由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和七言五种律句构成的,词中的三言句“小楼寒”、“微风起”,“人情好”,不消说均是律句中应有的“仄平平”、“平平仄”格式。四言句“韩令偷香”、“徐娘傅粉”、“ 清芬酝藉”、“ 不减酴醿”、“朗月清风”、“浓烟暗雨”,“ 何须更忆”、“ 泽畔东篱”,平仄格式依次为“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声调均符合衍生律句的要求。五言句“风韵正相宜”、“留得几多时”,声调均为“平仄仄平平”,六言句“夜长帘幕低垂”、“夜来揉损琼肌”、“向人无限依依”,声调皆是“仄平平仄平平”, 与衍生律句铢两悉称。七言句“莫将比拟未新奇”、“天教憔悴度芳姿”,平仄形式分别为“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与变格律句毫无二致(带领字的七言句容当后述)。
   至于构造组合较为简单的词牌,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东
   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
   敛双蛾,路人啼更多。(苏轼《菩萨蛮》)
   惜别怀归老不禁,一年春事柳阴阴。日下长安何处是,碧云深。 已恨梅花疏远信,休传桃叶怨遗
   音。一醉东风分首去,两惊心。(赵鼎《摊破浣溪沙》)
   萍蓬行路,来不多时还遣去。会有重来,还把清尊此地开。 隋河杨柳,见我五年三执手。红泪多
   情,待得重来走马迎。(晁补之《减字木兰花》)
  
  凡是有些近体诗平仄基础的人都会一眼就辨认出这些句式的律句特征。只要把握了近体诗平仄特征,写起词来就会省略不少气力。
  
   句读与律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